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没有改变。

不过更为重要的情报,很快转移了赵瑜的注意力。他全然没能想到,完颜宗翰会将赵构放回来。看来赵桓在河北的表现,并不能让宗翰满意。但赵构就能成功制衡他赵瑜、给他添乱吗?

赵构比起赵桓来,能力上也许要超过不少,当然,这也是赵桓本身水平太差的缘故。而赵构再强也改变不了败亡的命运,天下大势已定。换做是李世民来了也没用。

而赵桓能给赵瑜添乱,不是因为他的能力,而是因为他的身份,是承继道君皇帝皇位的大宋天子,有着符合礼法、能让天下人认同的法统传承。以他的身份,即便从金营回来后,还是能够招徕一批忠心的官吏军民。

但赵构有什么?论法统,无论赵佶、赵桓都没有留下让他继位的诏书,而赵瑜是自承天命,以太祖之后的身份坐上皇位。论实力,赵瑜还有着能扫平天下、灭尽鞑虏的一支强军,而赵构如今就只有一部分西军将领支持。

若像另一段历史中那般,没有任何一个竞争者,赵构的确能坐稳皇位。但如今有赵瑜在,他这个皇帝却又能做上多久?

女真人毕竟是女真人,思维观念还停留在部落合议制的阶段上,根本不了解帝系传承的合法性,对于皇帝有多重要。他们只会看到赵构的才智能力比赵桓强上些许,根本都不去考虑正统性的问题。

‘还是赵桓去关西,会给我添得麻烦多点!’

不过,如今靖康皇帝的人呢?

种师道病故。余部返乡。而相州陷落,韩肖胄顺理成章的投降,改任河北安抚使,配合着新近南下、代替邓广达驻守相州的骁骑二营,四处剿灭河北各地流寇。

赵桓的两名重臣的踪迹清晰可寻。但赵桓和李纲那对君臣到底哪里去了?

“赵桓呢?”赵瑜问着。

朱聪摇着头:“微臣不知。不过构逆在登极伪诏中指称陛下篡国谋君,囚禁上皇,发誓要报仇雪恨。”

“不干朕的事也能栽在朕的头上!”赵瑜冷哼一声,谋君一词可以指赵佶,也可以指赵桓。但赵构的大诏在后面还有囚禁上皇一句,那前面的这一句很明显的就是在说赵瑜杀了靖康皇帝了。

但最后见到赵桓一行的,是邓广达派出去联络赵琦出兵拦截逃亡废帝的一支骑队,他们在黄河北岸追上了刚刚登船的赵桓和李纲。可是等他们过了河后,就再也没有找到靖康皇帝一行的踪迹。

所以赵瑜很奇怪:“郭立不是回报说追到黄河南岸后就不见人了吗?赵构是从哪里听说废帝死在朕的手上?”

“具体消息,微臣也不知晓。”朱聪低声解释:“职方司在关西的情报点太少,收集不到足够多的情报。”

“那就再去细查。”此事赵瑜也知,职方司的人手也是有限的,只能先将主要精力放在江南和北方沿海,还有东京开封。至于关西,只能先放一放。

朱聪低头应了,此事不必赵瑜说,他也会去做。等他抬起头,却又道:“其实微臣还有个猜测。”

“什么?”

“废帝会不会是被姚家父子暗害了。赵构篡逆是在四月十一。从时间算,废帝初一从相州逃离,日夜兼程,七八天后也差不多到陕州了。而陕州,可是姚古所部的驻地。初八初九动手,等一两天后,构逆便顺理成章的登基了。”

“姚家两父子应该没那个胆子。”赵瑜说得很肯定。就算另一个时空中几年后的苗刘兵变,也仅仅是逼着赵构做太上皇。而不是直接杀了以绝后患。经过一百多年的打压,此时的武将不比五代,哪有胆子杀皇帝?

何况这么做能瞒着赵构吗?能杀天子的武将,赵构敢用吗?可一就可再,能杀一个皇帝就能杀第二个。姚家父子就不怕赵构会这么想?!就算赵构强逼着他们,姚家父子都不会干的。

姚家将没那么蠢!只要兵权不失,他家就能屹立不倒,但若是在皇权争夺中插手太深,却会是死无葬身之地。

“不过假的也可以变真的。”朱聪笑得有些阴险,“要论声音,陛下这里可比构逆要响亮得多。”

“这种谣言没必要传!已经不是旧时了!”赵瑜摇着头,过去散布谣言是为了动摇道君皇帝的根基,如今再依旧法施为,却是毫无必要了。

“等废帝死讯一旦确定,朕认下来便是。朕讨伐不臣,顺天应人,也不惧外人说。”这点小罪名,赵瑜完全不介意,唯独可惜了一个李纲,“届时,让天下元元一应皆知,赵构便就是下一个。及早归降还能不失一安乐公,若是顽抗到底。日后就是六尺白绫、半两牵机给他预备着。”

“微臣明白!”

朱聪退了下去,他口中说是明白,但赵瑜清楚他心里还是不明白的——为何有手段而不用?

赵瑜心中自有方略,只是他无意解释罢了。

好东西要备而不用,要用就需用在刀刃上。若是散布谣言控制人心的手段日后形成了习惯,日积月累,朝廷在天下人心目中的信誉定然会越来越低——不可能有人能一直说谎而始终不被戳穿的——赵瑜岂是这样没有远见的蠢人?

正如他所言,已经不是旧时了,按照后世的说法,既然已经从在野党变成了执政党,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要适应这个变化。

※※※

当陈正汇进来的时候。他所听到赵瑜和南山则正在说的话题,同样是为了适应变化的举动。

“让《大宋新闻》给老种做个纪念专题?”

“正是!”南山则点头称是。

他如今已是皇宋新闻社的社长,同时身兼《东海新闻》易名后的《皇宋新闻》的主编。《东海新闻》旧时各个板块也被分割,政务和军国大事的新闻归于《皇宋新闻》,而各地商情、趣闻轶事、诗词歌赋还有小说连载,则归入了分割出来、同属皇宋新闻社下辖的《皇宋商报》。东海已是陈迹,如今则是皇宋新朝的开始。

身任要职,睥睨天下,南山则意气风发,在陈正汇面前侃侃而谈,“老种天下名将,久镇关西,虽因故不得追赠,但还是要让天下人都他一生的功绩。种师道几十年来守土有功,又是忠直之辈,自当受此殊荣!示天下以公,示天下以正,陛下能有此举,正是皇宋真命天子方有的气度。”

三纲五常,君君臣臣。无论何时,忠诚的臣子永远都会受到赞美,而屈膝归降的叛臣就算立下再大的功劳,日后照样要被归入贰臣传中。

南山则说得义正辞严,倒是陈正汇表情有些尴尬,早年他也是道君上皇的臣子,虽为道君所弃,但与没有拿过一文旧朝俸禄的南山则还是有些不同。

陈正汇脸色的变化,其中缘由赵瑜看得出来,便笑道:“纪念老种,主要还是为了示好关西百姓,他在关西人望甚高,多夸一夸也没坏处。”

当然,他作为大宋天子,大加褒扬保卫大宋子民有功的臣子,当然是理所应当,而不应该因为效忠的是另一个皇帝而有所区别,正如南山则所说。天子就得有天子的气度。

“陛下说的是!”陈正汇听出赵瑜话中维护之意,心中暗自感激。他看看南山则,手上正好有一件事与他有关,“既然南主编在此,臣正好有一关系新闻报纸之事要启奏陛下。”

赵瑜点点头,示意陈正汇说下去。

“檄文之利,胜于刀剑。报纸铁笔在手,如有枪炮在握。如今福建路各地军州中,已有多家报纸刊行于世,虽声名不广,每期仅有百十份。但若是让心怀不轨者利用,其流毒之广却更甚于揭帖。

此事须得未雨绸缪,臣请陛下及早设立新闻监察司,监控所有的印刷坊和公开的报社,审核各家报刊上的文章。对于散布谣言,惑乱人心者,或囚或流,必要时甚至可以置之于法。无论如何,天下清议必须控制在朝廷手中。”

赵瑜闻言,先看了看脸色一下难看起来的南山则,不禁心中苦笑,才坐上皇位没多久,下面的臣子就开始争权了。不过,赵瑜也不奇怪,不趁皇朝初立就将各家的地盘界限划定下来,日后扯皮的事可就说不清了。陈正汇也是老于此道,当初东海称王时,他的这位陈先生和赵文两人,可没少为军政之权在他面前打官司。

用眼神阻止了南山则的反驳,赵瑜又问:“先生可有什么章程?”

“无有规矩,不成方圆。该管的事,当然要管起来。以臣愚见,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法令不可不宽;为防妖言惑众,煽动民乱,执法则不可不严。”

陈正汇说得堂堂正正,却尽是空话,唯其道理不差,南山则竟无从驳起。

不过赵瑜却有的是办法来调解:“先生的顾虑确有道理。南卿,你与敇令编修所联系一下,两家合作,及早将新闻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