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半点拖延和磨蹭。一串沉闷的落地声之后,三百五十具背包被抛落在身后,蜿蜒地队伍如同受了惊的巨蛇,突的一下便加速向前冲去。急促的脚步声中能听出士兵们的兴奋,东海军功最重战阵歼敌,其丰厚程度甚至连攻城略地都比不上,指挥使即是如此下令,前方必然有敌军出现。比起烧杀抢掠。自是即将来临的战事更让他们这些士兵期待。

※※※

军势已经接近了若狭国和越前国交界处的山口。越前守平忠盛正领着他的六千大军在北陆道上赶向若狭国中。身后地红色军旗随风舒展,一万多只脚步带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回头看向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龙,平忠盛不禁自得而笑。他是伊勢平氏的支脉,但由于继承了其父的位置,历任地方又屡立功绩,不到三十岁便已经成为一国守护。离殿上人的仙籍(注2)也只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之遥,却是咫尺天涯,世代垄断公卿高位地藤原诸家,不可能允许一个卑微武家分家家主,贸然涉足只属于他们的领地。不过,现在这个让他难以逾越的距离,已经不再是问题。

上洛!

这是让所有在外的武士都兴奋的词语。能入神京为官,参与朝政,是平忠盛等武家子弟毕生的梦想。而十天前的勤王之令,便让平忠盛看到了实现梦想的机会。没有多做犹豫。他立刻派出人马去联络越前国中的大名、小名(注3)。经过一番威逼利诱。便召集起了六千人众——这也多亏了现在是秋收之后,进入了冬闲期。征召农兵才如此顺利。

虽然来袭的贼军据说有十万之众,但熟悉京中虚实地平忠盛却并不相信。若是平安京外真有这么多贼军,京城早就保不住了,如何还能送出勤王令?最多不会超过万人,平忠盛有着自己地判断。

对付这点贼军,平忠盛有足够的信心。只看他越前一国就召集了六千军队,就知道以神国五畿七道地人口,编出二十万大军绝非难事。只要诸路大军合力,想消灭贼人是易如反掌。

不过尽管如此,他在出兵前后,却总有种心惊肉跳的不详预感。看着前来送行妻儿,平忠盛却觉得也许看不到刚满五岁的嫡子元服时的英姿了。虽然晦气话没有说出来,但他却忍不住却给嫡子起了成年后才用得上的大名:清盛,平清盛(注4),这应是能掌控天下的一代豪杰的名字。

军势已接近若狭国,其国地域狭小,如果全速行军,只要两天便能进入平安京所在的山城国。兵贵神速的道理,平忠盛很清楚,越早赶到平安京,能受到的封赏就越丰厚。给坐骑猛抽了一鞭,他再次下令全军加速前进。

但这时,前方里许外的山口处,一面蓝色的大旗突然竖起,旗面卷动,闪烁着点点金光。

平忠盛瞳孔骤缩,猛提起马缰……是敌军!

注1:不多加解释了,有兴趣的去玩玩信长的野望好了。

注2:日本古代,能上殿面君的,必须是正六位以上的官员,称为殿上人。而登载殿上人的名簿,便称为仙籍。由于日本朝廷高官多为世家公卿所垄断,武士出身想登仙籍是件很困难的事。

注3:平安末期的大名、小名,是指拥有名田(即私有土地)的庄园主。而不是几百年后,战国时期的割据诸侯。

注4:平清盛,掌控日本国政十余年,结束平安时代的权臣。源平之乱的一方主角,在他死后,平家族灭,源氏的镰仓幕府建立。

第四章 灭国(下)

大宋宣和四年十月廿一,丙子甲戌。

“击溃?!”

“回大王,是击溃!”丁涛回道,低头又从头念起被赵瑜打断的战报:“前日午后,野战三营第一副营第四步兵指挥,以三百五十人大破倭军六千于若狭国与越前国交界的山口处,倭军大溃,指挥使徐文纵兵追出十余里,斩首共八百零四级,倭人主将越前守平忠盛也在其中。”

赵瑜眉头皱起,他没有问俘虏多少,既然没出现在战报中,就不可能会有,不过八百零四个首级中,应有半数是杀降得到的,但就算杀了降人,最终战果仍只有倭军总兵力的八分之一,这个结果让他很不满意:“当时野战三营的其他部队在哪里?”他问道。

丁涛从手上的公文夹中翻出了另外一份报告,对照着帐内大桌上的地图:“按照野战三营前日扎营的地点来看,当时他们应该都在半日路程范围之内!”

赵瑜脸色阴了下来,低低骂了一句:“……让他们一辈子在副营呆着罢!打得这叫什么仗!”全军都在附近,却硬要独自进攻,这分明是贪功之故。要是全歼敌军倒也罢了,最后却还打成了击溃战,让大多数敌军都跑掉了。

丁涛低下头去,虽然明白赵瑜的意思,但以他的地位不够资格多嘴。不过在一边旁听的朱聪却有足够地资格,他把赵瑜没说出口说了出来:“徐文实在太贪功了。如果让开大路。放敌军过去,再从后堵截,又或是干脆诱敌深入。不论用哪种策略,只要配合野战三营全军,定能全歼这六千人。现在倒好,让人跑进山里去了!”

赵瑜知道徐文这个人——他手下指挥使一级的军官不过三百多,他对其中每一个人都知根知底——徐文并非浪港出身的老臣。投奔东海不到三年,而且不是福建、两浙的乡里。而是京东东路(山东)莱州人。其人勇武过人,旧时惯用一把五十斤的大刀,人称徐大刀,同时还读过一点书,有个字唤作彦武。他年少时曾贩盐为生,据说也曾以黄巢自许。

当年东海大胜金人,俘获无数。献了近万匹战马与大宋。而那时的徐文正在密州板桥镇的巡检司中担任左十将——这个职位相当于东海军中地排正,比都头小,比队正大——当他看到上千匹战马从东海船上涌进板桥港,又听到东海军的威势,便立刻放弃了芝麻大地小官,转身便投来了东海。

由于徐文文武皆备,在军中也升得很快。不到三年便晋了校尉,虽然正营中的指挥使没他的份。但副营一立,进行人事安排时,他的排位却是十分的靠前,连同赵瑜、赵文都很看好他。不过现在看来,徐文的能力是有,却缺乏大局观念。不堪大用!

“幸亏只有一个徐文。”赵瑜摇头道,“再多几个贪功的,让倭人都逃进山中,莫说三个月,就是三年都别想把日本肃清。”

预定三个月地平倭之战,已经是东海建国以来为时最长的军事行动。对军队后勤、决策甚至战斗意志都是前所未有的高难度。以参谋部的预计,那些新兵最多也只能持续行军作战半月,剩下的时间他们只能跟在正营后面插花,不过就算是正营士兵,三个月过后。他们也肯定会筋疲力尽。若是拖长到三年——不。其实只要多拖上两个月——赵瑜就不得不下令撤军回师,尽管粮草可以就地征发。但士兵的耐力却没地方补充。

朱聪道:“不过其他几路都很顺利。向西去的宣翼、虎翼四营各自全歼了当面的倭军,斩首总计有万人之多。而向东海道走地野战一营二营,则已经先行解决了拦路的近畿各国的三万五千勤王军,同样是全歼。这还是邻近诸国的勤王军,等携带勤王令旨的信使跑遍日本,将所有潜在的敌人都召集起来,各路大军正好可以把他们聚而歼之!……三月之内,杀光倭人不会有问题!”

赵瑜听着朱聪发得狠话,笑着摇头:“杀戮不是目地,我赵瑜岂是好杀之人。那不过是手段!是让倭人融入我华夏的必要手段!”

赵瑜对这个时代的日本并没有多少偏见,千年后的罪孽算到今人头上本就是荒谬之举。但日本的土地、矿藏、人口却是赵瑜所不能放弃的。几年布置,诳得倭人把国中主要的金银矿藏都探了出来,派出去帮忙的探矿队也把日本的山河地理都绘成精细的军事地图。菜都端上了桌,没有不动筷子地道理。

“我们这也是为倭人好,几十年后他们就会是汉人地一员,倭人汉人将会是一家。不仅倭人如此,日后高丽、契丹、渤海也会比照而行,女真、党项同样不会例外。百年之后,这一片大地上就都是汉家的兄弟,不再分彼此。”赵瑜像是在说笑,但他地表情却是正经八百。朱聪、丁涛都有些呆滞的看着他,不知该做出什么反应。

赵瑜仿佛没看到两人的眼神,继续道:“说起来南洋的土著就跟我们融合的很好。几年来二十万南洋女子嫁入东海,生下的混血子嗣也有近十万。现在国中一岁到七岁的幼儿有四分之一带着南洋血统,但他们照样有着不受歧视上学念书的权利。等这场仗打完,又会有大批倭女嫁进来,只要她们给我们东海儿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