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碧血春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春和文秀娟成年以后,也在小镇的国营商业部门工作。
    1975年,黄庆祥申请退休,办好退休手续后,趁着清明时节,便带着黄春和秀娟来到沅陵凤凰山,看望长眠在这里的妻子。三十年已经过去了,丽春的坟墓还完好地保存着,墓碑上依然清晰地写着黄庆祥和徐丽春的姓名。
    黄庆祥对安息在墓中的丽春说道:“丽春,我带着两个孩子来看你了。三十年啦,你在天堂还好吗?”……
    年过半百的黄庆祥依然思念着早已逝世的妻子,对黄春和秀娟讲:“你伯娘已经长眠在这里三十年了,要是哪一天,伯伯走了,你们就把伯伯送回这里来,同你伯娘安葬在一起。”
    从沅陵回来后,黄春和秀娟结为夫妻。
    物换星移,进入八十年代。
    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人,以大无畏的勇气,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着力推动消除中国社会的贫困和愚昧,提高综合国力,促进海峡两岸和解。
    去台湾的万顺发夫妇在离开故乡五十多年后,带着一家老少回家乡给其父亲扫墓,见到黄庆祥后,二位老人抱头痛哭。
    万顺发告诉黄庆祥,警备团随K军开往上海接受日军投降后,又调往福建。台湾发生“二二八”事件后,K军奉命开赴台湾。从此以后,警备团的官兵及家属便在台湾定居。万顺发和高万林等人于五十年代中期从军中退役,便邀请警备团的退役官兵在台北合伙经营一家酒厂。创业初期,万顺发等人的经营活动得到徐家的大力支持,度过一次又一次难关。
    万顺发的母亲六十年代初,在台北病逝。
    县有关部门动员万顺发回乡投资,并请万顺发为家乡建设出谋献策,万顺发慨然应允,答应筹措资金回乡办厂及开发旅游资源。没想到回台湾不久,就突发脑溢血病逝。
    经武随夫人回宜宾探亲,顺道来看望妹夫黄庆祥,带来徐家兄妹对黄庆祥的问候。他告诉黄庆祥:“父亲率家人举家迁往台湾后,在台北定居。六十年代退出政界,七十年代初病逝于台北。丽春的母亲在父亲病逝后,到美国定居,同搏文一家生活,八十年代初在美国病逝。”
    大陆市场全面开放后,黄春和秀娟所在的商业企业效益越来越差,最后关闭,两人成为下岗职工。而此时,黄春和秀娟的两个儿子正在上大学,家里经济开始出现困难。
    看着黄春和秀娟整天为钱而愁眉苦脸。老人拿出多年的积蓄,让黄春去买一台货车,搞长途货物运输,秀娟则在家照顾老人。
    小镇的旅游搞起来后,到这里来旅游的客人多了起来,秀娟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在小镇摆了一个小摊,出售旅游纪念品和草鞋。老人则用退休金补贴家用,将早年在军中学会编织草鞋的手艺又重新使用起来,一边编织草鞋,一边帮助秀娟照看小摊,依然过着一种宁静而朴素的生活。
    老人的故事讲完了,已经是深夜。
    黄春和秀娟来宾馆接老人回去。我起身向老人道谢,老人回答说:“应该是我向邓先生道谢才对,你以极大的耐心,听我讲了好几个小时,让我将这么多年埋藏在心里,一直想倾诉的话都说完了。我已是快八十岁的人,早已年过古稀,没有什么遗憾了。”
    老人说完后,在黄春和秀娟搀扶下,向我告别。
    望着眼前这位身经百战,具有很高军事素养的老人,逐渐消失在黑夜中的身影。我为这位老人的故事感到震憾,也为老人对爱的执著而敬佩。
    老人用真情,在小镇守望了自己一生的幸福。
    夜已很深。
    仰望浩瀚的夜空,群星闪烁。
    不由的使我想起一句著名的唐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岁月的长河一去不复返,而人生就是一首充满悲欢离合的歌。
    竹海的风景很美,奇丽的自然风光,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回到广州以后,由于职业的因素,整天匆匆奔波在南来北往的人流中。但是,老人的故事,却在记忆深处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使人难以忘怀。
    记者朋友听完我叙述老人的故事后,对我说:“这个故事很感人,我们要寻找的抗战老兵就是这样的。我回去向报社汇报,看能否安排采访这位黄庆祥老人。若是可能,请陪同我们前往。”
    从见到老人到现在已经有七年了,不知老人是否还健在。便回答朋友说:“老人要是还健在的话,应该有八十五岁了。要是不在世了,让你们白跑一趟怎么办?”
    记者朋友铁了心要亲自采访老人,回答说:“干我们这一行的,这种情况常有,只要有万分之一的机会都要试一下,要不然那来哪么好的新闻线索。”
    朋友的敬业精神让人感动,我只好答应。
    “五一”长假结束后的一天晚上,我正在家里看电视新闻直播,画面上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代表团到大陆访问,在人民大会堂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主席举行会谈,受到隆重的欢迎。
    国共两党在经历半个多世纪的相互对立后,又终于走到一起,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为了海峡两岸的和平,为了炎黄子孙的福祉,共同协商迈向新的世纪。
    记者朋友打来电话,说报社同意采访老人,希望我能同行。
    这几年来,我一直有个心愿,希望能为老人做点什么。于是,便陪同报社的这位记者朋友和他的助手,踏上飞往宜宾的班机,向老人居住和生活的小镇奔去。
    飞机在宜宾机场平稳地着陆后,我们一行三人乘一辆出租汽车,终于在日暮以前,我们赶到了小镇,连忙向小镇的居民打听老人的下落。小镇的居民很遗憾地告诉我们,要找的这位黄庆祥老人在四年前就已经去世了。他的养子和养女按照老人生前的要求,将老人的骨灰送回湖南沅陵的凤凰山,同其妻子合葬在一起。
    老人平静地走了,在历经岁月的沧桑后,魂归湘西。带着几十年如一日的思念,到天堂去同爱神团聚去了。
    当年首批出川参加抗战的几十万川军官兵,大都血洒疆场,只有部分官兵在抗战胜利后能幸运地回到故乡。而回到故乡的这一部分官兵,有相当部分是在抗战中受伤致残的抗日军人。他们为国家和民族所作的贡献和牺牲,在特定的年代里未能得到承认。在屈辱和贫困中,随着岁月的消逝而湮没。
    八年抗战,有三百多万天府子弟先后出川参加抗战,投身到抗日的各个战场,用血肉之躯为中华民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抗日军队中每五个人就有一个是四川人,因而有“无川不成军”和“无川不成兵”之说。而在抗战中受伤和阵亡的川军官兵,从陆军上将至普通士兵高达六十万之多。
    在纪念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我们应当歌颂和缅怀那些为捍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英勇流血牺牲的抗日将士和千百万无名英雄们!
    【 】

…全文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