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母爱的阴影 作者:无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台北县深坑一位17岁的陈姓少女,疑似长期遭范姓继母虐待,以绳子捆绑限制行动,少女不堪凌虐死亡。”“

“警方已依伤害致死等罪嫌,將少女的继母移送台北地检署”。 

这是2004年5月来自台湾的报道。

看到这些报道,我或许应当觉得自己还是很幸运。

我受到的不是残酷的虐待,而仅仅是一些“小小的”不公正。

是的,父母挣钱养家,辛辛苦苦;即便是不喜欢我的外婆,每天操持家务,洗衣做饭,也当属不易。我衣食无忧,难道还不应当知足吗?

我能感谢他们的养育。

却无法感激他们的冷漠。

人们往往关心类似“人咬狗”的极端个案,很少有谁关注那些在自己家里受到冷漠的孩子。

在“爸爸”“妈妈”的冷漠下生活的孩子,仍然受到社会的冷漠。

近年来,教育心理学专家提出“软暴力”的概念。是指发生在家庭或学校生活中的,一方或多方成员对另一方或多方成员所施行的,强烈的或者持续不断的精神伤害。也可以叫做“心理暴力”或“精神暴力”。

那是一种触及灵魂的伤害,而且可能同时有皮肉之苦。也就是说,软暴力可以并不伴随暴力,但暴力往往同时伴随软暴力。

有一首流传久远的民歌《小白菜》,曲调哀婉,诉说的就是来自后娘的“软暴力”:

小白菜啊 碧绿的黄啊, 

三岁两岁 没了娘啊,

跟着爹爹 好好过啊,

就怕爹爹 娶后娘啊!

娶了后娘 三年的整啊,

生了弟弟 比我强啊,

弟弟吃面 我喝汤啊,

端起面碗 泪汪汪啊!

桃花开了 杏花的落啊,

我想亲娘 谁知道啊,

亲娘想我 一阵风啊,

我想亲娘 在梦中啊!

有人说这是河北民歌,有人说是河南民歌,我无法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家庭“软暴力”的现象比“软暴力”的名词出现的要早得多。

九.感谢命运

当要结束这一段童年的回忆时,儿时的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我百感交集。

我有时想:如果当初我不来北京,在奶奶的呵护下长大成人,我就不会遭受冷漠,遭受白眼,遭受不公正的待遇,那会是多么的幸福!

如果上天真的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的人生就会完美无缺了吗?

我认真地想了想,答案是:不会。

许多在爱中成长的孩子并不懂得爱,他们在爱的浸泡中麻木。

关爱和冷漠的强烈反差给我上了人生无比宝贵的第一课,那是爱的启蒙。这本是人生的必修课程,每个人也能以不同的经历得到的;但遗憾的是,不少人一辈子也没有得到过这种启蒙,而有的人竟然是在爱的名义下生生错过的,那才是真正的大不幸。

如同文盲看不懂书报,未接受过爱的启蒙的人不能正确阅读人生。

我能读懂命运给予我的每一份关爱,珍惜并在记忆中珍藏,并永怀感激之情。

我感谢命运。

即便是冷漠,其作用也未必都是负面的。

小学高年级时,学校号召订《中国少年报》,爸爸给我订了一份。每次报纸来了,我挑一些有意思的内容草草看过便丢在一边,这遭到外婆和妈妈的一致批评:

“给他订报他也不好好瞧,这不是糟蹋钱吗?”

“连学校发的书他都不看,还看什么报,白下功夫嘛!”

为了保住这份报纸,以后每新来一期,我都仔仔细细地阅读,为了证明我认真读报了,爸爸还不时拿报纸里的内容考我,我都能对答如流。看过的报纸我把它叠好,按日期顺序整齐地放在一起,每个月都能做到一期不差,这才使她们无话可说。这个好习惯我一直保留到今天,我家的书橱里,衣柜顶上,堆放着我保存多年的几种报纸和杂志的装订本。

此外,我不挑食,能吃苦,能吃亏,也应归功于家庭环境的“培养”,这使我终生受益。

童年的心如同晴朗的天空,虽然曾有阴霾,仍能享受阳光。

我回忆在北京的小学时代的生活,有许多快乐温馨的画面在眼前浮现:

那时出永定门就是庄稼地,是和小伙伴们捉蟋蟀的好地方。撒泡尿把蟋蟀从窝里赶出来,然后把捉住的蟋蟀小心地放进小纸筒带回家;斗蟋蟀的过程更是趣味无穷,拥有一只好的蟋蟀不亚于现在的孩子拥有一台好的游戏机。 

“陶然亭”也是一块乐土,那时公园还没有围墙,我们从铁丝网的空隙钻进去;带上一个小玻璃瓶,里面放点米粒儿或馒头渣,然后用绳子拴住扔进湖里,过一会儿拉上来,瓶子里就会有几条游动的小鱼。回家把它放进大一点的瓶子里养着玩,那就是我们的“宠物”。

在那个年代,孩子们的玩具大都是要向大自然索取的;知了、蜻蜓、蚂蚱、磕头虫,都曾给我们带来许多难以忘怀的乐趣。

刚到北京时,街上叮叮当当隆隆开过的有轨电车吸引了我,那是南京没有的。有一回和大人们出门,我停在路口着迷地看电车拐弯时车顶上电线打出的火花,结果和他们走失了,是警察帮我找回了家。我记得警察叔叔还给我买了块烧饼吃,那块芝麻烧饼吃起来特别的香。

五十年代北京的公交车还不多,坐公交车如同现在“打的”,也是较高的消费。孩子们出去玩有时要步行很远的路,我走路节奏快,步伐大,都是那时锻炼出来的。到小学高年级时,“六一”节学校放假,那一天儿童享受特别的优待:坐公交车不要钱,公园也免费开放,那真是难得的疯狂的机会。我一大早就带点吃的急急忙忙走出家门,坐汽车从动物园逛到北海,从景山逛到天坛…,一直玩到天黑,才筋疲力尽地回家。

童年总是美好的,虽然在母爱的阴影之下。

 

 


正文 第二章 荒唐的年代
(更新时间:2005…9…4 10:22:00  本章字数:12470)



第二章 荒唐的年代

德性非生于天性,但也不违反天性。

—— 亚里士多德 

一.天性与人性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是块宝。……”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是棵草。……”

每听到这首小儿撒娇似的“流行”歌曲,我就想:唱这种得便宜卖乖的歌,是特意给世上没有妈妈或没有亲妈妈的孩子们听的吗?

有人或说我这种心态不对,是得不到母爱的病态心理。

我说不,得到母爱的心态未必比得不到母爱的心态更健康。

这种过于夸张了的“恋母情结”原本就不是一种健康的心态。

这首歌作为衬托特定故事的电影插曲还可以理解,平时摇头晃脑地唱还真有点变态。

母爱不过是动物为繁衍其后代而产生的“天性”。

这种天性中有无私与自私,有温情与残忍,有勇敢与懦弱。是天使与魔鬼的混合体。

人性中应有母爱,而母爱中不一定有人性;所以母爱本应是个中性词。

对人类来说,母爱不是没有副作用的补品。

缺乏人性的母爱既不“绿色”,也不“环保”,对其亲子都有潜在的毒害,更不用说污染环境了。

有人说一个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此话不错,但未必是有德行的教师。

我的感受是:一本好书抵得上一百个平庸的母亲。

女性作家张爱玲在散文《造人》中有一段论述,我非常赞同:

“自我牺牲的母爱是美德,可是这种美德是我们的兽祖先遗传下来的,我们的家畜也同样具有的——我们似乎不能引以自傲。本能的仁爱只是兽性的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并不在此。人之所以为人,全在乎高一等的知觉,高一等的理解力。此种论调或者会被认为过于理智化,过于冷淡,总之,缺乏“人性”——其实倒是比较“人性”的,因为是对于兽性的善的标准表示不满。”

简言之,母爱如不能上升到“高一等的知觉”和“高一等的理解力”,与兽性无异。

请对“母爱”尊崇膜拜的女士们先生们原谅,我绝无冒犯之意。

也请动物保护主义者息怒。

许多动物保护主义者认为,把人的劣根性称为动物性或兽性是侮辱了动物。的确,动物依本能行事,它的善恶是人类赋予的。狼吃小羊并非残忍,狗依主人也非忠诚,公鸡司晨也非守时。它们本能的“恶”无可指摘,而本能的“善”却令人感动。

人既然是由动物祖先进化来的,就不可避免的具有动物性,这本来也没什么。可悲的是,人的动物性的恶性发展并不能使人回归为动物,而是连动物都不如。

因为动物本无心作恶,而人是有心作恶。

二. 五八年

一九五八年,我升入“育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