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武帝新传之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53岁太初元年(B104,丁丑),53岁。
冬十月,巡登泰山。十二月,东临渤海。望祠蓬莱山。考入海及方士求神者莫验。
二月,起建章宫。
[《汉官仪》:“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军。又取从军死烈士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曰羽林孤儿。(《后汉书》顺帝纪李贤注引)]
五月,故丞相公孙弘、太中大夫壶遂、太史令司马迁等所改订新历法完成。此即“太初历”,用夏正,以正月为岁首(此前沿用秦正,以十月为岁首)。采用“五行”,色尚黄,数用五,重定宗庙百官之仪。协音律,以为典常,垂之后世。
”夏五月,正历,以正月为岁首,色尚黄,数用五,定官名,协音律。(武帝本纪)改尚右为尚左。(商人尚右。周人尚左,但中原商之遗族仍尚右。楚尚左。秦尚左。汉初尚右,汉武帝改尚左,用周制也。)
[汉初,沿用秦的《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但到汉武帝时,由于所代久远,日月差数无法校正,甚至出现“朔晦月见,弦望满亏”的情况。
于是由司马迁、落下闳、唐都、邓平等人创制新历,并于太初元年(前一百零四年)由皇帝颂行,称为《太初历》。《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并规定无中气(每月两个节气,月初为节气,后半月的为中气)的月份为闰月,还记有日、月食周期。《太初历》是中国历法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共实行了一百九十年。]
七月,东巡至泰山。
八月,命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
[《大宛传》:上欲侯宠李氏,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以往伐宛。]
[先,汉使入宛求马。宛不予。杀汉使,取其财物。
天子怒。掌使宛者姚定仪言:“宛兵弱,诚以汉兵不过三千人,强弩射之,可尽虏矣。”帝欲侯宠姬李氏,乃拜李氏兄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以郡国恶少年无赖数万人,往伐。司马光曰:“其意以非有功不侯,不欲负高帝之约也。]
关东蝗灾,西飞至敦煌。
司马迁于是年迁太史公,纂《史记》。(年42岁)
始设大司农。
[《汉书》百官公卿表:治粟内史,秦官,掌谷货,有两丞。景帝后元年,更名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
[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历始改,建于明堂,诸神受祀。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于是谕次其文。]
[元光二年,《汉书·五行志》记:“自是(案指元光二年)始征伐四夷,师出三十余年,天下户口减半。”《汉书·萧望之传》张敞曰:“昔先帝征四夷,兵行三十余年,百姓犹不加赋而军用给。”所谓三十余年,具体说是三十二年。《汉书·西域传·渠犁》:“是时军旅连出,师行三十二年,海内虚耗。”徐松《汉书·西域传·补注》曰:“自元光二年谋马邑,诱单于,绝和亲,为用兵之始。其后连年用兵,至太初三年西域贡献,凡三十二年。]
[按元光二年至太初三年(前133—前102),是西汉历史上的重要年代。汉武帝的全部事业,几乎都是在这三十二年中完成的,其中除四出征伐外,还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样的意识形态的改革,还有如收相权、行察举、削王国、改兵制、设刺史等项政治、军事制度的改革,还有如统一货币、管盐铁、立平准均输制等项经济制度的改革,等等。]
[河决瓠子夺淮入海,为害武帝一朝达二十余年之久,也是在这个时间之内治理的。
”武帝一生绝大多数事业都是元狩(前122—前117)、元鼎(116—111)年间做成的;有少数完成于元封年间(前110—前105)。只有伐大宛一件事在元封以后。可以说汉武帝在元封年间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历史赋予他的使命。]
[或云董仲舒死于本年。以高寿86…88岁,寿终于家。]
汉武帝新传之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54岁太初二年(B103,戊寅),54岁
正月,丞相石庆薨。
三月丁卯,以公孙贺为丞相。
[“时朝廷多事,督责大臣苛严。自公孙弘后,丞相比坐事死数。公孙贺大哭,不乐受印绶。]
[“贺引拜为丞相,不受印,顿首涕不肯起。上乃起去。贺不得已拜受,出曰:我从是殆矣。]
2月,武帝巡视河东。祠后土。
贰师将军李广利征大宛无功而返。兵还至敦煌。武帝怒,使使至玉门传诏:“军有敢入关者则斩之!”
[李广利不知兵。“贰师将军之西也,既过盐水,当道小国各城守,不给食,攻之不能下。比至郁成,士至者不过数千,皆饥瘦,攻郁成,郁成大破之,所杀甚众。引兵还,至敦煌,士余什一二。]
秋,遣浞野侯赵破奴将二万余骑出朔方西北二千里,击匈奴。军去不还。
[匈奴八万骑围击之,绝汉军水源。赵破奴率小队亲自夜出觅水,匈奴闻知掩捕,生得之。因急击其军,军遂没于匈奴。]
冬12月,御史大夫倪宽卒。
汉武帝新传之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55岁太初三年(B102,已卯),55岁。
春正月,东巡海上求神仙。
4月,封泰山。
是岁,遣光禄勋徐自为出于五原塞外,筑城列亭障千余里。
使路博德筑城居延泽上。
以胶东太守延广为御史大夫。
匈奴儿单于死,子年少,立其季父右贤王句黎湖为单于。
秋,匈奴大入定襄,云中,杀掠数千人。行破坏徐自为所筑城亭列障。军正任文击救之,匈奴失所掠而去。
[公卿议请罢征宛军,专力攻胡。天子以宛小国不能下,则大夏之属轻汉,而宛善马不来。遗外国笑。
乃案治言罢宛者邓光。赦囚徒,发恶少年没边骑,复出敦煌六万人。
贰师将军复围宛。宛城无井,出水工断其所开水路。天子增发甲兵十八万,置居延、休屠屯兵以卫酒泉。发天下吏有罪者,亡命者及赘婿,故有市籍者凡七科,谪为兵。悉给贰师。]
汉武帝新传之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56岁太初四年(B101,庚辰),56岁。
复下征匈奴诏。
[本年武帝伐匈奴诏:“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李广利破大宛,得汗血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牝牡三千余匹。斩大宛王首。然汉军马损失数量远过所获者。
[“贰师复行,兵多,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至轮台,攻不下。破而屠之。至宛,兵到者三万。攻之四十余日,宛内乱。求降,献马。汉军得善马数十匹,中马三千余匹。罢兵。]
春,汉军捕得楼兰王。
是岁,大宛破后,汉自敦煌至盐泽(今罗布泊)起亭障。于轮台、渠犁置屯田。每屯田率数百人,军垦。置使者,校尉领护,远至赤谷(今中亚伊塞克湖南岸)。
李广利回京师,途中所过西域小国,听说大宛被攻克,皆使其子弟从入贡献,入京师为人质。
四月,诏封李广利为海西侯。
[武帝日夜思念李夫人不已,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又为作“秋风赋”悼之。《外戚世家》:“李夫人早卒。其兄延年以音牵,号协律。兄弟皆坐奸族,是时其长兄广利为贰师将军,伐大宛,不及诛。而上既夷李氏,后怜其家,乃封为海西侯。”《佞幸传》:“李夫人产昌邑王,延年由是贵,为协律都尉。久亡,延年弟季,与中人乱,出入骄姿。及李夫人卒后,其爱弛,上遂杀延年兄弟宗族。”《功臣表》:“广利封海西侯,在太初四年四月。则延年兄弟坐奸族,当在太初二、三年;李夫人之卒,亦当在其时也。]
匈奴欲发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