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到他家去看看,就我们两个人去不要告诉其他的人。”
端木信笑道:
“微服私访呀?秘书也不去?”
赵一浩说:
“他在屋里守电话,也许苏省长和剑非会来电话的。我们漫不经心的走出去,只当是散步,散到陈一弘家不就得了。”
赵一浩和端木信刚走出招待所,警卫员便跟上来了,随同警卫员一起跟来的还有三江市的公安局长和两个干警。赵一浩对端木信说:
“你看,失去自由了吧?”
他只好停下来婉言谢绝公安局长的奉陪和保驾。公安局长说这是他的职责所在,经过小小的争论和讨价还价,最后达成妥协,仅赵一浩的专职警卫跟去。但后来赵一浩和端木信发现,局长是真回去了,那两个干警却遥遥地跟在后面,像是在跟踪被侦察的对象。赵一浩也不再理会,只好由他去了。
他们走了不远便到了陈一弘家,这是一幢普通的职工单元宿舍,陈一弘家住在一楼。端木信敲了门,开门的是一个中年妇女,穿一件紫色毛绒上衣,白里透红的脸蛋,个头不高却身材匀称,一副光彩照人的模样。她双袖卷到手腕腰系围巾,像是正在洗碗。端木信有些拿不准她是否就是陈一弘的妻子沈琳,上次考察时他来找陈一弘谈话她不在家。因此,他望了她一眼,不敢冒昧称呼什么,便问道:
“陈一弘同志在家吗?”
女主人微微一笑,笑得很动人,也不说陈一弘在还是不在,只说:
“呀,赵书记来啦,请屋里坐,屋里坐。”
赵一浩一行进得门去,这是一套三室一厅的屋子,客厅摆在正中,三个房间围绕着客厅。这种布局虽然紧凑但有些落后了。
赵一浩边往一张单人沙发上坐边打量了四周一眼,屋内清洁整齐,一套沙发、两张茶几,中间一张小圆桌铺上桌布放有一瓶鲜花,墙上两张字画,如此而已,简朴、舒适。
赵一浩打量的时间不长,顶多三五秒钟,女主人已经将热气腾腾的茶端上来了。她一面往茶几上放杯子一边抱歉地说:
“赵书记,很对不起,老陈刚走了五分钟,说是哪个县的县长来找他谈项目,约好了的七点半在办公室见,他急冲冲的吃罢晚饭放下碗筷就走了。要不,我马上打电话叫他回来?”
赵一浩说:
“不用了,既然县长约好的又把他叫回来不好。我们没事,散步串门子,坐坐就走。”
要找的人不在家,她不像有些女主人那样,在门缝中回答一声“不在家”了事,而是将客人请到家里坐下,沏上茶再宣布不在家的消息,其礼仪效果与那简单的一声“不在家”大不相同,说明女主人的贤慧、知礼,给赵一浩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他接过茶杯喝了一口,笑着问道:
“你是沈琳?”
沈琳依然站立在客厅当中,她那丰满匀称的身材显得更为动人。她笑笑回答道:
“是的,赵书记,我就是沈琳。”她灵机一动便又补充道:“我就是那个据说是陈一弘强占的‘民妻’沈琳!”说罢嘻嘻地笑了。
赵一浩笑道:
“你这么厉害,还会被人强占,那是胡说八道。”
沈琳不笑了,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赵书记难得到家里来一趟,如果有时间,倒想给书记汇报汇报思想,谈谈心里话哩。”
赵一浩本想告诉她,陈一弘和她的事他很清楚用不着再谈了,否则省委还会决定他作为三江市的市长候选人?但话到嘴边他又改变了主意,说出口来的是:
“我们随便闲聊,你想谈什么就说罢。你请坐呀。”
沈琳于是在赵一浩的身边坐下,口若悬河地将她和陈一弘、冯菲在大学同学在文革中一起串联,和后来到三江工作的经历,以及冯菲的死,她和陈一弘的结合等等,一五一十通通抖落出来,坦率、真诚、毫无半点保留,足足谈了一个多钟头。
在这期间,赵一浩一直没有插问,他很清楚,如果一插问岂不成了审查,至少成了调查吧?他自始至终很有兴趣地听着,像是在听一个朋友诉说家常。
端木信和跟去的警卫员自然更没插话了。
沈琳显得激动、委屈,泪水在眼眶里转。她最后说:
“赵书记,人言可畏呀!我原本的想法是惹不起躲得起,要老陈干脆向省委申请把他调到别的地方去工作吧,可是,唉!……现在省委又作了这样的安排,说实在话我心里不踏实,还不知将来如何哩!”
听到这里赵一浩觉得可以表态了,他侧过头去对着她,态度诚恳,语音温和地说:
“感谢你介绍了这么详细的情况,使我更具体地了解了你们,你同一弘同志的婚姻经历。省委对这件事早已有了明确的态度,这一点你应该是清楚的了,否则,对老陈现在的安排又作何解释呢?”
沈琳连连点头,表示理解。
端木信这时也插话了,他说:
“省委对这件事非常慎重,考察组两下三江,省委组织部长亲自出马,省委书记亲自过问,这种情况是少有的。最后作出安排老陈当市长候选人的决定,说明省委常委对这件事已经有了明确的态度,建议你们就不要老是将它挂在心上哪!”
赵一浩接过端木信的话,说:
“端木说得对,不要老是把这件事挂在心上,本来就是谣言,何必把它放在心上呢?不错,人言可畏,但首先可畏的是领导偏听偏信,被谣言左右,甚至认为这是群众舆论,这就给造谣者有了可乘之机。谣言就是谣言,什么群众舆论?只要领导保持清醒头脑,人言也就不可畏了。端木已经说了省委的态度,我就不再重复。人言可畏还可畏在被造谣者自己心理不坚强,‘身正不怕影子歪’嘛,只要自己无事,他造他的谣,我才不在乎,照吃照睡照样干工作,让那些造谣者自己感到没趣。能保持这样的心理状态,那人言又何惧之有呢?你说是不是呀,沈琳同志?”
赵一浩在说这一段话时,自然而然地将它和中组部考察组的到来以及钱老通过周剑非转达的那些谣言联系在一起,因而说得很激动很带感情。
沈琳受了感染破涕为笑,说:
“我们也是这么想的,今天当着领导的面嘛,难免激动一些。你放心,赵书记,我们会处理好的。”
赵一浩站起来,说:
“这样就好,”
他看看表又说:
“老陈大概是被缠住了,我们不等他哪,反正是顺便串串门,你忙吧,我看你的碗筷还没洗好哩,孩子呢?”
沈琳说:
“还不是放下碗筷就跑出去玩去了,不再坐一会儿,赵书记?”
赵一浩说:
“不了,你忙吧,以后有机会再来。你到省城去上我家来玩吧,我们那一口子叫田融,她也是很好客的。”
说着和沈琳握手告别。路上他们拐了个弯看夜市,回到招待所时已是晚上十点多钟。他们三人刚踏进招待所大厅,一个年轻人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向他们,自我介绍道:
“我叫张林增,赵书记。”
“张林增?”赵一浩和他握握手:“不是副市长吗?你到这里来开会?”
“不是,”张林增回答:“我是想来找赵书记反映一件事,现在时间又晚了,耽不耽误你的休息?”
年轻人显出抱歉的表情,话虽如此说,他却是希望现在就谈谈的了,否则,何必等到这么夜深人静哩。赵一浩说:
“好吧,我们上楼去谈。”
“不影响你休息吧,赵书记?”
年轻人又问了一句,这就显得有些多余了。
“不要紧,习惯了。”
赵一浩说着便带头往楼上走。他想起来了,这个张林增是三江市最年轻的副市长,好像只有三十五岁。上次周剑非回去汇报时提到过他,他当时对班子调整谈了些什么?模模糊糊记不清了,好像并没有什么倾向性很明显的态度嘛?倒是冯唐推荐市长时推荐了他。那是虚恍一枪,司马昭之心!他现在要谈什么?黑松林里又杀出一个李逵!不,看他那副英俊的模样,非李逵所能比者,是赵云、马超乃至周瑜哪,那么他要唱一出什么?长板坡、战赤壁?
他下意识地这么想着,已经来到三楼他住宿的房间,警卫员抢前一步开了门,他回头对张林增说:“进来吧,需不需要作记录?”
“我想,”年轻人犹豫了一下:“我想单独同书记谈谈。”
他回头看看跟着进来的端木信,表示出歉意。
赵一浩说:
“好吧。”
他对端木信和警卫员说:
“你们都回去休息吧。”
端木信和警卫员相继退出,张林增抢先为自己和赵一浩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