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去的生活毁掉了林对生活的热爱,毁掉了林对外界的兴趣,毁掉了林的天性,如今的林整日郁郁寡欢,在神经衰弱和失眠中煎熬,等待着死亡的降临。或许某个时刻林恢复了对生活的热情,然而很快林又陷入不可救药的忧郁,做什么都不好,做什么都做不好。
但林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努力,他心中一直隐约有一个坚不可摧的希望,犹如海上的一盏灯,引导着林开往彼岸——这当然是一个再通俗不过的比喻了。
同事说:“不是我看不起你,说了你也不要介意,我说实话,像你这种没有背景的人,要在这里混出个名堂,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林心里闪过一丝不快,但是不得不承认同事的话。林想,只要不断地努力,总会有希望的吧?然而他并不知道自己以何种方式努力,最后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林的意识还停留在盲目阶段,头脑想法太多太杂,如此而已。
也有同事说:“说不定过几年你就有钱了。这事不好说。”
林的心里同样闪过一丝不快,但是也认可了同事的话。同事这句鼓励的寄予希望的话并没有抚慰林的心,反而使林有些不安。林想,现在可不能说大话,不能做任何肯定,要是到时候自己还是这个样子,那么当时发生的事件除了虚荣心的小小满足外就再没有任何意义。林不希望生活会是这么一个尴尬的样子。
四月的最后一天,此地下起了中雨,气温有所下降。林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气温已呈现出夏季的气势,猜想今年也会这样吧。不过还是不能确定,非得要等到气温真的上升了,自此不再下降,林才确信这个猜想。林无法放弃将去年的气温与今年的气温相比这样一个近乎无趣的想法。就在这样一个并不是非操心不可,却又不得不操心的状态里,林又一次筋疲力尽。
林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延续多久,毫无疑问,他期待着这样的日子早日结束,以便能够早日过上全新的生活。在全新的生活里,林迷恋生活的每一样东西,沉醉在大自然赐予的生命的美好。
过去,一切是那么美好,那么生机勃勃,令人神往。而今,这样的生活已经成为海市蜃楼,叫人可望而不可及。林也知道,这不是生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而是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自己悲观了,犹豫了,疲劳了。林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重新回到那样的生活中去,就算只有一天甚至一个小时的体验,也可以毫无遗憾地离世。
生活从美好到不再美好,从可爱到不再可爱,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林努力要找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所犯下的不可饶恕的错误,然而总是无功而返,反而更加加重了抑郁的程度。林不想过着抑郁的生活,希望摆脱抑郁的纠缠。只是一个孩子,只有服从的份,而且一直在服从,又何来不可饶恕的错误呢……
问题就在这里:你一直在服从、忍让……林终于明白,自己毫无反抗情绪,暴力倾向压根就没有。既然只有承受,只有一个劲地往内心深处发掘,一味地反省,自责,自从自身找原因……病原就是这个。现代人所特有的可恨的内省病,吞噬着心灵对生活的热情。林想象着蚕爬在桑叶上沙沙地吃掉桑叶的情景,最后只留下光秃秃的茎。内省是无底的深渊,吞噬了所有热情;内省是蚕,热情是桑叶,十几年过去了,林对生活的热爱只剩下光秃秃的厌烦。
问题是,如何继续生活下去?如何带着光秃秃的对生活的厌烦生活下去?
第一章 此时在此地 12
九月的一天中午,午饭后林与一个胖胖的同事进行了一场在林看来饱含深意的对话,这次对话理清了林混乱的思绪,使林了解到自己一些真实的想法。
胖同事问:“你是哪里人?”
“我来自西部。”林说。
林知道胖同事是本地人。
胖同事继续问:“那你怎么到这边来了?”
“我在这里上的学,自然就留在这里工作了。”
“当初怎么选择这里的学校,没有选择省内的学校?”
这个问题正好是林胸有成竹的,于是林说:“原因很简单,当时考虑的是要选择一所离家很远的学校,越远越好,省得家里催着回去,当然,经济也要相对发达,就一个人在这里生活。”
“爸妈不想你?你也没有回家去看看?”
“想归想,随他们想去吧。至于回家,已经出来了就不想再回去了。”
“想在这里安家定居?”
胖同事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林。
“嗯,或许会吧,说不准。有了足够买房的钱就在这里定居。”
胖同事抽了一阵烟。
“说实话,像你这种情况,要买房好像不大可能。”
“嗯,我也这么想。”
“爸妈是干什么的?”
“在老家务农,平时外出打零工,赚三十块一天。一年也赚不到一万块。补贴家用外,所剩无几。”
“那就更难了。你没有背景,没有关系,只能靠自己去打拼,谈何容易?给人打工,说实在的,每月那点工资养活自己就不错了。还想成立一个家?”
“没有想过。主要是缺钱。成立一个家谈何容易!压根就想不到那一点上去。一个人的日子已经够艰难的了。好不容易从债务中解脱出来,要是结婚,又得陷进债务中去。我怕是受够了。主要原因还是怕女方看不上自己,或许能够碰到一个看得上自己的,也不忍心让她跟着我受苦。一个人受苦就已经足够了,再加上一个人陪着我受苦,自己都不能接受。”
胖同事掏出两支烟,递给林一支,点上,深吸了一口。
胖同事说:“从哪里来,就回到那里去吧。我劝你最好这样。”
“哦,我也是很犹豫。在这里生活似乎没有什么不好,此地是一个好地方,然而总是觉得缺少什么。无法完全投入这种生活,对工作也是三心二意,虽然工资不高,却总觉得对老板,对这个岗位有愧疚。想着不能在这样混日子骗工资了,不过要是真的辞职了,又不知道到哪里谋生了。这确实是一个头痛的问题。要是有一份我既能够完全投入,又能够保障基本生活的工作,那就好了。”
“你这个样子,还不如把机会让给其他人。”胖同事说,“你应当回到你来的地方去,不要再留在这里了。
林看着胖同事,脸色泛红,等着胖同事把他想说的话说出来。
胖同事问:“周末、节假日有休息吗?”
林老老实实回答:“没有。为了其他同事能够好好休息,自己就不休息了。有时候是工作忙,脱不开身。即使工作不忙也要每天上班,就算工作并不出色,有这样的苦劳,也能够得到老板的赏识。”
胖同事继续问:“加班有加班工资的吗?”
林回答说:“没有。有一段时间公司有规定,每加班一天发20元,不过这一制度没有最终执行,加班发加班工资的事情也不了了之。去年我加班累计49天,没有任何加班费。我也不图这个加班费,加班是我自愿的。”
胖同事再问:“你现在工资多少?”
林回答:“在公司是第三年开始,工资总数是2000元多一点,出去交三金的钱,每个月拿到手的钱在1600元。”
胖同事说:“我来到这个公司是第四个月,目前月薪是2500元,少了我不干,这是我进公司就与老板商定的。你与老板谈过工资吗?”
“没有,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老板给多少我都接受,从来没有考虑太多。”
胖同事说:“你们外地人来到此地,打破了工资的最低记录,你知道吗?外地人来了,相互压价,所以你工资才这么低。你也知道,这个工资如果你不接受,自然有人接受。你们外地人就是这样,在此地没有立足之地,必须要在这里很快找到一份工作,而且这样一个水平的工资在你们那里看来已经很高了,这就是你们很快接受的原因?没有加班工资,不敢有休息日。你知道为什么吗?”
林说:“我不知道。”
胖同事说:“你应该知道。没有加班工资,是因为你们外地人不要求加班工资,你们不敢要求。我们本地人就跟着倒霉了。为了有个好表现,周末和节假日也不休息,亏了国家制定这么多的假日,而你们却自动放弃。像你这样的人多了,假日不休息也就成了一种见怪不怪的现象。老板也无动于衷了。”
林说:“不过,我们外地人愿意做最苦最累的活,你们本地人就不愿意干。”
胖同事反驳说:“如果工资相对高一点,我们本地人也是愿意干的,就是因为你们外地人接受低价,我们当然不愿意干了。”
“这么说,我们外地人改变了你们本地人的生活,打破了既有的高枕无忧的生活?我也是迫于生活的困窘才来到此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