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聪看看脚下,这六百料的破船还是他从老寨突围时带出来的,甲板上的木色斑驳,明显是修补了多次,也不屑的吐了一口浓痰,说道:“等换了船,把这艘破船劈了当柴烧!不过,”他回头而望,“把我们自家船换了就是,那些疍民,管他们去死!”

所谓疍民,是东南沿海,以船为家的水上居民的统称,从福建到两广,江海之上有数十万之多。他们不比海寇,海寇们虽常年在海上行船,但家还是安在陆地上,而疍民的家就是一艘如蛋壳一样飘在海上的船只,除此别无他物。这些疍民,被汉人歧视,也无法与外界通婚,都是穷困潦倒。福建海寇只花了点小钱,随便许了几个空头愿,便把他们收买来作为助力。这次北上湄屿的水军中,倒有一半是疍民。

“收了俺的钱,就得给俺卖命。等攻打湄屿寨时,把疍民先派上去,俺们也可以少死些兄弟!”朱聪狞笑道。

“大哥说的极是!”朱明陪着笑了几声。突然他收了笑,想到了什么,有些忧心地问道:“大哥,当初跟赵武定的约定,是一起出兵,以衢山为主。现在俺们抢先打下湄屿,赵二郎会不会翻脸?”福建海寇和赵家相约攻打郑家,的确是为了报仇,但泉州港外的湄屿岛,是棵摇钱树,就算富如衢山,也不会放过这块肥肉。现在他们虎口夺食,抢在衢山军前攻打湄屿,要是赵瑜因此翻脸,他们不一定能抵挡得住。

“怕个毬!”朱聪又歪嘴吐了一口口水,恨铁不成钢地训道,“赵二敢说什么吗?!把郑九的脑袋送去衢山,他心中再不痛快,也捏着鼻子千恩万谢。俺们帮他报了爹娘大哥的仇,要是赵瑜再来同我们抢湄屿,他还有脸在东海上混吗?别说抢湄屿,就是赵二少给点谢礼,传扬出去,他都没脸见人!

……衢山有钱,当初赵武来的时候,三千多足贯的大钱,丢给俺们就像丢块石头一样,眼睛都不带眨的!郑九的脑袋,拿去衢山,还不能卖上一万贯?!换个三五条衢山船都能还有找头!”

朱明被训了一通,不但不怨,反而开心得很。三五条衢山船呐!装起货来,比他们这一百多条船加起来都多!有了岛,再有了船,几年后,他们朱家定能尽复元气,说不定还能跟衢山别别苗头。一想起赵武南来时,在他们面前一掷千金的豪气,朱明说不清是憧憬还是羡慕,也许兼而有之。‘什么时候,俺也能拿钱砸人啊!’

朱明幻想了一阵,却又有了些疑问,“大哥,万一郑庆把衢山打下来,那该如何是好?到时就算攻下湄屿,等郑庆回兵,俺们虽然有两千人,但要跟郑家主力硬拼……”

“你小子想得也太多了!就凭郑家的那点杂兵,也就能欺负些番商。跟赵家比,他们哪配!”朱聪骂了两句,抬手拍拍身上穿的缀铁皮甲,“你看看这铁甲,郑家有几件?那赵武船上,可是人人都有啊!十几套甲胄,随随便便就送人,郑家能做到吗?衢山上兵多将广,钱粮俱足。军器甲胄你都是见识过的。就凭郑庆带的那几百个鸟人,上了衢山,怕是几个时辰就被灭了!……就算万一他撞了大运,占了衢山,但凭赵家的军力,他八百兵还能有多少活下来?”

朱明结舌,朱聪拍拍小弟的肩膀,“你就是想得太多。早点去睡,养足精神,等明天开战,也多杀几个!”

朱明躬身应诺。他直起腰,抬眼向北。

北辰闪耀,湄屿即至。

与此同时,在两百里多外的北方。

赵武举着新制的量星仪,对准了北极星,“二十五度四十分!”他报着从量角器上读出的数字。

“二十五度四十分?”借着灯火,赵瑜低头看海图,“已到海坛山了!”他抬头看风色,“明天日落前应该就能到湄屿了!”

注1:牵星板,是我国古代用来计算纬度的工具,一套十余块乌木板,由小到大,以指为基本单位递增,一指合今日1度36分。又有一块两寸长的小象牙板,上有刻度,把一指细分为四角,一角合24分。也就是说,牵星板能把纬度的测量精确到半度。

注2:朱聪、朱明:这两人与郑九、郑庆、郑广一样,都是南宋初年有名的海盗,纵横两广福建。

第三十七章 湄屿(上)

政和三年六月初七,丙辰。

“救苦救难、显德显灵、通贤灵女在上,弟子兴化军都巡检使、右武郎郑某,至诚恭敬,礼敬称念。求灵女佑吾家人平安无灾,万事顺达……”

香烟袅袅,郑九长跪于地,默颂祷词。低眉顺眼,花白的胡须微微抖动,神色恭敬至极。他面前的神像,丰颐慈目、品貌端严,凤冠霞帔、裙裾宛然,乃是莆田海民所虔心供奉的通贤灵女。

这通贤灵女,本名林默娘,正是数百年后的被中国沿海乃至南洋各地亿万华人所顶礼膜拜的圣母天后,海神‘妈祖’。南宋时的‘灵惠昭应夫人’,元明时的‘护国明著天妃’,直至清康熙年间被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乃是船工、渔民、海商的守护神。不过在此时,还只是福建路上一个未被官方承认的地方神明,仅仅是莆田海民口中传颂的通贤灵女。只有等到数年之后,才会被第一次册封。

不过莆田湄屿,却是林默娘的升天显圣之地。据说其父也曾担任过湄屿巡检一职。湄屿岛北端的通贤灵女庙,早在百年前就已建立。庙中常年香火不断,信众络绎不绝。郑九自当上都巡检后,视湄屿为自家宅院,来的香客少了,这通贤灵女庙也就成了郑九为家人为前程祈福的家庙。这几日他心绪不宁,便按惯例来庙里拜上一拜,定一定心。

郑九念完祷词,三叩及地,伏在地上静静趴了一会儿,方才慢慢起身。见他站得吃力,侍立在旁的一名女冠上前两步,轻轻把他扶起。

郑九侧头看那女冠,头戴玄色纱冠,身穿青布道袍,双手扶着他的胳膊,两眼低垂,神色木然,不过十八九岁的样子,却有着五六十岁老年人的暮气。他苦笑了一下,似是无奈,问道:“大姐儿,今日可见是清瘦了不少,是不是庙里的饮食起居有些不便?”言语间透着浓浓的关切。

女冠臻首低垂,低声道:“有劳爹爹挂问,女儿吃得睡得却都甚好。”说完,就紧紧闭口,不多说一句。

“啊……是吗?”郑九不知该说什么,也搭不上话,只得干咳两声,往殿外一张望,“时候不早了,爹爹我也该回去了。”说着,就往外走。只走了两步,却又回头:“大姐儿你若有什么想吃的、用的,尽管让人来说,别苦着自己。”

“女儿知道了!”女冠轻声道。

郑九点点头,叹了口气,弓着背,颤颤巍巍的向外走。刚出殿门,身后传来一声唤:“爹爹!”

听得人唤,郑九大喜回头,眉开眼笑,“什么事?大姐儿你说。”

女冠欲言又止,略略踌躇,还是出言相询:“敢问爹爹,不知庆叔、大哥近日去了何处?”

郑九一愣,转而便有些恙怒,语气森冷:“你是从何处听来的?”

女冠惊道:“难道庆叔、大哥真的去了昌国?!”

郑九脸色彻底冷了下来:“这事与你何干?!”

女冠闻言,原本因惊急而变得生动的表情又麻木了下去,语气平淡得听不出高低起伏,“爹爹说得是,确与女儿无关。”

郑九方才话一出口,便开始后悔,正要出言补救,一人却连滚带爬的冲了进来,惶惶大叫:“大当家!大当家!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

“闹什么!”郑九满腔怒气却转到了这倒霉鬼身上,两道重眉挑起,牛眼大睁,厉声训斥:“慌慌张张,像什么样子!火烧房子了吗?!”

那人被训得一呆,很快警醒过来。他单膝跪倒,抱拳上报:“启禀都巡,海上有敌来袭!”

烈日当空,福建海盗的百十艘北上海船已把湄屿海港封堵得严严实实。港口中鸡飞狗跳,号角声连绵不绝,港内的郑家兵士都退守到港口后部的宅院。而停泊在码头边的几艘巡海船,则起碇升帆,意图去陆上求援。

但郑家巡海船刚刚出港,便被几十艘小船团团围住,虽然借着船大体坚,强行撞翻许多,但带火的和不带火的箭矢却嗖嗖的从四面八方射了上来,转眼间,郑家的几艘海船便被成了熊熊燃烧的火炬,只听得船上一片惨叫,桐油点燃后的浓烟在海上弥散,刺鼻的烟气熏得海盗们不禁要稍稍避退。

郑家水兵躲着火焰,从船上跳下,却被守在下面的小船逮个正着。一支支竹枪刺入水中,郑家水兵虽左躲右闪,却也逃不过连续不断的刺击,一团团鲜红从水底冒了上来,水中的士兵挨个沉了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