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了房门,东海一行人所独占的院落中,几个护卫已经在活动筋骨。见到丁涛出来,纷纷主动打招呼。若论年纪,丁涛不过是个黄口孺子,论身份,他此行也只是高明光的跟班,地位与这些护卫相当。但丁涛少年老成,又是以第一名的成绩从义学毕业,据说此行之后,将直升入新组建的军事学院,日后在东海的前途无可估量。不但这些护卫因此对丁涛和颜悦色,就连高明光一路上也在刻意拉近两人的关系。

丁涛对这些护卫不敢怠慢,一一恭敬回礼。转过身,便要去高明辉房里把人唤起,这也是三年来的习惯。但他推门一看,高明辉房中却空无一人。

“丁兄弟,可是要找辉哥儿?”一个护卫在后问道。从称呼上,就可以看出丁涛和高明辉在众人眼中的差别。

“他去哪儿了?”丁涛回头问道。

“辉哥儿不到五更就已起来了,现在应在外面街市上打转。”

丁涛听了,低低骂了一句:“这小子倒聪明!”若是高明辉来唤他一起去,他肯定会反对,所以高明辉精乖,自个儿跑出去了。他皱眉问道:“辉哥儿一个人,会不会有事?”

“丁兄弟尽管放心,有兄弟跟着!”话音未落,高明辉回来了。他捧着满手的吃食,后面跟着的护卫也是提着大大小小十几个荷叶包、梅红匣儿。高明辉兴奋得大喊:“涛哥,外面花样好多,满街子全是卖吃的!”一边说,一边把各色杂嚼、菓子递给院子众人。

“大清早吵什么?”高明光的声音从正屋里传出来。他打着哈欠踏出房门,看见众人手上的吃食,也不客气,直接抓过几个,便往嘴里塞。边吃边道:“香糖果子……糖少了些;煎夹子……果然还是热的好吃;啊,这不是旋炙猪皮肉吗……从去年馋到现在……”他呱唧呱唧吃着,倒把众人看得目瞪口呆。

不一刻,高明光一人便把他弟弟买回来的早点吃得光光,他抹着嘴,看着众人盯着他,感觉有些不好意思。仰天打个哈哈,便唤来脚店里的小厮,命他从外面把众人的早餐弄来。

用完丰盛的早饭。丁涛问道:“高家哥哥,下面可是要去童太尉府?”

高明光摇头:“不,今天要逛街。顺便买些带回去的礼物!”

“……那童太尉那儿呢?”

“今天我会先使人把礼单、名帖递进去,按过去几次的经验,至少要三五天后才会轮到我们!”

“要等这么久?”高明辉惊问。

“就是要等这么久。”高明光回道:“童太尉是权臣,一人之下,亿万人之上,每天求见他的文臣武将不知有多少。太尉府邸外,骡马车轿从早到晚都有几百上千。若不是俺们与他有勾连,莫说三天,就是三十天,三百天也轮不到我们这些白身。不过……这次不知能不能见到童太尉。俺们东海对朝中的情报有些闭塞,他正月里任了陕西、河北宣抚使的消息,等快到京城才收到。这两个都是外地的职司,童贯不大可能留在京中。”他撇撇嘴,“河北、陕西两地相距几千里,真不知他怎么顾得过来!?”

留下四个护卫守护礼物,又派了两人去童府递礼单。高明光领头,带着剩下的七八个人去逛东京城。虽打着商旅的名号,但东海对汴梁城中的商事,他们插不得手,自有人与东京商人打交道。于路上,高明光等人还有探查各地民情的工作,但进了京,除了见童贯,就没别的任务了。现在除了逛街,也找不到别的事做。

出了脚店,一行人也不雇车马,直沿街西行。远远望着高达二十丈的天清寺繁塔,绕过太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从沿街的一家家店铺里逛过。走了两三个时辰,逛了半日,买的东西也不少,众人也都饿了。

高明光摸摸肚子,向左一看,一座彩扎的门楼当面,正是有名的高阳正店。店中亭台楼阁,百十间分厅,比之普通酒店,气象大是不同。在一个小二引导下,众人在一间分厅坐定。

点过菜,不移时,冷盘、热菜、汤水,茶酒便一连串端了上来。所有注碗、盘盏、果菜碟、水菜碗,皆是纯银打制,上刻着梅兰竹菊,蔷薇山茶,富贵如意,精致得难以想象。

“好多银子!”高明辉乍舌,“这是最高档的罢?”

高明光摇头:“不是!只要客人进门,不管点的贵贱与否,都是这么一套银具。这还是普通的。楼上正厅,更为奢华,放去宫中使用,也不稍差。……七十二家正店,家家如此。”

高明辉惊得合不拢嘴,“真是富贵啊!”

丁涛冷笑:“江南诸路,路有饿殍,想不到这京中却如此奢侈!”

高明光叹道:“天下财货尽入京中,以天下亿万生民养起的这百万人口,当然可以奢侈点。税赋下发给百官、诸军,而这些官吏、军士又把俸禄使在城里,人人沾光,当然富庶。而地方上,不论常平仓、还是义仓,却都枯竭了。”

“高家哥哥说的正是!”丁涛连连点头。这道理,义学里、东海上宣传了不是多少。三年来的宣传,说的又是事实,再加上有不断投奔东海的流民作证,东海上下对于不顾民生疾苦,大谈‘丰亨豫大’的皇帝、宰相,早已是鄙视万分。有了对比,对东海则更为忠心。

午后,众人在街角雇了车马,去大相国寺一游。这大相国寺,虽名一寺,其实分为八个分院,各个分院自有住持。两禅院、六律院。占地极广,横跨几条街,一边就有几里地。只是众人来得迟了,昨日望日瓦市刚过,没能见识到万姓交易的场面。

相国寺中,三百尺的排云宝阁当真是高耸入云,吴道子的壁画,杨惠文的塑像,让人目眩神迷。而进士题名勒石,一排排刻着进士名号的石碑,从太祖时一直排列到现在。

众人施舍随喜,敬了香,拜过弥勒佛像,便缓步而出。刚出相国寺楼门,高明辉一把拉出丁涛,指着远处:“涛哥,那和尚是不是前日在酂阳酒店里遇到的那个?”

丁涛看去,只看到一个和尚身影一闪就进了院门内,没有看清,只是背影是有些相似,便道:“也许在相国寺挂单也说不定。不过他受大当家看重,日后遇见他得尊敬些!”

离开相国寺后,天色已晚,众人随便找了家小店胡乱用了晚饭,又逛了阵夜市,直到两更天,方回到住所。这时一人疾步迎了上来,他身穿锦袍,腰缠金带,脸上满是不耐烦的焦躁,厉声道:“太尉有命,着高明光今夜去府上一叙。”

‘这么快?!’高明光心中一惊,‘难道是有什么变故?’

注1:正店,脚店:宋时,汴京城中七十二家大酒楼,号为正店,其余小酒店不可计数,称为脚店。不过也有说法是,有资格自酿酒的是正店,脚店则必须从官中酒坊买酒。大部分正店不兼营客栈生意,但脚店一般都可以住宿。

注2:虹桥:汴京东水门外七里有虹桥。单孔无柱,横跨汴河之上,宛若飞虹。

第五章 东京(下)

车轮滚滚,马蹄声声。

高明光和几个护卫骑着马簇拥在太尉府派来的虞侯身边,一辆太平车满载着东海来的礼物紧随其后,一行车马在东京城中的小巷中狂奔疾行。虽然已近三更,但城内的大街上依然行人如织,京城人的夜生活不到四更不会结束,而州桥、潘楼街等处的夜市、鬼市子常常要开到五更天明,为了不被其所阻,一行人不得不绕道偏僻的小巷前往童府。虽然不知童贯这时是否已经歇下,但既然他派人来请,无论如何,今天都得走一趟。

十几头骡子拉着太平大车行在石板路上,车后牵着两匹健骡,两只四尺高的车轮碾在路面上,不停的咣咣作响。坐在前头、手持缰绳的车夫也不住回头看视,心疼的要命,这是他吃饭的家伙,要是损了点,修理起来又要被敲竹杠了。前面领路的尽挑小巷走,这些路都铺着石板,车行其上,车轮、车轴都易损伤,哪像大街上的车马道,都是夯筑的黄土(注1),跑在上面又稳又快。车夫暗骂着,也后悔着,早知就不接这笔生意了。

丁涛、高明辉坐在太平车上,肠胃被颠得直翻腾,晚上吃得那点东西都快要吐出来。就算两人晃得七荤八素,但仍要紧紧扶着一堆礼品盒子,他们走得太急,连绳子都忘了捆,只能靠人力固定。

一把抓住一盒快要散脱的礼物,高明辉骂骂咧咧:“还是京城呢!这破车,比家里的四轮车差太多了!两匹马拉得都比这车走得快、走得稳!”

丁涛顶了他一下,示意他闭嘴。四轮马车是东海独有,并没有在内陆流传。丁涛这两年识字后,提前读了些东海军内编纂的兵书,明白四轮马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