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越靠越近,赵瑜的脸颊清楚地体会到少女愈加急促的呼吸,抚上少女后背的手也能感受到一阵阵微微的颤抖。这时,一个突兀的声音打破了两人间的甜蜜。

“二哥?!”

女孩儿一惊,慌忙一把把赵瑜推开,跳得远远的。赵瑜懊丧地回头,恶狠狠地道:“什么事!?”

“二哥!真的是你!?”一个十岁出头的小鬼跑了过来,惊喜叫道。他黑肤圆脸,横着长的矮个子,典型的赵家人——赵瑜三弟赵琦。

赵琦跑到近前,却一眼看见刚才被遮住的蔡婧,奇道:“婧姐,怎么你也在这里?”

女孩红着脸,不敢抬头。

赵琦摸摸脑袋,恍然大悟,嘿嘿会心坏笑:“二哥,婧姐,俺是不是来得不巧?”

赵瑜悻悻然:“巧得很!”

蔡婧羞得一跺脚,便要逃走。赵瑜连忙叫住:“婧妹,等等!”

少女依言停步,却不回头。赵瑜笑着绕到前面,从怀中又掏出一个小包裹,包裹方方正正,打开一看,却是几本书。他把书递给女孩儿,道:“这几本都是婧妹你常念着的秦太虚的《淮海闲居集》,只是缺了几卷,怎么也找寻不齐。不过这些都是麻沙南斋虞千里(注1)的家刻本,装帧、字刻皆为上品,可比你常看的那些要好上许多。”

闽中麻沙的宋版善本,数百年后号称‘一页宋版,一两黄金’,若有一本,换上一间大宅也是轻而易举,正应了‘书中自有黄金屋’这诗句。就算是现下的大观年间,麻沙版的书籍仍因其印刷精美,校对准确,被天下藏书家收集珍藏。蔡婧爱读诗词,赵瑜这礼物对她来说,可比金银首饰好上千百倍。

她紧紧抱着几本书册,喜笑颜开,却连道谢也忘了。赵琦看得眼热,拉着赵瑜的袖子,连声问道:“二哥,那俺呢,俺的礼物呢?”

赵瑜屈指在弟弟脑门上用力敲了一记,“没有你的!”

赵琦揉着痛处,嘟着嘴,不高兴道:“为什么婧……二嫂有,俺却没有?”

赵琦改了称呼,赵瑜听得一笑。“你小子,倒精乖的很。”他摸着赵琦脑袋,郑重道:“这过了年,你已经十二岁了,却也到了帮家里做事的年纪。不论大哥还是我,都是这时候出来的。不能再像小孩子那样撒泼哭闹了。”

赵琦一听,就忘了礼物,忙道:“二哥,要俺做什么?!俺什么都能做!”

赵瑜笑道:“我跟爹爹商量过了。这次我回衢山,是为了在岛上营建船场。这事关系着寨中命脉,轻忽不得。我大概要在岛上待上半年,你就跟着我好了。学学怎么办事,学学怎么做人。”

赵琦低头受教:“俺知道了。会听二哥话,好好学着的。”

赵瑜微微颔首,又道:“我回来时,带着三百多明州船匠,等会儿你跟我去见上一见。要记住,家里的船场都要靠着他们,万万不能失礼。”

赵琦用力点头:“俺知道。”

赵瑜一笑,拍拍弟弟的脖子,轻轻一推:“好了,你先去跟娘娘说一下,到晚上,就和我去陪客人。”

赵琦大声应着,小跑着走了。

目送弟弟远去,赵瑜回头,却见蔡婧仍留在原地,只顾翻书,口里念念有词。赵瑜唤了两声,却不见反应。他脸上浮起恶作剧的笑容,嘬起口,往娇俏的小耳朵里轻轻一吹,只听得“啊”的一声,女孩儿惊得跳起,手中的书差点撒了一地。她连忙把书抱紧,一跺脚,即羞还嗔:“瑜哥哥,你做甚么!?”

赵瑜呵呵笑了两声,说了声抱歉。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递给蔡婧,“这是二叔托我带来的,你且收好。此外……”他看看女孩,“这几个月我都会在岛上,不过,事情千头万绪,都要我顾着。能回寨的时候却不多,不能时常相见了。”

蔡婧眼皮微垂,看起来有些失落,但很快就打起精神。整整衣服,福了一福,正色道:“男人做事却是正理,岂能顾念家中。瑜哥哥你且做正事,不必记挂小妹。”

赵瑜微微一笑,轻轻搂住女孩儿,不再多言。

注1:宋时,福建建阳的印刷业天下闻名,其中麻沙镇更是村村以印书为业。麻沙书坊的刻本通行当时东亚各国。但刻印最为精美的,却是私家刻印的家刻本,其质量远过于书坊所售。

第二十一章 战船(上)

大观三年二月初二,丁丑。

在寨中将息了一晚。清晨,用完早饭,赵瑜别过蔡婧,携同马林溪、赵琦两人,各骑着一头骡子,下山直奔倒斗岙。船场建设宜早不宜迟,他希望第一艘战船能在两个月之内下水试航。

比至倒斗岙,港口中早已忙碌起来。随船而来的货物已被卸下大半,剩下的也能在中午前卸载完毕。见识过浪港寨水手在明州船场和舟山渡的表现之后,马林溪对倒斗岙港的装卸效率不再大惊小怪,但对赵瑜的承诺更增添了一份信心。

货物装卸既然顺利,三人就没有必要再留在码头上碍手碍脚。赵瑜随口夸奖了搬运工们几句,便朝老船坊而去。

浪港寨的老船坊就在港口之北,站在栈桥上抬头可见。但昨日下船时,船匠们却没一人发现,可见老船坊有多么不起眼。

站在船坊里,看着其中的寒酸景象,马林溪直摇头,刚鼓起的信心立刻就少了一半。这船坊,面积仅及明州船场百一,两艘烂船,几个破落棚子,十几个傻乎乎的船匠,仅有的一间铁匠铺烟囱还是半塌的。

赵瑜也知道这里不中看,不过一直以来,老船坊仅仅是用来对船只修修补补,最多造上几艘渔船,地方划大了反而浪费。但只要马林溪觉得地形合适,他有把握在半月之内把这里改造得让马林溪顺眼满意。

但马林溪没有赵瑜的自信,他叹气:“别的就算了,连大澳都没有,怎么造战船?”

马林溪所说的大澳,其实就是船坞。宋代之前,都是在滩涂上造船,完工后再拖入水中。但太宗时,临朐张平监阳平船场,为防止河水暴涨把未完工的船只冲走,便在河岸边凿池引水,在池中造船,待船只造好,再把池子同河道连起,船只便能顺利出航。

而到了神宗时,经过百年的发展和普及,这澳屋造船之法已传遍全国,连宫中的宦官在金明池修船,都懂得采用这项技术(注1),而明州船场用此法造船,更是有三四十年的历史。

赵瑜在船场时也曾看过,当年为营造两艘神舟所开凿的大澳,四十丈长,二十丈宽,深度也近四丈。这大澳中遍竖木桩,桩上架梁,船只便在架空在梁柱上修造。当时,赵瑜对此便叹为观止。现在马林溪对衢山船坊大感不屑,他也觉得极为正常,正如已阅尽天下美色,又怎会再看得起败柳残花。

不过光叹气没有,赵瑜道:“只要马叔你觉得这地方合适,半月之内我便能把大澳修起来,虽然肯定比不上明州船场,但千料船一级的绝对没问题。”

马林溪还是摇头:“地方太小,又有港口碍事,扩展的余地不够。”他看看海上,“而且这里地势开阔,海上风浪一起,船坊必定遭殃……这船坊如此破落,我想巨浪的原因应占了多数。”他扭头对赵瑜:“二郎你前日在船场时也看到了,为防海潮海浪,虽然离海更近,但船场中开辟出来的水道都是连着大浃江,而不是大海。你这地方,把渔船修修补补倒还可以,要造战船……绝不合适!”

赵瑜皱眉,有些头痛,他问道:“那马叔你觉得什么样的地形比较合适?”

马林溪答道:“最好是潮水低,风浪小的地方。腹地要平整开阔,可以存放物质木料,建立村寨。土质要坚实,不能是沙土,否则大澳容易塌陷。还要有淡水,不然什么都做不了。此外……”他犹豫了一下,看看赵瑜,道:“地势要易守难攻,能防着被人偷袭……重要的就这几点,其他一些小事,我们自己可以想办法解决。”

‘什么叫就这几点?!’赵瑜心中苦笑,他可没想过单单一个船坊位址就这么麻烦。衢山岛就这么大,要符合所有条件,这地方确实难找。如果有足够的人手和时间,他尚可以人工开辟出个合适的地点,但现在两样都没有……巧妇难为无米炊,这事可就难办了。

赵瑜冥思苦想,马林溪的脸色也不好看。两个人沉默着。两人旁边,赵琦也在皱眉想着。

还在寨中时,赵瑜给他的命令是少说多听,没事少开口,赵琦也就听命行事。除了见马林溪时,打个招呼行个礼,就一直静静地站在一旁听着。当马林溪提到船场选址的条件时,他却有了点想法。赵瑜这几年主持寨中财政和庶务,平日里忙得脚不着地,不像赵琦,能带着几个护卫在岛上四处乱跑,对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