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就在这几天,赵瑜这边也展开了行动。道君皇帝南下,大半皇子帝姬都跟着逃了出来,不过由于跟不上赵佶逃窜的速度,有许多都流寓在运河沿岸的州县之中。为了防止日后这些皇子们添乱,就在捕获赵佶的当天夜里,一千五百名东海水军士兵就带着太上皇的亲笔书信沿着运河北上,将皇子、帝姬还有嫔妃们一个个请到了江南。

为了防止江北警觉,皇子们不敢渡江,东海军刻意封锁了京口一带的江上航道。虽然扬子江在扬州镇江段最宽不过十余里,来往船只以千百计,但以东海水军的实力,封锁镇江府内七八天消息不外传,还不算是件难题。直到现在,对岸扬州城中,还以为东海勤王军只有区区八百人,二十条有着奇特轮桨的小海鹘船而已。

在历史上,这些流寓汴渠两岸的皇子帝姬们,在金人北返后,便纷纷北归东京去了,并没有继续南下。但现在随着东京城破的消息沿着汴河扩散,这些天家贵胄狼奔豕突,拼命向南方逃来。

在这之前,东海君臣已经做好了跑掉几条漏网之鱼的准备,但最后,所有跟随道君皇帝南下的皇子帝姬都不待东海军北上支队动手,便自行抵达了扬州。除了留在东京城中的五六人,赵佶其余的二十多个儿子,现在都在东海的控制下。而这未雨绸缪的举动,出乎东海君臣意料,立刻就派上了用场。

“大宋不可一日无主,瀛侯为金虏所立,不过一伪帝,非天下真主。还请大王出面迎立新天子,过渡一下,日后也好内禅。”就在昨日,朱聪在赵瑜面前侃侃而谈。当宋人还以为赵瑜尚留在台湾或是衢山的时候,赵瑜早在数日前就秘密来到了镇江,入住京口镇内的一座宅院中。

“可是要让孤那族叔复辟?”赵瑜半开玩笑地问着。

“万万不可!”朱聪急忙分辩,“上皇毕竟为君二十余载,虽然祸乱天下,但人心根深蒂固。现在让他复辟,再让他下来就难了。还是另立新君为上!”

赵瑜点着头,朱聪之言正合他意,日后禅让自然是麻烦越少越好,“孤那族叔最小的儿子是谁?”为了控制起来方便,也为了不让新帝有收拢人心的能力,人选的年龄也是越小越好。

“去年才生的皇三十二子,名相,刚刚得封韩国公。”

“这么小?”赵瑜有些犹豫,幼儿易夭折,若是刚登基就驾崩就不好了,但想想也算合适,反正赵佶的儿子多,死了再换就是了,“也罢,东汉也有刚满百日的幼帝,一岁也一样能当天子。”

“呃……”

“怎么?”

“韩国公今次没有南下,而是留在东京城中。”朱聪说道。

“那随行南下的皇子中,年纪最小的是谁?”

“英国公皇二十八子橞,生于宣和二年,今年刚刚七岁。生母是故明节皇后刘氏。小刘皇后育有三子一女,其中英国公年纪最小,明日他们兄弟几个正好就要过江。”明节皇后就是政和末、宣和初的那几年最为受宠的小刘贵妃,自从政和五年到宣和二年五年间连续生了三子一女后便病逝,后被追封为皇后。“明节皇后之父不过是个酒保出身,而她入宫前也仅是哲宗昭怀皇后的使女,不用担心外戚势力来干扰,是个上佳的人选。”

“就他罢!”赵瑜拍板,“你下去让人准备,等北面皇帝退位的消息一传来,就让他即位!”

三两句话的功夫,大宋下一任皇帝的人选就这么定了下来。而朱聪今天来京口港,不是为了给陆贾送行,而是为了迎接新帝。

远观载有英国公赵橞兄弟姊妹四人的车船降低了速度,缓缓向栈桥驶来,陆贾叹着:“若不是嫌时间太仓促了,没能把江南一下控制住的把握,根本就没有必要立个小皇帝来过渡。”

朱聪笑道:“何必着急,最多等到明年,大王还是会登基的。我们这从龙元勋的名分也跑不掉。”

陆贾遗憾的摇摇头,以他对赵瑜的了解。如果东海的三十万大军现在已顺利就位,赵瑜会直截了当选个良辰吉日登基,才不会管东京城里这时有没有主人。只可惜,如今带着东海王亲笔签押的总动员令回台湾的信使,现在应该才刚刚把手令交到赵文和陈正汇手中。

就算赵、陈二人接令后,将驻留在台湾的军队立刻派出。但能即刻赶来支援的野战部队,不过十六个营,七万余人。剩下的营头都还只是个架子,军官士官齐备,但士兵尚未就位。以陆贾对东海组织能力的了解,以及总动员令下达后的一号预备方案,三十万大军整编完毕,全数离岛登陆,最快也要半年。

现下赵瑜能直接使用的兵力不过两万余人,虽然战力惊人,但人数实在太过薄弱,分散开来掌握几个州县就会捉襟见肘,根本无法控制江南。若赵瑜此时贸然称帝,江南荆淮肯定会有无数野心家冒起,就算半年后东海能将这些反贼扑灭,但大宋这片的富庶之地必然会满目疮痍,这对在江南有着太多利益纠葛的东海国来说损失太大。

陆贾再叹道:“瀛侯也是,早点离京不好?妻儿都接出来了,自家却偏偏硬留在东京城里。现在让金虏挟持着,还要被立作伪帝,给我们添多少麻烦!”

朱聪摇头:“大王倒不在意瀛侯的事,反倒是京畿房的事让大王头疼。”

朱聪所说,陆贾也知道。当听说金人要里赵琦为新君时,赵瑜可是大笑连连,连赞完颜宗望、完颜宗翰有创意。相对于前几天,听说高明光丢下手中事务,陪着赵琦入了金营时,拔刀将桌案砍成两段的愤怒,可说是有天壤之别。

只是朱聪这么说赵瑜,可是有些诛心了,不过当年辽南一役后,两人在旅顺合作一阵子,关系不错,说起话来也很少有顾忌。在陆贾面前说这些话,朱聪倒也不在意会传出去。

陆贾出言为赵瑜辩解:“不过那是大王知道瀛侯保住了性命才笑得出来,当日,高明光无能,让瀛侯陷进金营,大王不是砍了桌子吗?!”

朱聪笑了笑。同样一件事,有不同的解释,陆贾这么说也不一定是错。“只是瀛侯一旦做了伪帝,日后恐怕就没了好下场——大王免不了要担心身后之事。”

“就算大王有什么不测,还有世子在,文枢相和武督帅也都在,轮不到瀛侯出头。”

朱聪呵呵笑了两声:“说的也是。文枢相,武督帅两兄弟可是自幼与大王交好,情如手足,自不会让瀛侯有什么心思。”

陆贾脸色微变,朱聪说得太过了。赵文、赵武是亲兄弟,他们两兄弟控制军中内外,对赵瑜的忠心并不需要怀疑。但若是赵瑜一去,指望他们会忠心于世子伯安那就有些难了。

而且赵文、赵武是宗室,陈五虽是赵瑜嫡母的小厮出身,但前几年也与赵瑜母舅家联了宗,可算是外戚。打天下时,这样出身的将领都是可以倚之为臂助的亲信大将,但一旦得天下后,对于天子来说,这些人都是需要除之而后快的。

陆贾也算是熟读史书,朱聪的言下之意他不会不明白,而朱聪在他面前说这话的目的也心知肚明。但他是衢山的元从党出身,若是没了赵文、赵武、陈五三人,领头的自然是他,而朱聪是福佬,在军中根基太薄弱,跟他联手只会是自找麻烦。

陆贾低头考虑着要怎么合乎情理的拒绝朱聪,一声船只入泊的号角声将他从苦思中解救出来,“到了?!”陆贾如释重负,偏过头,对朱聪笑道。

“……没有。”陆贾转移话题没有出乎朱聪预料,但能在他心里打下一颗钉子已经达到了预先的目的。

陆贾讶异的回望江中,却见另外一艘从江心驶来的车船后来居上,风驰电掣一般,抢在未来天子的座驾之前,冲向预订的泊位。眼看着那艘车船就要撞上栈桥,只见船身两侧的六对轮桨突然间齐齐倒转,暴起的水花飚起数丈高,溅得栈桥上的装卸工们浑身湿透,但船身却在下一刻稳稳的停在泊位中。被抢了泊位的英国公座驾上传来一阵阵骂声,被浇得一身水的装卸工们也是怒瞪着船上,而车船上的水手们却毫不在意的嬉笑着。

那艘冒失的车船,船头锚眼下的弦号打头的是个‘乙’字,是为陆贾麾下东海第二舰队的标志。朱聪横了陆贾一眼,半开玩笑的说道:“不愧是第二舰队,操船技术还是那么高啊……”

“那群小子!”陆贾的声音分辨不清是在骂还是在夸。载着英国公一行的船只属于第一舰队,自己麾下的部队能让第一舰队吃个闷亏,陆贾的心里自然欢喜。而朱聪不再提方才的话题,更是让他松了一口气当日丁涛、黄洋领队劫持了道君皇帝一行,而同时渡江的三千胜捷军则被直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