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秣行笔极快,偶有停顿,也是笔断意连。她用的是玉版宣,这种宣纸介于半生半熟之间,既能画工笔也能画写意,而她的画既有写意的意境和笔法,又有工笔的构架与细腻。她用游丝笔画人物的眉眼与发髻,又用接色法点染人物瞳眸与水色双唇,最后用枯笔涂抹虚化的背景,竟是衔接得自然流畅之极。
很快画中人物便带着一股清峭温雅之气跃然纸上。
在雕花木窗的半掩下,这男子青衫大袖,高冠博带半隐半现。他微侧头,一手提笔,另一手撑案。那提笔之手被秦秣画得格外修长清晰,骨节分明,便仿佛暖玉一般。
最后秦秣题名“九思”,然后落款怀虚居士。稍有遗憾的便是她如今没有印章,所以落不了印,这画不能完整。
赵周上前一步,仔细观看,看了好一会儿,忽然苦笑:“你这小丫头,小小年纪看着不起眼,笔力居然已经自成一派。不说意境,光说笔法,就连梓暄只怕也比你稍低一筹啊!”
乔梓暄早已面色凝重,秦秣这一画完全出乎他想象,在听得赵周言语之时,他也点头轻叹:“我不如。”
秦秣眉梢轻轻一挑,搁下笔,抬手虚引道:“这画赠与乔先生。”她却没想过要谦虚,在这画道上,她确实自成一派,就算不达宗师境界,也有了宗师的意蕴,所以她不需要谦虚。
不过秦秣自穿越过来以后,久未练习画技,也有些手生了。若不是常常练字,保持了腕力和手感,要有这样的水准,只怕还有些困难。所以见得乔梓暄画画,她也忍不住技痒,想要趁机练练。至于她这画功来历,她只要保持神秘,闭口不谈,谁还能对她穷根究底?
这也是现代文化开明的好处,若非是在这个年代,秦秣可不知要何等战战兢兢地过日子。
乔梓暄一眼望过来,正对上秦秣的眼,他那眼神辗转深幽,仿佛惊喜,又令人难以揣测。
赵周恰恰恍然道:“原来这画中人,正是梓暄!只是,为何古装?又何为九思?”
古装是秦秣在回忆当年,而“九思”,秦秣回望乔梓暄,含笑道:“乔先生可知,何为九思?”
乔梓暄点点头,又摇摇头,微微苦笑道:“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秦小姐以九思相赠,梓暄受教了。”
“那我这画,也不枉颜色。”秦秣轻轻瞥过乔梓暄,望向赵周,又是微微一笑。
门外却忽然传来喧闹之声,一道少女的声音在带着怒意大叫:“爷爷!爷爷!我刚才看见三哥了,他先是不理我,我好心叫他回来,他反而把我拌一个跟斗,跌得我这件新衣服全坏了!你要教训他,狠狠教训他!”
画室的门被大力推开,当先走进的少女仿佛一阵风般扑进赵周怀里,她抓着赵周的衣襟就是好一阵撒娇:“爷爷,三哥是坏蛋!超级大坏蛋!你要教训他!不然叫他以后再也不要回来啦!”
赵周被她腻得不行,忙不迭安抚:“好啦好啦,香儿乖,爷爷一定帮你教训老三。快站好了,这幅没骨头样儿,也不怕你梓暄哥哥和秦姐姐笑话。”
又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从外头走到了门边,他抬眼将画室里的情景全然入目,然后皱眉道:“爷爷,三弟的脾气是要收拾收拾了。”
赵周一叹:“你们这些小崽子,我还不知道你们怎么想?小三那边我会教训他的,不过东儿你也要多多谦让你弟弟。好了,谁也不许再说这事,小三今天既然不肯回来,那谁也不许再多提他!”
卷二:灿烂时节谁煮酒 二十五回:怀虚
“咦,何处人家?”赵宁香蹦跳着到了摆着乔梓暄新画的桌边,歪头去看桌上的画,“何处人家?这画漂亮,梓暄哥哥,这是你画的吧,送给我好不好?”
赵周好不无奈地大口叹气,拉过赵宁香道:“香儿别胡闹,这画是你梓暄哥哥赠给你秦秣姐姐的,怎么能再送给你。.”
“给她!”赵宁香大眼睛紧盯住秦秣,轻哼道:“怎么能给她?她算什么?梓暄哥哥,你的画不是价比金玉,轻易不肯送人的吗?怎么给她?”说话间,赵宁香又一把甩开赵周,几步跑到秦秣面前,然后昂着头,鼓着双颊,一脸挑衅地望着她。
赵周这下反倒不急了,虽然赵宁香的失礼让他觉得有点老脸难堪,不过他也想看看秦秣会怎么应付这样的小麻烦。至于赵宁香的脾气,那也不是他说几句就能改得了的。
秦秣淡淡一笑,根本不理这小丫头的茬。她轻巧地绕到放着那幅《何处人家》的桌边,看这画上墨迹颜料已经干去,便轻轻将画卷起来,然后问赵周:“周爷爷,邵城哪里有装裱字画的店?”
赵周笑了笑,秦秣这孩子看着是一副不跟人计较的样子,其实脾气也不是很好呢。她明着不理会赵宁香的挑衅,可实际上,这样的无视和提问,只会更加刺激香儿那小丫头。赵周暗暗给了评价:“爪牙尖锐、年轻气盛的小狐狸。”
“这个问题梓暄比我……”赵周话到一半,就被赵宁香的一声高叫打断。
“梓暄哥!”少女水灵灵的双目又紧紧盯住乔梓暄,那目光盈动间,仿佛就有泪水要落下,“你上次都说了,要送画给香儿的。”
乔梓暄笑意温和地回望赵宁香,柔声道:“送给香儿的画,我自然是另有准备。怎么,香儿不信我?”
赵宁香不过是个十四五岁的小女孩,哪里经得起乔梓暄这样的柔声软语,当下里小丫头就双颊泛红,喉咙里轻轻哼了声算答应,然后偏过身不敢再紧望住他。
年纪大上几岁的赵宁东走上前来,却仔细观察起画案上秦秣的画。他微偏头,疑惑道:“这是谁画的?九思是什么意思?”
“咦?画上的人好像梓暄哥哥呀!”赵宁香连忙凑过来,见着画上落款又惊呼起来,“怀虚居士?我看见三哥收藏过一幅仕女古画,好像落款也是怀虚居士呢!这明明是新画,谁画的呀,怎么能用古人的名号?”
赵周和乔梓暄一齐用疑惑的目光看向秦秣,秦秣却眉头紧皱,仿佛在苦苦思索什么。
赵宁香这一句话着实是让她大大惊讶了,莫非她当年的画作,竟有能留存至今的?不怪秦秣这样惊讶,她画道技艺虽然自成一家,但有风流纨绔的名声当前,她在当时的画坛上却并未留名。
当年秦公子走马章台,凡有落款的画作全都赠送给了青楼名妓,他自己却不曾留得一幅。在千年前那样的环境下,被青楼女子所收藏的无名画作,要流传下来该是何等不易?秦秣根本就没想过,自己那浪荡的名号还能被后世记得。
她之所以仍然落款“怀虚居士”,一是绘画之时由画入心,顺手便落了自己最熟悉的名号,一气呵成地完成了这幅画;另一个原因,也在于她完全不曾料到自己当年的画作还能遗世存留。更巧的是,这个赵宁香恰巧就见过她当年旧作,而那样一幅画,居然就在这赵家老三手中!
秦秣心底下的感情一时复杂得仿佛被暗流搅乱的潭底深水,她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该立即冲动地去找那三哥,见一见那幅与自己一同辗转了千年光阴的旧作,还是赶快理清思路,解释自己为何取用古人之名。
秦秣的这些复杂心绪,描述起来挺长,其实在她心底涌动,也不过是片刻。
片刻之间,赵宁香随口一问,然后又混不在意地继续提问:“九思是什么意思啊?不会是有人暗恋梓暄哥哥,所以就用画来表示,一相思不够,还得九相思吧?啧,脸皮真厚!”说完,她还用鄙夷的眼神斜视秦秣。显然她小性子虽是不少,但也从赵周和乔梓暄刚才的神情中看出,这落款怀虚居士的人就是秦秣。
赵周的脸色当即就黑了下来,赵宁香这么一说,比前面所有的话都要让他觉得丢脸。
老头儿一口气憋起,张嘴就怒斥:“赵宁香!我平常让你多读书你不听,现在看看你自己闹了个多大的笑话!要是天下所有的年轻人都像你这样解释九思,那我们老祖宗就是流传下来再多的文化瑰宝,也都会被你这样的败家子给糟蹋光!不懂你可以不说,什么暗恋相思,这种话是你这样的小姑娘能说的吗!你……”
“我就说怎么啦!”赵宁香小嘴一扁,眼眶就红了,“爷爷你是个老古董!思想僵硬,老不开化!这个什么秦秣,她能写,我就不能说?你就知道让我读书读书,你还关心过我别的什么没有?我都被同学笑话成书呆子了,他们都谈恋爱,就我没谈,你还要我怎么样?”
话音刚落,她也不等其他人反应,反手一抹脸,就甩头疾步跑了出去。
赵宁东恼怒地瞪了秦秣一眼,连忙跟上去,一边大声喊:“香儿等等我!”
没几下,赵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