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煮官场之帝王心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顾四周的办公室政治,也是如此。

所谓火烧阿房宫是对历史的误读,而不是历史。《史记》上记载的是项羽火烧秦宫,烧了三个月。根本没提阿房宫。烧的应该是咸阳宫,而不是阿房宫。最近的考古证明了当时确实发生了大火,至于是否三个月则无法证明;烧的应该是咸阳宫,而不是阿房宫。阿房宫还没有建成。
火烧阿房宫,源自对杜牧的《阿房宫赋》误读。杜牧根本没说火烧的事。
这面火烧寝宫,那边看到了阿房宫,就以为是火烧阿房宫了。呵呵,历史不是这样读的。

历史绝对有水分,这是肯定的。
项羽在秦都放火、杀人应该也没错。
至于刘、项的人品,刘邦绝对优秀于项羽。刘邦不滥杀,他能满足下属最渴求的东西。与天下共其利。每位开国皇帝,都要大杀功臣,刘邦没这么干。他只是扫平了异姓王而已。刘邦死后,他的下属死保刘氏后代,没有趁火打劫的乱臣贼子,这说明了刘邦仁厚的一面。你不给人家四两,人不还你半斤。再有,刘邦手下无奸臣,无小人(大概率)。这说明刘邦是个德行深厚的人。
关于项羽,此人给人最不安全的两点就是:其一滥杀,坑秦军二十万就是见证;其二多疑猜忌心眼小。这两点组合在一起是很可怕的。
至于厚黑学,我个人认为它代表的不是心黑手狠脸皮厚。厚是做人的厚度,黑是做人的执行能力。
职场也好,官场也罢,归根到底是权力之争,(里面含杂着争生存,争面子、争尊严、争口闷气;反压制、反迫害、反被玩弄被忽悠被当缺心眼来使唤。
)所以不狠不成,但是狠要站在理上,站在道义上,站在群体利益上;不过,除了狠之外,还要有慈悲宽容之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拥护。
由此就产生了小人和英雄之别,成与败两个结局。
我们每一个人呱呱坠地就注定了两个宿命,被权力控制,被领导压制,而历史,归根到底就是领导与下属争斗史,博弈史,摆布关系史,如何做好领导,如何做好下属的历史。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政治赌桌搞乱了,重新争庄家。
职场也一样,撅着屁股干活是一回事,摆平各种关系又是一回事。
领导和群众之间,总会夹着溜须拍马搅屎的棍子。因此就有了明争暗斗相互猛踩,总有中地雷的,总有倒霉蛋。
历史也许会赐给我们解决的办法。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3…11 10:03:55 
 
作者:水里无风 回复日期:2011…03…10 20:54:01  

都在忙着看呢
楼主我对你的景仰……省略二百字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作者:涂蘼 回复日期:2011…03…10 20:57:32  

此处省去两万字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3…11 10:12:25 
 
季布上书汉文帝,状告周勃谋反。

汉文帝拿着季布的奏章在群臣眼前晃来晃去,他三番五次的重申周勃想造反。其实他在警告周勃的人:天下的主子只有一个,那就是我。看到周勃的下场了吗?拍权臣的马屁不如拍皇帝。

周勃被关进了大牢,昔日的权臣终于沦为了囚徒。办他的人,正是他捧上台的人。

汉文帝死制周勃的举动有点过河拆桥的味道。

季布呢?他靠迫害周勃的方法赢得了汉文帝的再次信任,至少汉文帝不会再拿季布的勇猛说事了,也不会在勇猛的基础上去妄自推测季布的野心了。

其实季布只是个小小的郡守而已。他最有可能爆发的理由就是追随周勃反汉文帝,现在这个理由已经不存在了。

汉文帝为什么要往死里整周勃,主要是因为周勃在朝廷里的势力太大了,简直是盘根错节,斩不断理还乱。这大大影响了汉文帝的集权,也遏制了新生政治力量的发挥。

汉文帝整周勃是双方争权的结果。

汉文帝想整死周勃,但是凭他的力量还整不死周勃,这就是周勃巨大权势的体现。

被关进大牢的周勃出资千金贿赂负责审理他的法官,法官很快对周勃的谋反案做出了裁决:周勃没有谋反,公主可以作证。

所谓公主,就是汉文帝的女儿。这位公主也是周勃的儿媳妇。法官很会找辙,搬出了汉文帝的女儿。

和周勃关系最密切的人当属薄昭,他从周勃那里得了数不清的好处。现在周勃有难,这位爷决定拔刀相助。

薄昭是汉文帝的舅舅,是典型的皇亲国戚。这些年依靠汉文帝的提拔已经做上了将军,再加上跟权臣周勃搞得火热,他的权势越来越大,言行也比从前放肆多了。

薄昭不敢直接找汉文帝为周勃讲情,他知道自己没那么大的面子。于是托出了汉文帝的老娘薄太后,让薄太后给汉文帝施压。

薄太后一向敬重周勃,对周勃有一颗感恩的心。这跟薄昭经常在薄太后面前捧周勃有很大的关系。

汉文帝对周勃早就没有感恩的情结了,他只有对周勃专权的厌恶。这一点薄太后并不知道,她认为汉文帝整周勃就是无理取闹。

她叫来汉文帝询问周勃的事,并对汉文帝训斥道:“周勃对我们母子有大恩!当初他剿灭吕氏,统领南北军,手里握着玉玺,那个时候都没谋反;如今居住在一个小县里,手里只有几个家丁,可能谋反吗?”

汉文帝点头哈腰的应付老娘,心里却在琢磨老娘话里的味道,他感觉这话似乎是别人教老娘说的,这个人就是自己的舅舅薄昭。

面对老娘的干涉,汉文帝不敢不答应释放周勃,他暗地里却在恨薄昭,认为薄昭死保周勃就是背叛自己。

等汉文帝惆怅的走出薄太后的住处,贴身保镖袁盎也开始为周勃讲情。这下可让汉文帝动了肝火。一个糟老头子,竟然有这么多人出面替他说情,而且说情的人都是自己最信赖的人,他们收了周勃多少好处。

特别是眼前这个袁盎,当初诋毁周勃的人是他,现在讨好周勃的人还是他,里外的好人都让他做了,却让我去充当得罪人的角色!

汉文帝对袁盎的多嘴很不满,他甚至开始判断袁盎到底是友还是敌。

汉文帝的喜怒哀乐很少挂在脸上,他在这方面是超人。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3…11 14:25:48 
 
作者:骑扫帚的姑娘 回复日期:2011…03…11 13:57:58  

从小就是韩信的粉丝飘过~~~

刚刚看到封韩信为楚王的地方,有个小小的问题问楼主:
刘邦以韩信是楚人不习齐地风俗的原因封韩信为楚王。那么在那个时代,从地理位置、经济状况上讲到底是齐国好还是楚国好?我感觉上齐国靠海,貌似比楚国富庶些,一直以为刘邦是为了削弱韩信才封他为楚王的
照楼主这么写,韩信是自己想当楚王的哦?

楚国是项羽的根据地,首先,刘邦封韩信为楚王,是为了调动韩信来围剿项羽。其次,楚地难制,拥护项羽的人多,而韩信恰恰是背叛项羽,而又打败项羽的人,不知有多少楚地的英雄豪杰恨他。让韩信当楚王,两股力量可以相互牵制。
楚地的刺头不支持韩信,韩信又可以凭借军事才能镇住楚地的刺头,这对刘邦维稳有利。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3…11 15:16:05 
 
作者:f37fanjiawei 回复日期:2011…03…11 14:28:28  

楼主,这是我在天涯的处女回,给你了。
希望能快点更新。

感激万千,痛哭流涕。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3…11 15:39:55 
 
作者:惘然兮 回复日期:2011…03…11 14:50:30  

春秋大哥,小女不才,妄下些评论,请君斟酌。
 
 首先,春秋撰文言简意赅,畅读自然,言语平实,十分佩服。但我觉得行文至汉文帝时便有些狗尾续貂了,刘恒母子明哲保身,厚积薄发,而后励精图治,本也算是佳话,可他也算不上大作为,倘若论帝王驭人之道,春秋大哥更应去理论乱世中的成王败寇。太平盛世的帝王只要是个人才便能驾驭,而人杰翘楚应是乱世之中见分晓。

 其次,迄今为止,春秋大哥行文是按时间顺序讲述汉初,而这些内容史书上记载详尽,没有必要赘述,只需挑拣有代表性的事例剖析方能突显“帝王心术”的立意。

嗯!谢谢赐教。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3…14 09:30:58 
 
作者:塞外云烟淼 回复日期:2011…03…12 11:28:11  

趁有时间,顶一下楼主,顺便说一下上面的。我的原意是“成王败寇”,项羽也许残暴,哪个爬上龙椅的,屁股底下干净?哪个不是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