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煮官场之帝王心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胜心潮澎湃,他此生就是为称王而来的,这个冥冥之中的定数已经折磨了他许多年!现在因为想称王,他几乎彻夜难眠!

称王是件大事!再说,别人刚刚推举自己做王,不能立刻就答应,那样显得太心急!所以陈胜强行按住自己的欲望,没当场表态,虚假客套是必需的!他要装的沉稳一点,等待手下再次拥戴自己!

会议结束,陈胜征询张耳、陈余的意见,因为这两个人一直保持沉默,陈胜想听听他俩对自己称王的看法。

张耳、陈余何许人也!陈胜为什么这样看重他俩呢!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0…11…10 14:36:43 
 
应该是大奸!呵呵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0…11…10 14:42:34 
 
张耳、陈余原是旧魏国的贵族,在旧魏国的权力中心混迹多年,积累了不少政治斗争的经验。他俩读过很多书,肚子里装满了计谋韬略,秦国灭掉魏国后,秦始皇悬赏千金捕捉他俩!

为躲避追捕,张耳、陈余隐姓埋名逃到陈县,在陈县的县衙里谋了个差事艰苦度日。应该说秦始皇是他俩的仇人,他俩由得势到落魄都是秦始皇造成的,并且秦始皇还要置他俩于死地!面对国破家亡的窘境,两个人只能把仇恨埋在心底!

凭张耳、陈余的才气和名气,如果魏国还没有灭亡,他们俩早就仕途发达了,至少在魏国已经是重量级的人物了!

所以他俩和陈胜不是同一个阶层的人,如果不是反秦这项事业,这三个人永远坐不到一起,张耳、陈余更不会听从陈胜的调遣!

论出身,陈胜太卑微;论学问,陈胜是个文盲,这些都是张耳、陈余鄙视陈胜的原因!

陈胜唯一比他俩强的地方就是有超级的魄力,敢第一个站起来反秦!这一点,是张耳、陈余永远做不到的!所以当陈胜率起义军扫平陈县后,张耳、陈余只得加入这支贫民造反大军,他俩想借助陈胜的力量复仇,也想借助这个机遇改变自己的处境,更想借助这支起义大军实现自己满腔的大志!

陈胜有称王的野心,张耳、陈余也有称王的野心,天下大乱,想称王的人多如牛毛,争斗刚刚开始,谁是最后的赢家还未可知!

张耳、陈余现在要做的有两件事:第一、观察陈胜这厮是否具备统一天下的能力,是否具备称王称帝的素质!如果有,两人将尽心卖命!第二、假设陈胜只是个鲁莽的匹夫,两个人将借助陈胜的力量,发展自己的力量,在群雄逐鹿的队伍中分一杯羹。

当陈胜就称王的事单独征询他俩的意见时,他俩也开始试探陈胜的心胸。

张耳、陈余劝陈胜说:将军现在还不具备称王的实力,无论地盘还是军队数量都不足以和秦朝抗衡!并且,将军一旦称王,必树大招风,秦朝会集中所有力量来剿灭您!这对将军极为不利!

陈胜有点失望,没好气的问:如果我不称王,就不能号召天下的人!你们说我该怎么办?

张耳、陈余说:将军先派人分头去六国旧地,扶植六国的后人为王!这样可以分散秦朝的兵力,瓦解秦朝的力量!将军先立楚国的后人为王,让他坐镇陈县吸引秦朝的主要兵力!您率大军迅速向西挺进,占领关外的敖仓!秦朝的军粮都储存在敖仓,我们占领那里,就切断了秦军的给养供应,并且使我军有吃不完的粮食!如今秦朝的精兵都集中在荥阳和北部边境,都城咸阳极度空虚,我们占据敖仓之后,便进兵袭取咸阳,灭掉秦朝皇帝!到那时将军就可以号令天下成就帝业了!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0…11…10 16:09:55 
 

陈胜心想:这两个家伙是魏国的贵族,他们劝我立六国的后人为王,分明是想恢复魏国!假设各地都有了王,谁还来追随我!再说,天下只能有一个王,不是胡亥就是我!我不能容忍别人同我争王!

陈胜认为张耳、陈余别有用心,出的是馊主意!流露出了对二人极不信任的表情!

张耳、陈余走后,陈胜又和吴广等亲信秘密商议,最后下决心在陈县称王。

陈胜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我行我素,他认准的事八头牛都拉不回来!这是他成事的因素,也是他最终必败的因素!

张耳、陈余应该是陈胜这个起义团队中最有眼光的人,陈胜不会识人,更不懂怎么用人!他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已经获得的利益上,这阻碍了他对天下形势的洞察!一个人要想成大事,必须善于聚拢各色人才,必须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陈胜做不到这一点!他以为称王是他一个人的事,和别人无关!

在称王这件事上,他肯定做错了!他过早的暴露了自己的私心!

在起义军高层领导的一再拥戴下,陈胜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王位,他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他产生了小富即安的思想,这顶王冠开始让他走向腐化,也在迅速消磨他的斗志!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0…11…10 16:36:26 
 
第十二章:人心最难捉摸
领导要成功驾驭下属很难,前提就是把下属的心笼络住!领导的学问就是搞政治的学问,而搞政治搞的就是人心。


陈胜开始效仿皇帝的派头坐镇深宫,把兵权下放给亲信,让他们去四处征伐!陈胜最信任的人莫过于吴广,而吴广比他还要缺谋少智!他给了吴广一个假王(地位略低于陈胜)的称号,命他带领起义军的主力去攻打荥阳,然后直捣咸阳!

显而易见,吴广的任务是去消灭秦王朝的,一个不懂军事的人要去对付秦国的那帮军事精英,其结果可想而知!

陈胜已经被眼前小小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认为灭掉秦王朝也像攻打陈县这样简单!

他忽略了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他开始妄自尊大,认为普天之下他最能行,他不知道自己只是第一个出头的鸟,真正的龙虎还没张嘴吃人。

至少现在他身边就睡着两只虎,一个是张耳,另外一个是陈余。

通过称王事件,张耳、陈余已经看清陈胜是个目光短浅的家伙,这样的人不会走太远!由此他俩洞悉到陈胜必亡的宿命!于是两人开始苦苦寻找脱离灭亡的出路。

见陈胜派手下众将四处抢地盘,二人游说陈胜道:大王派假王(吴广)西征,目的是占领关中捣毁皇帝的老巢!但北方燕赵地区(河北)还没派人去占领,臣等在那里有许多朋友,他们都是那里的豪杰!恳请大王给我们一路兵马,北上去攻取赵地,这样既可以牵制秦军,又能为大王平定赵地!

陈胜对张耳、陈余很不信任,直觉这两个家伙不是安分守己的人!但又不好拒绝两人的请求,于是任命武臣为大将,只给张耳、陈余参谋的虚职,让他俩协助武臣去经营赵地。

张耳、陈余很生气,却又无可奈何!两个人才就这样被陈胜废了!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0…11…10 16:41:40 
 
看不清张耳、陈余有多大的才干,也读不懂两人提出的高智商的建议,是陈胜的第一个局限。

知道张耳、陈余有野心,却捉摸不透两人的野心到底有多大,是陈胜的第二个局限。

把无能的武臣放在能力超长的张耳、陈余头上,让武臣绝对的沦为傀儡,是陈胜第三个局限。

琢磨人心是搞政治的前提,陈胜恰恰在这方面是盲区!他从前领导的只是自己的大脑,现在要领导许多人的大脑,这个工作对陈胜而言绝对吃力。

张耳、陈余是分裂陈胜政权的第一股势力,他们要退出陈胜的圈子。

缺乏鉴赏力和统治力的领导肯定是失败的领导。陈胜就是这样的人!

伴随陈胜称王,他所有的资本都用光了,那就是积蓄了几十年的梦想!

武臣也是穷苦人出身,因为遇到了陈胜,因为同陈胜一起反秦,他的身份地位直线攀升,由戍卒到将军,中间没任何过渡!

如果论种庄稼,武臣绝对是能手;如果论搞政治搞军事,武臣是绝对的新手!他平时没这方面的理论积累,也没这方面的实践经验!所以他成为张耳、陈余的傀儡也是必然的!一旦时机成熟,武臣被张耳、陈余屁掉也是必然的。

陈胜的局限注定了陈胜的悲剧;武臣的无能注定了武臣的悲剧,两个人都不是当一把手的材料。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0…11…11 09:21:18 
 
在张耳、陈余的帮助下,武臣连克赵地(河北)十几座城市,一直打到河北中部的范阳!他在赵地的名声越来越响,军队也扩充至五六万人!范阳的首席行政长官叫徐公,他决心死保范阳城,和武臣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