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手们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在海上警察的帮助下,富商一家又打捞起了那个被儿子扔进海里的珠宝箱,他们一家人安全地回到了家中。
面对舍与得两种选择,人们大多数时候会选择得,可是却忽略了需要付出的代价。凡事有舍才有得,很多时候,人们必须懂得舍弃,才能有所收获。如果只想得而不愿意舍,那失去的可能更多。
3、渡船上的智慧
几个人正在渡口等船,等了好长时间都不见一条船过来,大家都有些着急了。正在这时,终于有一条船来了,船夫是一个年近半百之人,不过看上去倒是精神十足。
坐上了船的人们一扫刚才的焦急,开始兴致勃勃地谈论起来。首先挑起话题的是一位深沉的哲学家,他皱着眉头轻轻地吟着柏拉图的名言:“我不知道哪条道路肯定能通向成功,我只知道有一条路肯定会导致失败———这就是未谋而先动。”听到他吟诵柏拉图的名言,身后有几个人开始拍手叫好,于是这几个人便开始大谈人生。此后,文学家为大家朗诵了一首寓义深刻的诗歌,音乐家用随身携带的琴为大家弹奏了一曲贝多芬的《致艾丽丝》。当船上的人们为文学家和音乐家的表演齐声喝彩之后,一位画家又拿出了自己收藏的名画请大家鉴赏,船上的人又是一阵啧啧的赞叹声。
在大家纷纷称赞诸位才子的才能时,只有船夫一直在专注地撑船,似乎周围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没有任何关系。船夫的冷淡显然让这些备受尊崇的才子们感到很失落。看到衣衫褴褛的船夫,这些才子感到自己怎么会和这样一个俗人在一起,于是大家商议,想要点化点化船夫。
哲学家首先走到船夫跟前,他斜睨一眼船夫然后朗声问道:“你懂哲学吗?”
船夫停下手中的桨,反问哲学家:“哲学是什么东西?”
哲学家先是想给船夫好好地讲一讲哲学究竟是什么,可是一看到船夫那副无知的模样,他想,就算是讲了对方也不会明白,于是叹了一口气说道:“一个不懂哲学的人,真的是白来世界上走了一遭,你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
哲学家返回来之后,文学家又来到船夫跟前,他想要深入浅出地让船夫了解文学的意义,于是他先问船夫:“你知道可以用优美的文学语言来表达人类最丰富的感情和周围最美丽的景色吗?”
船夫的反应并不如文学家想像的那般热情,而是冷冷地问:“什么叫文学语言?”
文学家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但还是耐下心来告诉船夫:“简单地说,就是用文字来表达感情或事。”
船夫接下来的回答简直令文学家无法忍受:“文字?我一个字都不认识,哪里还懂什么文学语言。”
看到文学家带着一副“朽木不可雕也”的神情,音乐家决定一试,他问船夫:“音乐你总该懂一些吧?平时你总会听听歌曲吧?”
船夫答道:“我每天只要有一点精神就要在这海上摇船接送来往的客人,回到家中还要忙家里的活,否则一家人就没法生存下去,哪里还有闲情去听歌曲。”
画家虽然已经对船夫了解绘画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是他还是想过来指点船夫怎样可以使生活变得更有意义。画家问船夫:“你懂绘画吗?”
船夫如他所料的回答:“更是一窍不通。”
画家又问:“你每天在这海上来来往往,难道就不留意周围的美丽景色吗?我可以想像,那波浪翻滚之时形成的漩涡将是多么雄伟壮丽。”说着,画家不由得伸手指向了前方。
船夫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突然大叫:“巨浪来了,大家都坐稳了!”说着他用力划着船,他想把船停靠在前方不远的一个小岛旁边。可是巨浪很快就袭来,看来一切都来不及了,于是他大声问船上的才子们:“你们会游泳吗?”船上的才子们都失声答道:“不会。”船夫忍不住大声说:“那你们就要连生命都没有了,恐怕刚才谈到的人生的意义此刻也帮不了你们了。”
众才子大呼救命,船夫用尽力气划船,同时告诉船上的人不要乱动以保持船的平衡。小岛近在咫尺了,大家纷纷跳船上岛。在哲学家跳船的那一刻一个巨浪袭来,哲学家被抛下了船,船夫纵身跳到水中将其拖回。
当风浪过去之后,小船依旧载着众人向对岸驶去,只不过,再也没有人嘲笑船夫的无知和俗气。
一切高品质的生活趣味都是最原始生活的点缀,只有建立在生存的基础之上,这些点缀才能显示出其特定的意义。当生存的基础受到威胁时,所有的点缀都如同大海里的浮萍一般无根无果。如果生存都成问题,那还谈什么生活的品质。
4、最感动人心的尖啸声
凌晨两点一刻,当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市沉浸在一片沉睡中的时候,消防报警中心的电话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报警声。
当时一位见习消防队员正在值夜班。他迅速拿起电话筒,像平常那样说道:“喂,您好!这里是哥本哈根市消防报警中心,请问您需要哪些帮助?”接着,见习消防队员听到电话的另一端传来了衰弱的声音:“您好,报警中心,我刚刚不小心摔了一跤,年岁太大了,就在自己家的地板上摔了一跤。”见习消防队员听出来电话的另一端是一位年迈的老妇人,马上又问:“请问您身边有别人吗?比如儿女或者保姆等?”电话另一端没有马上传来回应,见习消防队员又问了一遍,过了片刻,他才听到老妇人的回答:“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人生活,过去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也许今后我真应该考虑请一位保姆了。”听着老人虚弱的声音,见习消防队员有些着急,于是迅速问道:“请问您摔得是否严重?您能说一下都哪里受伤了吗?”老妇人回答道:“我现在……感觉头……很晕……”
听到老妇人的声音越来越微弱,而且还断断续续的,见习消防队员感到事情越来越不妙了,他急忙对着话筒问道:“请问您居住的是哪个街区?多少号房间?”老妇人回答说:“我忘记了。” 见习消防队员马上联系了电信局,希望能够通过电话来找到老人的地址,可是那需要一连串的技术操作,而这个时间,人员不齐,根本没办法快速做到。无计可施的见习消防队员叫醒了刚刚睡着的中尉,中尉马上拿起了电话:“夫人,你还在流血吗?疼不疼?”“不疼,只是身子瘫痪了,两条腿动不了……脸上全是血……”“您既然看得见,能告诉我地板是方砖还是镶木地板吗?”“是老式的镶木地板,要打蜡的。”“天花板高吗?”“高,很高。”“这么说您住在老式的房子里。百叶窗关着吗?”“没关。”中尉兴奋的对身后的见习消防队员说:“马上去寻找一幢老式房子,窗口有灯光,大约二三层。”等到中尉再次对着电话询问时,电话的另一端却是出奇的寂静,老妇人就像突然消失了一样,不过中尉知道对方根本没有挂断电话。中尉继续对着话筒一遍又一遍地继续询问,可是电话那一端始终没有一丝回应。中尉一边不放弃与老妇人的连线,一边摁响警铃,通知所有的值班消防员准备执行任务。
当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希望听到老妇人继续说话的声音,可是一刻钟过去了,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电话的另一端始终悄无声息,仿佛时间又回到了电话铃还未响起的那个寂静的时刻。
看来老妇人一定是晕了过去。如果不加以及时解救的话,那么已经摔伤的老妇人很可能会出现危险。大家都已经做好了各种救人的准备:消防车随时准备出发,急救车也被叫来了,可是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谁也不知道这位老妇人家住何处。
所有人都绞尽脑汁地想着找到老妇人的办法。看着窗外的一辆应急消防车,见习消防队员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向中尉报告时,中尉同意按照他的方法来展开救助。
在寂静的凌晨时分,哥本哈根市的各个街区突然之间都出现了响彻云霄的消防车的警笛声,全哥本哈根市的人们都被这一声声尖啸的警笛声从睡梦中惊醒了,人们纷纷打开灯,想要知道附近究竟有什么事情发生了。一直拿着电话听筒的中尉忽然兴奋地喊道:“我听到了消防车的声音!我听到了消防车的声音!有一辆消防车肯定就在老妇人所在地的附近。”
接着,指挥中心传来了一个声音:“一号消防车停止鸣笛。”
中尉示意继续,指挥中心又传来了一个声音:“二号消防车停止鸣笛。”
……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