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门柳:算命先生谈算命(全本)-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道的数里是金字塔形,但每相邻的一道之间的数量相差非常悬殊,比如人与动物数量级相差的倍数,以万亿计。若单以数量计,人的数量对于动物的数量是小得可以忽略不计的。比如三恶道中的任何一道的数量稍有一丁点儿波动,若都转世为人的话,人的数量至少要以亿的N次方计了。
增加的人数,必定有从天道而来的,但肯定只占极少数。因为天道的生命基数比较小,而且寿命极长,这么短时间内这么大规模地沦落人间是不大可能的。从三恶道转世来也不是没有可能。有那么一些生命的恶道业满,再回到人世也是有可能的。
你最后一句说得很对,辛辛苦苦求生天界,天福受尽必然沦落,何苦呢?所以佛家只求解脱于轮回,而不求生天界。


作者:西门柳 日期:2009…03…29 23:51
作者:beijing_browser 回复日期:2009…03…29 21:46:57 
========================
既然是学老庄的,我觉得更多应学一点道家的平和、安详、低调、顺其自然,而不是象现在的满眼都是是是非非、争争斗斗。
我学黄老之术十多年,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在为人处世方面,道家思想对我影响至深。当年一部《老子》读得烂熟,从我对阴阳五行的表述中,我想你也不至于怀疑我对道家思想的了解程度。
儒、释、道三家,自古以来就有极高有相容性,不知为何在你眼中为何如此格格不入?是否你心中有是非,所以满眼皆是是非?在心性方面,你还有待提高。庄子在那里,庄子的逍遥游在那里,但那些还不是你的,你只学到了文学,庄子的心性还与你无关。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一曲曲调,是要各种乐器的相互配合,一道好菜,也需要各种调料的搭配。儒释道三家,于修心养性、于安定社会、于心灵的超脱各有其长。各人可根据其心性,选择而用。


作者:西门柳 日期:2009…03…29 23:55
作者:宝XIONG 回复日期:2009…03…29 23:35:35    
问卜的次数越多;证明事越多!所以人的命会越算越簿!
==================
命的厚薄,与算命无关。
福由自作,命由心造。生而带来的福报,与现世的行为,造就今后的命运。


作者:西门柳 日期:2009…03…30 00:12
作者:sqlitaimin 回复日期:2009…03…21 17:14:27    
一直在跟贴,在学习。但关于命理分析,尤其关于某一行的旺衰如何判断,不得要领。请问LZ,首先是以月令来看的吗?其次结合方、局等。《千里命稿》中没有解释。
=======================
可以看看这一行是否通于地支?是否透于天干?是否有生身之助?是否有同类相扶?是否得令?是否合方合局?是否被合?是否被冲?是否被克?是否被制?是否被化?等等。这些都判断这一行强弱的依据。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要从实践中慢慢体悟。


作者:西门柳 日期:2009…03…30 08:52
就算上面都可以解释,最荒谬的是佛陀只对我们这个人道偏心!为什么不见他说说堕入三恶道后又该如何行善积福,以求解脱呢?就说畜牲道吧!畜牲又如何行善积福呢?不会是修仙、成妖吧?看来佛陀也是有阶级观念的呀!
=======================
佛在人世间讲法,是讲给人听的,当然是人为本位。
佛在天上讲法时,同样是以天界众生为本位。
畜生道的特点是痴愚,动物之间还没有达到可以接受语言讲抽象道理的智慧。动物能看经书吗?


作者:西门柳 日期:2009…03…30 09:03
作者:Palenx 回复日期:2009…03…30 03:26:12    
作者:西门柳 回复日期:2009…03…29 23:26:52 

虽在佛教上与先生看法有所出入,但先生将阴阳五行与时空进行关联确实令我收益非浅,而轮回的过程又与时空的性质及其相似,那么也许轮回与五行的生克相关。我最早就向你提过下面的问题,可能是你太忙没有注意,现重新提出来还望先生给予解惑?
五行对应时间则五行相生理论非常完美,但五行相克的理论却很不好理解,我们知道时间是直线单向的,据我所知即使佛教也只说可以进入下一个轮回而从来没有提过可以回到上一个轮回中去。而先生解释相克是通过五行表征性质的相对性来进行的,并不是从时间的角度来解释的,不能并行发生的性质存在相对性又有什么关系?又怎么进行相互的影响呢?用时间来解释似乎应该像这样来说“上个萌发、成长阶段的强弱会制约或相对下个归宿和起点的强弱”,但这样又怎么理解呢?而命理中很重要的概念就是五行的相生和相克,同时更是基于时间来的,如果上面的问题不能解决,基础就不在了。
==================
顺次相生可以以时间概念来讲,但隔位相克,按我的理解,只能按性质的相对性而言之。至少按我目前的理解只能这样解读。
不知先生有什么更合适的解读方式?



作者:西门柳 日期:2009…03…30 09:05
更可笑的是佛教经典居然把各种教的掌门人也都在佛陀世界中安排好了位置,还把所谓人道也分‘阎浮提、瞿陀尼、弗婆提和郁单越’四等,真是等级制度无所不在呀!
=================================
看来地理老师更是等级森严,竟然将地球划分为亚洲、非洲、美洲、欧洲。。。


作者:西门柳 日期:2009…03…30 09:19
虽然佛教没有把佛陀作为最高领袖,可是佛陀所描述的世界却又是如此等级分明!既然众生平等,又何来十法界之分?又何来从下向上的越来越好之说呢?就算是业报循环所控制,业轻者上业重者下,那么业之初总该是平等的吧?又是什么因素导致业就一定要变化而分出轻重呢?
===================
佛只是个开悟者,只是把自己观察到的一切如实地告诉众人。
比如一个生物老师给自己的学生讲动物的生存状态,讲人与动物的区别,你不能因此说这个生物老师等级森严吧?这个老师只是客观描述自然就存在的现象,他可背不起这个罪名。
佛从来不掌管这个世界,只是一个老师,将自己悟到的走向解脱的方法告诉自己的学生,如此而已。


作者:西门柳 日期:2009…03…30 20:29
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方?
上面这句是六祖惠能对佛教净土宗的质疑。佛教高僧之间尚能为了真理而争论,你眼中看到的只是“是非”吗?心里有是非,眼中才有是非呀!
======================
这句不是争论,这是禅宗的机锋。不要忘了,说这句话的人是惠能大师,是禅宗第六祖。
禅宗是接引上上根性之人,禅宗祖师说的那句话,不是你理解的那个意思,也不是什么争论,更非质疑。而是用这种方式破除众生的无明。
说起这个话题,我想起一则禅宗公案:有一学僧问赵州从谂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禅师回答:庭前柏树子。若按字面理解,只怕你研究一辈子柏树子也不入门径。
还有一则: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现在就有一些人看了几则禅宗公案,就大谈平常心。祖师说的平常心与你理解的平常心是一码事吗?


作者:西门柳 日期:2009…03…30 21:00
作者:beijing_browser 回复日期:2009…03…30 20:38:06
===============
还是那句话,既然是学老庄的人,多点平和、宽容、淡泊之心吧。


作者:西门柳 日期:2009…03…30 21:04
作者:杏衫妹妹 回复日期:2009…03…30 20:24:29    
作者:beijing_browser 回复日期:2009…03…30 18:17:37 
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方?
========================================================================
如果没有禅定智慧,只是一味念佛以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同一味摇船希望达到彼岸,而不去解开拴住船的绳索。
佛学追求的解脱,只有智慧才可以实现。如果不通过禅定获得智慧,一味念佛号以求往生,其实也是一种执着而已,头脑里的西方世界只不过是妄念罢了。
净土宗的修行者如果把西方极乐世界与婆娑世界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