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官司打完了法官也拿他没办法,每天看着李铁林从街上走过,听着人们对这场官司的尖刻评论,他不想听,捂着自己的耳朵,可他能捂住自己的良心吗?能捂住沸腾的民怨吗?
终于在一天下午,曹法官实在受不了这种刺激,在一条小得不能再小的胡同里截住了李铁林。两人见面都有一种仇视心理,彼此恨不得扑上去掐死对方。过了一会儿,曹法官说话了:“你的案子影响太大,你能不能不要找了?再这样折腾下去对你对我影响都不好,你说是吗?”
李铁林一听,马上找到理由,他兴奋地叫喊:“哎,你可说清楚是谁的案子?不是我的案子,也不是你的案子,是你们法官自己弄出来的案子。你说对我影响不好,其实是对你影响不好,你怕了当初就不要接这案子,你以为什么案子都是原告对呀?你以为她们对号入座就是正确的呀?告诉你这案子迟早都要翻!!”
李铁林斥责曹法官,以前他也不给曹法官留面子,这次依然不留,依然不给他好脸色。在李铁林看来,曹法官是自讨苦吃,当初他判案前就四处调查李铁林,以为能从这里打开一个缺口挖出重大的经济问题,结果什么也没挖出来。其实他能挖出什么,李铁林单位的经理上挂下连,前任市长后任书记都与经理有牵连,抓住经理也就是抓住了书记市长,那些大人物是你一个小法官说抓就抓的吗?那些日子他们再三冷落李铁林,根本不听李铁林的申辩,他们一门心思抓大案要案,结果大案要案没抓着先把自己抓进陷阱。
李铁林知道这是有人利用官司陷害他,搞假证,搞伪证,他心里明白得很他什么问题也没有,只是一时没有说话的机会。奇怪的是曹法官他一意孤行非要查个水落石出不可,结果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查出什么,现在他知道李铁林是一个好人,是一个什么问题也没有的正人君子。曹法官后悔听信谗言才闹到今天这个地步,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结局,可是他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不可,像现在他还要受李铁林的斥责。
其实说白了这件案子是曹法官贪功心切,他像《三国演义》里的庞统,为了争功不听诸葛亮相劝,结果在落凤坡落难。在曹法官的内心一直有这样一个疑问,像李铁林这样有名的作家接触的都是大人物,怎能没有经济问题呢?他的背后一定有重大案情,尤其是涉及到经济问题致少是一批嫌疑人,抓住李铁林就等于抓住了一条线索,于是他以为以名誉权为突破口朝李铁林下手,甚至是不惜代价公开调查李铁林。可是他们想错了,也打错了如意算盘,就因为李铁林知道官司背后的阴谋是经济问题才遭受这场官司的,他们不去查真正的经济问题,却在李铁林身上搞调查,正中了人家移花接木或调虎离山之计。而且装模做样采取侦查手段对付李铁林,有时对李铁林还需要进行侦察,好像李铁林是一个海外特务,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其实还用查吗?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李铁林是正派人,他平时极少接触钱财,即使有他也是躲避挺远,所以整个案子一点经济问题也没有,他们查了几十天一无所获。
其实这要感谢李铁林单位的经理,他们是想让他管点事,可李铁林不买他的账,所以这事放到现在成了笑话。李铁林恨经理不重视他这个人才,经理怪他不上票子,你李铁林给我几张票子算什么,我从哪里让你挣不回去呢?于是两人顶了牛,这下好,成全了李铁林,否则经理出事李铁林也脱不了干系。这也是曹法官想立功而又没立成的原因,他动员了几个所谓的哥们儿四处搜集李铁林的材料,可是李铁林除了这场官司再也找不出其他证据了,他这个导火索被曹法官拉着了光哧哧冒烟就是不响。法官们做梦也想不到,已经到嘴的一条大鱼竟然是这样的难吃,谁也没料到一件普通而且是不起眼的小小名誉侵权案,居然拖了两三年迟迟判不下来,即使现在勉强判下来,法官内部也是矛盾重重斗争激烈,多数法官依然认为此案断案不公判决不妥。
李铁林是在官司打完以后好长时间才得知法庭内部情况的,所以他对法官没有好印象。尤其是曹法官这个一心要置他于死地而后快的核心人物,就是他想要取李铁林一点小小的回扣,结果他背叛法律违心判案。为此李铁林四处上访告状,他想搅一个天翻地覆,既然你法官不让我好,我就不让你消停。
果然,李铁林这样一闹战火不断升级,狼烟四起。各单位的领导受不了,再一次打电话给法官要求公正,有的直接给院长挂电话问他们法院到底想搞什么名堂?还想逼死几条人命咋地?院长受不了,再次批评曹法官,当初的审判长副审判长聚在一起再次核计,不得不找李铁林与他商量对话的条件。这下让李铁林第二次抓到了理由,第二次义正辞严地斥责曹法官:“你不懂文学瞎判案,造成今天这样的重大恶果和不利影响完全是由你们不懂业务自找的,如果你们不偏听偏信,不凭脑袋一热胡判案就不会发生这些事。且不说这场官司你们一碗水没有端平,光说这影响有多坏你们想过吗?这场官司背后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你有多少领导看着你,请问谁侵犯谁的权利?”
曹法官被李铁林斥得哑口无言,半天也没吐出一个字。他心虚又无理由,他原以为他是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正义,实际上与法律背道而驰,他帮了法律一个倒忙。现在,曹法官站在李铁林跟前像一个羞愧的孩子,他不停地抠手指,不停地瞅着自己的鞋不敢抬头。李铁林感到可笑,如此盛气凌人的法官居然混到这地步,居然混到靠求被告混日子,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悲哀。
作为法官其震摄力是极其强劲的,几乎没有不让罪犯害怕的,因为罪犯本身有罪,所以他怕法官,只有犯罪的人他才怕法官的威严,甚至怕看法官锐利的眼睛。李铁林没有犯罪他怕什么呢?他也没有怕的理由,不然他也不能第一次见面就斥责曹法官,他也知道这样做不好,容易斥出乱子。如果不是曹法官小心眼儿,伺机报复李铁林这场官司就打不起来,也没有打的必要。
现在法官们都知道错怪李铁林委屈李铁林可是当初他们干什么去了?如果法官们都不接案,一个女人再有本事她也是对号入座,即使有大领导说话那女人也神气不起来。遗憾的是法官偏偏接了案,尤其是曹法官不知好歹接就接了,可他偏偏要查什么大案要案,要查经济问题。他就没想一想经济要案有许多是你法官查得了的吗?功也有,不是你曹法官立的,别看李铁林单位小,那些头头脑脑上上下下都有关系,曹法官再有本事也会把你晾在一旁。在这一亩三分地里谁不跟他们沾亲带故?你一个小法官能查出什么?能奈何他们什么?连眼前这一个作家都说不来,还能有多大作为吗?此时此刻,曹法官的心理状态是甜酸苦辣应有具有。
第四十四章、谁上谁当
其实李铁林对曹法官的不满意不仅仅是他判案不公平,因为当时他这个平民百姓在单位受压制,可以说是一个被人整来整去的人物,可是法官对他不是帮助而是更大的压制。值得说明的是,李铁林不是因为有什么过错被人整,而是他不搞人事关系引起人们的不满意,尤其是他有才华会写文章才被人整,确切地说是他的个性。现在这个曹法官也看中了这一点,也开始整李铁林,他能服吗?李铁林心想别看我这百姓小,辈份小,在这片土地我放个屁也会惊动四方。
李铁林所以这样嚣张是因为他的名气越来越大,还像过去那样随便整他是不行了,别说法官,就是局长部长在李铁林面前也要热情款待,毕竟他是一个作家,是一个很有名气的笔杆子。李铁林希望曹法官与自己平起平坐,都是公民有平等的权利,公民犯法怕法官,公民不犯法何俱法官?为此,李铁林对曹法官的态度始终强硬,如果曹法官还像以前那样胡来,这场官司最后输的不是李铁林,而是执法者的曹法官。坦率地说,不仅李铁林对曹法官有看法,其他当事人对曹法官也有看法,因为有法律尊严在先,任何人对法都是敢怒不敢言,甚至是不敢怒也不敢言。案子判蠃了一好百好,案子判输了法官就是最大的敌人。
其实李铁林对曹法官还是尊敬的,尽管他拿李铁林不当一回事,四处调查取证,那也是他的工人范围和职责,对于这场官司李铁林权当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就是了。但曹法官仍然自以为自己是对的,有道理,李铁林是错的没道理,于是他对曹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