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样的话也从老板那里听到。林想了想,既然是打工谋生,在这个岗位上,当然就要服从老板的安排,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了。工作时间之外,必须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这一点都不能争取,那么这份工作也没有必要留恋。文明进化到今天,争取自由也奋斗了几千年,难道这一点自由以不能争取?
如果这是在家里,那么就要痛恨你的家;如果这是在工作岗位上,那么就要痛恨这个工作岗位。这是你的生活,你的生活,你必须全部加以痛恨。
不幸的是,林无可避免地被卷入到这一追求效率、追求最大利益的风潮里,无处可逃。这里就是林生存的地方,这里就是林能够活动的范围。本来没有任何力量使得林过上这样一种疯狂的生活,林所遭受的就是思想的压力,这一沉重的精神包袱压得林喘不过气来,不得不加以反对。
老板、上司、同事、亲友、不认识的人……众口一词。林以为自己疯狂了。实际上谁也没有错,错的是价值观。林的价值观与众不同,既不是那种崇拜金钱,也不是那种完全藐视金钱。林所需要的只不过是一份能够糊口的工作而已,而这个时代却不能提供给他,在提供工作的同时也灌输了一大堆理念。
林期待的日子终于来了,从作出决定到最后行动,犹犹豫豫持续了好几个月。林知道这样的日子不会持续很久,这一经历印证了他的猜测。
该扔的东西扔掉,该寄回家的寄回家。整理最简单的行李,离开这个熟悉的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租房,安置新家。新的生活已经开始。现在完全属于你自己,你要怎么安排你的生活呢?你早就应该这样了。这样的生活越来得迟,对你就越不利。当你还依赖那份工作,你就越懒惰,不知道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永远缺乏主动性,永远是得过且过。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完全为着自己的目标处心积虑,因为你已经没有任何借口不努力,你已经没有退路了。你不能在萎靡不振。只有在逼上绝路的时候你才能够打起十二分精神。
辞职报告很快就下来了,在公司办完简单的手续,该拿的工资结算清楚,文件、工作证要回,从此彻底与这个公司断了关系。
第三章 误入歧途 28
林:我辞职了,目前在找工作。
梅:为什么要辞职呢?你在那个公司做得不是很好的吗?
林:不想再那样过下去了,没意思。
梅:那你打算怎么办?能找到工作吗?
林:应该能。不知道。我对找工作没有兴趣。我不想工作。
梅:那不行。没有工作你怎么活?
林:我的意识是不想再做类似的工作了,我对这一行已经厌烦了。我想找一份能够有较多空闲时间的工作,比如到肯德基去打零工。
梅:你要是那样我就离开你,不要和你来往了。
林:为什么?
梅:你上四年大学,不搞本专业,不是浪费么?
林:为什么要搞本专业?难道一旦以前作出了选择,现在就不能再选择了么?兴趣,你知道兴趣这个东西吗?你没有兴趣去做那件事情,你过得开心么?这两年来我一直在煎熬,你知道么?
梅:当时你为什么选择了这个专业?
林:一半是无可奈何,一半是因为自己失误。老师说学理科以后好混饭吃,工作好找,我就学了理科。老师说清华北大最好,于是我就朝清华北大去努力。我没有考上这两所学校,我也知道自己考不上,没有那个能力。此后我一直生活在挫败的阴影里,我知道有些事情是我一时做不到的,我也不再奢望。就是这样,我带着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找到了这家公司上班,一混就是两年。痛苦的两年。从进入这个公司我就告诉自己不可能一直在公司上班,我必须另外作出选择。
梅:想那么多有用吗?你就不能安分些?
林:什么叫安分?活在别人的阴影下,一味地服从就叫安分吗?你要我甘心当一个那样的人吗?我是我,不是你。你情愿当就当吧。我知道你脑子里有很多固有观念,这些观念把你筐得死死地,认为这样做不是挺好的吗,这样也好,那样也好,在你眼里能够赚到钱就好,没有不好的地方。
梅:你怎么能够这么说我?
林:我本来是在说我自己,我不想把你扯进来。
梅:好吧,既然你已经是这个样子,我就和你分手吧。
林:为什么?
梅:还要问为什么吗?就看你这个样子我就很失望,你完全不是我以前认识的那个样子了,你变了,变得我不认识了。
林:你要我成为你想象中的那个样子?不,我做不到。我没有要求你做到我喜欢的那个样子呀,你怎么就不能够接受我本来的样子呢?
梅:这样的日子没有办法过下去。也过不久。我们迟早得分手。今天就分手。
林:你知道我需要你。你不能这么狠心。
梅:我狠心?我要是狠心半年前就走了。我们谈了也快要一年了吧?
林:一年了。
梅:我家里老是催我结婚。
林:你怎么说?
梅:我说暂时还不想结婚,没有说你没有足够的钱。
林:难为你了。
梅:你知道我有多难?我家里一直在催,每次打电话回去总要和爸妈闹个不愉快,我就把电话挂断。
林:你可以不要那么为难。我可以陪同你去你家见你父母,我们给出一个承诺。我们就这样让你父母放心。
梅:不用去了。我们分手吧。
林:我需要你。
梅:得了吧。你懂什么叫爱情吗?你替我想过吗?
林:我确实不懂爱情。
梅:……
林:两个人在一起不就是……吗?我们都是27岁了吧?这些事情多做些有什么不可以的?我们的青春压抑得难道还不够吗?
梅:……,其他方面你想过没有?
林:哪些方面?
梅:我的同学,朋友,她们都有男朋友给买衣服,首饰,情人节送玫瑰,你送过没有?
林:我以为你不在乎这些。我以为我们的爱情可以逃离这些俗套。
梅:我毕竟是女孩子,我有女孩子的正常情绪。
林:我明白了,你早就对我不满。我知道,因为我没钱。
梅:也不是因为你没有钱。你有钱也不会在乎我。
林:你知道我成长的经历,知道我很不善于这一套,我也讨厌这一套。如果你喜欢什么,可以直接告诉我,我会买给你。我缺少浪漫感,我以为你已经成熟到可以抵挡浪漫这种疾病。
梅:我和你在一起很痛苦。我不想和你在一起了。
林:好吧,既然已经是这样,你就走吧。
梅:我们不要再联系了。
林:可是我需要你。
梅:你只有在床上才需要我。
林:我是个男人,需要女人。
梅:你找其他女人吧。
林:……
梅:那是你的事情,我不愿意再被你利用了。
林:难道你不需要我吗?……?
梅:你无耻。
林:……,那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刻呀。
梅:无耻。
林:你仔细想想,一旦我们分手,你不再找我,……
梅:别说了,我要喊了。
林:我是男人,不是流氓。我需要你。
梅:我不需要你,你滚。我不要再看到你。
林:我请你再想想。我们分开了,我们的一切就要全部结束,过去那种生活就永远消失,要是你后悔了想要再继续那也不可能。
梅:你怎么说也没有用。结束了,分手吧。
林:好吧。
第三章 误入歧途 29
强烈持久的兴趣的条件是什么?这一问题恐怕无法回答。高昂的情绪会在否定中迅速低落,因此,公众的认可是一大动力。若出现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得到公众的认可,那么林就会失去自信,剩下的只有惟命是从。
我对自信的时间长度也很有兴趣。比如说,某一个时期我对某一个想法抱有极大兴趣,当另一件事情发生,或者一次睡眠之后,这个想法就变得遥远而不可捉摸。我无法确认自己在何种程度上自信,而这就是我远离少年时期那种幸福的原因。原因是一旦意识到自己已经成年,那么就不乐意继续在父辈罗织的社会机器里生活,急于要自己创造一种新生活。这就回到这个问题上来了,林有多大的自信和勇气?
失业后的第一天,林躺在床上。林病了,头脑不清,喉咙干嗽。林反复想着半个月来发生的事情,觉得自己真的是做错了。若是当时不与上司吵架,不把话说得那么明白,现在还是在那里上班呀,日子也照样过,工资照样拿。现在这一失业,断了经济来源,接下来怎么办才好?逞一时之气,得来似乎是遥遥无期的困境,这代价实在是太大。生活本来就应该是这样,不能任意而为,得有妥协,有所伪装,然后才有可能赢得那一点私人空间,自由也只能够从这种方式里抽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