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孙悟空是个好员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占山为王的孙悟空活力充沛,意志坚决,行动果敢,酷好变化,干劲十足,愈挫愈奋,俨然是一个天生的创业者。而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他也表现出了一个团队成员的优秀特质,目标明确,行动迅速,无惧困难,总是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如果我是孙悟空,那该有多好!”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曾经这样幻想过。一双火眼金睛,可以识破每一张面具下包藏的祸心。七十二般变化,可以让自己随心所欲地去寻找解决各种困难的有效办法。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行动迅速,统御全局。一条如意金箍棒,无敌力量,无人敢挡。
然而,人们在为孙悟空欢呼雀跃的同时,又不得不思考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孙悟空为什么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为什么要让他去保护那个弱不禁风的唐僧?为什么要让他承受紧箍咒的折磨?许多人认为,命运对孙悟空太不公平了。
本书试图使用一种新的解读方式,来研究《西游记》这部历久弥新的文学名著。你会发现,同样是一个孙悟空,从前大闹天宫,那么强烈地试图改变这个世界,其结果却是惨遭失败,被压在五行山下不能翻身———经过一段漫长的取经之路,他不得不屈服于“紧箍咒”的魔力,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结果却赢得了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功,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西游记》所讲述的,其实就是孙悟空从“改变世界”到“改变自我”的一段成长历程。
团队合作
担任过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第一任主席的荣格曾经充满敬意地说过,《西游记》语言平素却义理精深,创作这本书的人“一定是洞悉人性的圣哲”。荣格的肃然起敬是有道理的,《西游记》成书于明朝中期,比荣格和他的老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整整早了四百年。
更令人拍案惊奇的是,《西游记》刻画了四种不同的性格特征,取经团队中的唐僧师徒,分别象征着完美型、力量型、活泼型、和平型四种性格特征,是世界上第一部描写组织行为和性格类型的文学作品。他们所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其实也是我们在人生和创业的历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种困难。有意思的是,当困难出现之后,你会发现不同的性格类型对困难的理解和反应也各有差异。因此,《西游记》不仅是精神分析学说的艺术读本,同时也是一部组织行为学的艺术读本,生动地描述了四种性格特征在职业生涯中成长的历程。
值得注意的是,《西游记》不仅仅描写了取经团队如何战胜一系列困难的过程,而且说明了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所谓“心生则种种魔生,心灭则种种魔灭”,反观诸己,原来所有的困难都源于我们的性格和观念。战胜困难的过程,是战胜自我的过程。战胜自我的过程,也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当我们学会了做人,自然就会懂得如何与人为善,懂得如何建立一种互相帮助的人际关系。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最终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功。
解读《西游记》
唐僧师徒从西天回来,他们所取回的五千零四十八卷经书,全部都是做人的学问。当他们功德圆满,人的生活状态就有了一种脱胎换骨的改变,从此远离了尘世的烦恼,进入了永恒的“极乐世界”。我想,那种生活状态应该就是人们所苦苦追求的成功吧?
然而,作为一部伟大的文学名著,《西游记》并不容易看懂。由于其中纷繁的宗教语言和艰涩的象征意义,再加之于作品完成之后历史文化的变迁,以致于人们只能停留在情节的表面,看山高水远,看妖魔生灭,却很难理解其中蕴涵的真正价值。于是,便有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够为自己、也为所有喜欢《西游记》的朋友,结合人们职业生活的特点,做一次白话版的解读。通过这种解读,不仅可以帮助每一位读者进入对职业生涯的深思,而且可以通过《西游记》传记文学的特点,帮助团队的管理者们去发现和分析那些影响劳动效率、工作满意度、以及员工关系的神秘因素。
于是,便有了这本《孙悟空是个好员工》。


孙悟空是好员工?——成君忆答记者问


说起成君忆,可能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一提《水煮三国》,相信看过的人不在少数。今年8月,继《水煮三国》之后,成君忆再次推出管理学新作《孙悟空是个好员工》(以下简称《孙悟空》),从全新的角度对《西游记》进行解读,通过孙悟空成长的故事,告诉我们建立一种与人为善、互相帮助的人际关系,对事业发展至关重要。8月底,记者对成君忆进行了专访。作者简介成君忆是一位具有10多年从业资历的企业管理顾问,也是多个人力资源专业社团的领军人物。他的服务内容涉及市场营销与人力资源两个方面,在塑造品牌特征、整合营销传播、组织设计、人才选拔、职业生涯规划、团队建设等诸多领域都有突出表现。他的著作《水煮三国》在管理领域写作中首开先河,成为2003-2004年最畅销本土财经书。现居湖北武汉。孙悟空的个人价值记:《孙悟空》归根到底还是讲孙悟空的故事,从猢狲到斗战胜佛,是一个由个人奋斗失败后转向团队成功,最终实现个人价值的经典案例。但从封面上来看,好像是财经类而不是励志类。成:我没有想把它定位成哪一类,只是一部管理学作品。在一些人力资源的专业网站上,已经有读者在发帖子,说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发现。大家都看过小说《西游记》,谁能想到它真正的内涵是这么回事:涉及到心理学、团队建设以及个人职业发展等等,几百年以前的作品竟然这么现代,涵盖了这么多内容,是超越时空的,是让大家非常兴奋的。我只是想用现代读书人的眼光,把《西游记》通过我的解读原原本本地展示出来。记:这本书适合什么样的人阅读?成:适合大学生,刚刚进入职场的大学生,以及从事管理工作的职业人士,包括初级与高级。记:这是一种对名著的另类解读吗?成:不叫另类解读。我个人认为它揭示了《西游记》很多很真实的东西。因为我们原来只是把《西游记》当神话去看,没有细去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写。就吴承恩来说,是一种个性化的创作,而且是一种很系统的管理学的思想,这是很难得的。这本书创作的过程实际上是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再认识。《孙悟空》绝非一本畅销书那么浅薄,它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这样一个解读,希望大家多重视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从我们古代祖先那里去汲取一些智慧。当然通过这样的反思也提醒大家,我们现在的社会文化也好,管理学的文化理念也好,要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嫁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断章取义地运用。记:读这本书,感觉是在《西游记》旧有脉络的基础上进行了升华,进行了总结,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所以兼具了小说与管理学的双重作用。成:《西游记》本身就是一部管理学著作,在这样一部伟大的名著面前,我只是一个读书人而已,这个荣誉我是担当不起的。只不过吴老先生的书流传到现在,我有幸能看到,也因这本书受益匪浅。说到底,我只是一个翻译者,只不过一般人是把外国文字翻译成中文,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文。我不过是把一个神话故事翻译成28个章节的白话。所有的译者都是微不足道的,最伟大的还是原著。我不读它,定会有一个有心人把它读懂。刘备性格活泼记:《水煮三国》偏重于管理,而《孙悟空》偏重于员工成长?成:应该这样来说:《孙悟空》作为管理学作品来讲,系统性是比较完整的,是把心理学、成功学、团队文化以及公共关系、人力资源的内容集大成的一部作品。就这个意义来讲,其价值远在《水煮三国》之上。《水煮三国》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调侃,可能大家觉得语言比较过瘾,但从内容上更像是一个漫谈。记:我注意看了一下各地的图书排行榜,《水煮三国》从今年3月一直到8月,六个多月一直位列前茅,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到目前为止发行多少万册?成:到现在发行了80多万。记:现在回过头来看,《水煮三国》将三国故事的因果归结为管理和管理的绩效,认为从个人的心灵到组织(企业)的兴衰,无一不是管理的对象。从这个角度看,《水煮三国》比较通俗,是不是更适合初级管理者看?成:不能这么说。做人做事的道理适用于所有人,这没有高下之分。可能从管理技能上来讲,会有分工,基层的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