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情绕瓮山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啊!”我一把拉住她的手,笑道:“这样我们就不生分了!还要谢谢你救了我啊!”
她被我这突然地动作弄得有些窘,但随即对我会心的笑着。我也冲她开心地笑,只是在心里叮嘱自己:以后要改掉这个毛糙样,学学古人的温婉贤淑,不然该怎么继续混啊!
 
 
“芸姐姐,你住哪里?怎么会掉进这瓮山泊中啊?”想被我忽略的问题终究没有蒙混过她,被她此时问了出来。 
“哦…”在我略微沉思后,脸上立刻显出凄苦的神色道:“我已无家可归,只有寻短见,却不想漂到了这里!”心中又想:她千万别再问我为何无家可归啊! 
“啊!”她轻叹,也满脸同情地看着我道:“姐姐不要悲伤!刚醒还是要养好身子要紧。但不知好后姐姐要意欲何往?” 
去哪儿?我能去哪儿呢?我连忙道:“如果方便我想留在这,也给妹妹做个伴。就不知可行?”说完,满脸期待地看着她。 
“好啊!”没料到她答得如此干脆,我正一阵窃喜,又听她道:“我去跟顺公公禀明,让他留下你!” 
我随即又忐忑不安起来:我就知道,皇宫别院哪有那么容易留下的?还不知顺公公会怎么说呢! 
她想是看出了我的不安,笑着对我说:“姐姐放心!虽说这里是行宫,但相较于其它的园子,皇上是很少来的,几年也不见得来一趟。我们这里的大小事务都是由顺公公做主。他为人一向和善。且这儿刚扩建不久,很多地方还需收拾整理,另每天的打扫又必不可少,时又人手不够,所以他一定会答应留下姐姐的。”听她这么说我才释然,轻轻地舒了口气。 
果然,在禀明顺公公后,他很爽快地就答应让我留下来了,并报知了内务府。原以为内务府会派人来查验后再决定的。但想是这座行宫的确不是什么炙手可热的地方,也是缺人手,就没派人来看,只凭顺公公做主了。顺公公让我和荣儿同住。虽名字已在内务府登记在册,然衣服还有段时间才能发下来,所以我也只有先借荣儿的穿。好在荣儿和我体形相仿,所以我穿她衣服倒也不觉得或长或短,或胖或瘦,倒像是按自己定做的一般。至于我原先所穿的白毛衣和牛仔裤,我则把它们叠得整齐,放于箱底了。而我的白色袜子和运动鞋,估计在掉入湖里挣扎的时候就已经不知所踪了吧,因为我醒来时就看见自己光着脚。同时我也感觉庆幸。幸亏在21世纪时我并不喜欢染发或是烫发,也没有将头发剪短,而是留着一头乌黑柔顺的长发。否则以上面那幅尊容到这里,估计我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受到优待了,弄不好还可能被当成怪物或者是外国的奸细啥的被处死呢! 
―――――――――――――――――――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也过得十分舒心。在我来之前,这座行宫的常住宫女人数并荣儿不过三个,加上我也不过四个。而太监也就顺公公和小喜子两人。顺公公算这儿的总管,小喜子则是平时往内务府跑腿的。他们一开始对我还不是很适应,想是被我来时的装扮吓着了。后看我态度谦恭,对他们总是笑颜相对,渐渐也就和我熟识起来。每日里和荣儿她们几个宫女一起打扫庭院,擦擦门窗、桌子、摆设,整理整理衣物,由于大家年龄相仿,再加离皇宫又远,没那么多规矩,所以整日里总也说说笑笑。即使是对小喜子,也总不忘打趣几句。然对顺公公,因其年龄如父辈,所以我对他十分尊敬,他也渐渐对我如己出。 
经过无数次的纠正,现在我不会再指着瓮山喊万寿山,喊瓮山泊为昆明湖了。现在的瓮山行宫,并不像后世的颐和园那样有那么多楼台亭阁、桥廊宝刹。除了瓮山泊和行宫的一些屋舍外,就是位于瓮山南坡中央处的圆静寺,也就是后世的佛香阁了。而此时的瓮山也就是一座荒芜的山丘,山上还有一座内务府上驷院设的马厩。听荣儿说凡是犯了错的官员和太监,都要先到这里为御马铡草一年,再行定罪。 
为了防止自己太舒服而长胖,我会在闲暇时一个人爬爬瓮山,或是在瓮山泊边散步。虽然此时的瓮山行宫没有太多的建筑妆点,然湖水清澈。夕阳西下时,更是吸引群鸟齐集水边鸣叫,也别有一番自然风韵。不禁常让我想起西晋谢混的那句诗来:“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这日,我正在屋中闲坐,忽听荣儿进来道:“芸姐姐,小喜子刚传了话,让把位于行宫西侧地的那排厢房收拾出一间来。我一时有事走不开,劳烦你代我去吧!” 
“好的。”我爽快地答应,出门朝那排房屋走去,心中道:不知是何人要来住? 





第三章 相遇


来到那侧厢房,我选了间略显宽敞明亮的进入。从柜中取出褥子放于榻上,仔细的铺设起来。足随身动,突觉脚下碰到一物,探身细看,却是一本书摊开来,静静地躺在床头左侧的地上。疑惑着将其拿在手中,合上书页,见面上书四字“资治通鉴”。
我早就知道,《资治通鉴》为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编,上迄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共记载了16朝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堪称史学巨著。细看这本,确为《资治通鉴》之《后周纪》。要是在以前,我连白话文版的《资治通鉴》都懒得看,更别说是这本满纸繁体字,之乎者也版的啦!可现在不同了。我在清代,身边又没有别的书好看来打发时间,所以我就特地把它收了起来,准备闲暇时拿出来看看。一切收拾完毕回屋。
第二日一早,我就拿着昨天发现的那本《资治通鉴》来到瓮山泊旁,找了一处静谧处。正有一石立于湖边,恰似石凳,又一棵柳树在侧,恰似椅背。真是一个看书的好去处!我轻叹,就石而坐,身则斜靠在旁边的柳树上,细细读起书来。由于是繁体字书写,再加上是文言文,我看起来十分吃力。一句话要看上几遍,慢慢琢磨几次,才会略微有些明白。半个时辰过去了不过才看了几行。好在我本身也并不在意速度,这样难懂反而激起了我的好胜心,读下去的兴趣也就更加浓郁。因出来前刚洗过头,我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扎辫子,而是把头发随意地披在身后。此时正值春末,柳条茂盛,微风吹过,柳絮漫天飞舞。低头看书时,发丝和着柳条随微风在我脸边轻抚;抬头冥想时,柳絮在我眼前飞舞,有的轻轻落在我的书上、身上,有的则绕着我乌黑柔顺的秀发跳舞。
“柳弱迎风妩媚摇,鹅黄吐嫩百般娇。”耳边传来的声音让我不禁抬起头,朝声音发出的地方望去。只见一人,年约二十五岁上下,身穿浅驼色太狮少狮暗花纹绸制常服袍,外套石青色团鹤暗花绸常服褂,头戴圆锥形藤编白色凉帽。早听说清代官员的品级可由帽上的顶子看出,可是对我这个跨越时空的人来说没用,只能约莫是个官罢了。只是这么年轻,会是什么官呢?我心中纳闷,但仍不忘朝他福了福。待想到他刚才咏的那句诗,心道:不知是指我,还是指这湖边的垂柳?而脸早已泛起了红晕。
他微微一笑,道:“起吧!”接着朝我走近几步,又问:“看什么呢?如此专注,竟不知有人过来!”
我本低着头,听他这么一问,抬头正想回答,突又发现离他是这么得近,觉得不妥,所以不觉往后退了一步。在这一惊一乍之间,就把刚才想好的说辞忘了,也只好不语,却细细地打量起他:薄嘴唇,鼻梁高挺,眼虽小却明亮有神,身材修长,仪表堂堂,不失书卷气。
他笑着伸手来取我的书,待看明是何书时,脸现惊异,而眼中却流露出赞叹之色。“这书你是从哪儿来的?”他问。
“收拾西侧厢房时无意发现的。”我轻轻回答。
“是啦!我说怎么一直找它不到!想是前几年来此,不小心拉下了。”他笑着说。
“怎么?这书是你的?”我有些惊讶。
“是啊!”他玩味地看着我,说完就要把书给我。
“那就还给你吧!”我没有去接书,说:“也算物归原主。”
他却硬将那书递给我,眼中满是不容置疑,说:“这书我倒看过几遍,大概内容也竟皆能背出。你既在看,就留于你吧。”
“谢谢!”我感激地接过了书道。
“只是这世上女子看资治通鉴者不多。”他又道,“你皆能看得懂吗?”
“也不尽全明白。”我轻轻地摇摇头道,“只得慢慢看,慢慢想,能明白一二也就足矣!”
“我要在这暂住几日,如若有看不懂得地方,你大可以来问。”他爽快地说。
“那就太感谢啦!”我虽口称感谢,心中却在琢磨他那句“暂住几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