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婚纱照的陷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香港的经济发展与繁荣,关键就在于香港的腹地——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就在于香港如何与内地经济建立密切的关系。因此,从总体思路来说,香港政府部门这样做从根本上来说是对的,这也是香港未来繁荣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任何决策与制度安排,对经济行为的影响都是相当复杂的,一种激励约束机制的出现,它可能促使正向的经济行为,也可能引起负向的影响。人们如何做最好的选择就在于我们如何进行好的权衡了。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内地资金大量地来香港,自然会有利于香港股市及香港金融市场的繁荣,特别是红筹H股是会更上一层楼的。但是,内地资金通过什么方式进入香港市场呢?中国内地这样大,再加上正处于经济制度转轨时期,经济政治化的现象随处可见,在其他国家或香港可行的方式,在内地并不一定行得通。一种在发达的市场体制下运作良好的制度,在内地可能就会行不通,甚至可能成了少数人寻租贪污受贿的工具。内地B股市场的建立与开放就是如此。因此,在中国资本项目没有全面开放的条件下,试图通过特别的方式让内地的资金进入香港是不合适的。内地资金进入香港应该顺其市场之性,而不要有更多的人为安排。否则,无论对香港,还是对内地,都会弊多利小。    
    香港能够做的,应该是如何吸引更多的内地企业来香港上市。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企业上市,仍然是内地一种十分稀缺的资源。一个企业为了能够上市,企业的高层都得绞尽脑汁。据说,中国的A股市场有几千家企业正在排队、等待上市(如果加上二板市场,希望上市的企业数字更是庞大)。就市盈率、融资成本等方面来说,A股市场当然比香港股市有更多的吸引力。但是,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中,有多少企业愿意一直无休止地等待下去呢?除非是别无选择。如果香港市场向这些企业放开,他们一定会做出次优的选择。在他们看来,上市与不上市完全是两个不同质的概念。    
    面对着中国内地这个庞大的市场,内地并不是没有公司愿意来香港融资上市,关键是有一系列的制度障碍使内地一些希望到香港上市的企业无法成行。因此,香港政府或相关部门,应该理清楚目前有哪些因素阻碍了内地企业来香港上市?这些因素应该通过什么方式来解决?在这些问题上香港政府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如果内地企业来香港上市的障碍解除,香港的金融市场重造辉煌也就指日可待了。    
    (2001年8月)


第五部分 香港生活中的金融第83节 H股红筹股近期在香港股市涌动

    从内地B股对国内投资者开放的消息一公布,香港股市中已沉寂多时的H股和红筹股就已开始涌动,特别是近期来更是一路高歌,热点纷繁。从2001年3月18日至4月10日,香港42家H股几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涨幅在30%以上的有18只之多,而同期恒生指数却下跌了4%;香港创业板中资背景的股票,如托普科技、金蝶软件、上海复旦等也有骄人表现,部分股票近期上涨了1倍以上。    
    不可理喻的是,全球股市一片萧条,H股和红筹股却强劲上扬。有人会认为这是目前中国经济的宏观面强劲所赐,是因为国企改革有较大的进展所致。其实,就内地的宏观经济环境及国有企业改革的动作而言,这些方面并没有多大的进展,有所表现也多是表面文章,从根本上没有推高H股及红筹股的动力。而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是B股市场对境内投资者开放,使人们联想到H股红筹股是“B第二”了。    
    试想,莫说是内地B股市场,就是A股市场,哪一个市场的上市公司可以与H股和红筹股的上市公司比拟呢?与在内地上市的上市公司相比,在香港上市的H股和红筹股基本都是大盘的绩优股,但A股市场的市盈率为60倍,B股市场的市盈率也由2001年2月19日前的10多倍上到45倍左右,而香港的H股红筹股的市盈率仍然在10倍左右徘徊。同样的公司,同一家企业,在不同的市场,市盈率相差如此之远,还不得不引起人们想像多多。加上,从最新公布的年报显示,多数H股公司去年的经营业绩有明显改善。连续3年赢利的公司不在少数。还有,从现有的外部环境来看,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表面上一枝独秀。加上最近B股市场的激活,全球的基金经理开始热中于投资中国概念股。在B股已有相当涨幅、海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随大市表现疲软的情况下,国企H股自然成为众多海外资金追逐的热点。野村证券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4月9~15日一周内,美国投资者将201亿美元投向亚洲基金,数额是2000年12月以来最多的。据香港一些券商透露,最近两个月的新开户数呈现稳定上升趋势,这类投资者的买单多为国企股。显然,外来资金的推动成为H股市场持续活跃的因素。    
    最为重要的是,有迹象表明,内地热钱开始大量“逃往”香港股市。据悉,内地的一些投资者近期已将阵地转到香港,甚至有人组织炒股旅行团,组织内地有钱人到香港投资,而这些投资者的目标多瞄准H股。过去两星期,每天约有10~20名中国内地人士在香港开设户头,每人投资额约50万~400万人民币不等。不少从B股市场的急升中获得大利者,开始认为B股上升空间已经有限,并且认为,“今天的H股,就是昨天的B股”,故而大举进军H股市场。这可能是目前香港H股红筹股涌动的真正原因吧!但愿港人对H股红筹股也多留意一点,不要让一次淘金的机会擦肩而过。    
    (2001年4月)    
    人民币能替代港币吗    
    近来,无论是国内的一些官员,还是香港的一些知名人士,总是会把香港与上海比,总是会比出上海不久将会取代香港,人民币将会取代港币之结论。特别是最近,有人一直在鼓吹,只要中国金融业完全开放,只要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那么上海将在数年内取代香港成为金融中心,人民币也顺理成章地取代港币。不管这些言论是否有自身利益内化其中,或为自身及其集团利益辩护,但是无论是从目前的现实还是从学理上来说,这种鼓吹人民币能替代港币的言论既不现实,也没有学理上的意义。    
    货币替代现象是古而有之,16世纪的“葛氏定律”(GreshamsLaw)就描述了货币替代的现象。按照现代金融理论,货币替代是指一国居民的货币需求不只是本国的货币,而是由不同国家的货币组合而成。当经济变量发生变化时,其对各货币需求的组合也会发生变化。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在投资者组合中的替代性越大,经济变量变动所引起的汇率变动也就越大。由于风俗、习惯及便利交易等,一国的居民通常希望将其资产或财富的大部分以本国货币来保有,而由于外国货币可能具有一些本国货币所没有的功能,一国的居民就往往希望将其资产的一部分以外国货币来持有。无论是私人或是官方,为使资产组合的风险达到最小,是存在持有不同货币的诱因,而汇率风险则是促使人们持有货币多样化的最主要的原因。    
    在汇率稳定的情况下,一方面,人们遭受汇率损失的几率小,而转换货币持有的交易成本大;另一方面,不同货币作为交易媒介与价值储藏等功能没有多大差异,因此持有多样化的货币的诱因低。但是,在实际或预期汇率不稳定的期间,有些货币比其他货币提供更好的交易媒介或价值储藏等功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愿意花时间于交易成本将手中本国货币转换成价值更稳定的外国货币。    
    从上述理论可以看到,除了政治上的强制(一国两制实行在50年内可以剔除这种假定),一种货币替代另一种货币完全是民众个人选择的结果,而民众选择的根据在于本币及外币的“天然属性”,在于该货币的便利性、稳定性。有人主张,对于人民币的“天然属性”,在实行单一货币制的情况下,人民币相对港币来说媒介着更大的经济量,具有更广阔的流通空间,积累了更多的储蓄职能,无论是从存量与增量使用上都超过港币,更具有替代优势。笔者认为无论从前提上说还是比较的对象说都是不成立的。    
    首先,其假定实行单一货币制的前提就不成立,只要中国政府关于实行一国两制的承诺不改变,政府强制实行单一货币制在50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