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创业成功有方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控制的。”

'76'第76节:企业实录(2)

  于是,全景开始尝试OEM方式,即将自己的方案委托给专业生产厂家生产,最终产品打上自己的品牌,一来可以控制质量,二来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当时上海市场所销售的60%的CableModem都是全景的。”顾亚平告诉记者,这成为公司当时稳定的收入。
2002年3月开始,公司董事会决定将业务的发展重点从宽带接入转为数字电视技术。原因有三:其一,从当时情况来看,数字电视和3G技术是产业发展的方向,数字电视在国外已颇为成熟,作为电视大国,中国从模拟转向数字是大势所趋,市场巨大;其二,这个产业必须要有中国的标准,否则重要的部分都得买国外的,都要付知识产权费,成本将居高不下;其三,中方股东——上海信投恰好也是上海有线网络的大股东,在数字电视方面可给予的支持很大,全景担此使命应当仁不让。
公司介入数字电视技术领域,迄今已有5年的时间,全景从数字电视核心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到市场销售,已形成了一条相对比较完整的链条,主要业务和产品则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其一是有线综合运营支撑系统。在这方面,国内较大的有影响的有线运营商,比如上海有线网络和北京歌华有线都是全景重点发展的客户。2003年,全景得到上海市科委的大力支持,当时作为市科委的13个重点项目之一,“有线网络综合运营支撑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和系统实现”项目帮助公司争取到300万元的专项经费支持,这也为其后开拓国内有线运营商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二是数字电视中间件软件。作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和上海市软件企业,2003年全景加入了中国数字电视标准,担任副组长的顾亚平负责数字电视中间件软件。2003年制定标准后,全景就在做不同的尝试,也逐步走向市场。目前国内做这项技术的公司只有三四家,全景的技术相当领先。顾亚平告诉记者:“我们的客户在数量上不是最大的,但技术要求相对较高。”
其三是终端设备——机顶盒。全景2004年开始研发机顶盒,从产品系列来看是目前国内最完整的,从低端产品到高端产品都有。顾亚平透露:“这样的产品序列,目前国内只有我们一家。实际上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未来一个阶段的重点发展技术。”
顾亚平对全景的技术实力很有信心,“从目前来看,我们在上述核心技术方面基本可领先国内同行6到12个月,技术相对优势明显,这一项也是公司屡屡在项目招标中获得技术高分的原因”。
第四,还有基于“三网合一”的家庭多媒体终端设备等。从国外发展来看,电视机必须带机顶盒。全景目前在做的就是把机顶盒技术应用于电视机,这项技术可以与国内的电视机厂商合作。可以预想,机顶盒插卡将是全景的强势产品。而基于“三网融合”的家庭多媒体终端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正是全景日前向科委申报的创新项目,2008年奥运期间,这项技术可望得到应用推广。
不做产品,只做技术
全景成立之初就定位不做产品,只做技术方案,这种公司在国外比较多,而在国内,当时就只有全景一家。
“加入这家公司是觉得当时的投资方之一,上海信投的思路非常创新——没有产品,只有技术,和国外的同类公司一争高下,这种魄力打动了我;其次是我个人可能比较喜欢做些具有挑战性的事情。”
从专业上来讲,全景所关注的技术领域和顾亚平原先所从事的声学研究并不太对口。从导航军用产品转到现在的数字电视技术领域,跨度是很大的;从管理上来说,他原先所在科学院的体制相对比较健全完善,而合资公司从筹备创建、员工招募到市场开拓和内部管理,完全是一系列全新的挑战。让顾亚平感到欣慰的是,当时公司是和世界500强之一的TI公司合资成立的,TI是一家发展相对成熟的美国公司,在技术和管理上都给了我们很大帮助,比如说,技术团队应该怎样组建和管理等等。公司从成立到现在,一直都在不断发展壮大。

'77'第77节:企业实录(3)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加入WTO等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国内运营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对电信业务范围迅速扩张等严峻挑战,广电运营商们也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但是,新的机遇也向广电运营商昭示着无限美好的未来,电视产业正面临着从电视发明以来的最大的技术革命,正步入一个高清晰和交互服务的时代,将为人们提供更丰富多彩的节目和内容。根据国家的计划,2008年中国将在大中城市普及数字电视,这就是一个良好的机遇。
全景为广电运营商提供完整的数字电视综合运营支撑系统和平台,包括业务支撑平台、技术支撑平台、终端平台,为数字电视运营商提供用户管理和计费系统、MBS播控平台、内容增值业务平台系统和机顶盒中间件平台系统,帮助广电运营商快速建立和部署数字电视综合运营系统。全景的数字电视综合运营系统解决方案通过降低运营商的成本和提高运营商的运营水平,使得电视观众能从完全打破传统,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技术中享受到交互电视和高清电视的最大好处。全景公司正是数字电视这一激动人心的产业发展进程中最主要的技术推动者之一。
作为一家完全立足市场的技术型公司,全景与一般科研院所单纯的技术研发不同,而是更注重于应用,并且要始终切合市场的发展方向。顾亚平认为:“技术型公司不可清高,而要和市场密切合作。我们和上海有线网络就一直保持着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比如成立数字电视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发,这样研发的产品就可以直接应用,从研发到产业化就有了流畅的通道,这也是研发型公司可以获得成功的很重要的一点。国内很多研发公司的计划太完美,中途一旦资金不到位,研发项目就无法继续下去。上海信投每年投入上千万的创新基金,全景在其中得到很多的支持。我的经验是:一个技术型公司的成功除了前面提及的一些因素,投资方和政府支持力度也有很大的关系。”
“至少要比别人领先6个月”
目前全景的商业模式有很多种:其一是把软件平台技术卖给运营商,运营商的应用在不停增长,这就需要不停开发新的技术,从而带动全景的良性发展;其二是把终端产品的知识产权卖给机顶盒和电视机整机制造商,拿到技术费。低成本的技术维护可以由厂商去做,全景则专注于技术研发和推陈出新;其三,从近几年开始,公司找到OEM厂商,生产全景自己品牌的产品。
“公司从成立到现在,发展如此之迅速,和当初的正确决策有很大的关系。即确定以技术研发为主,研发产品紧跟市场的发展,满足客户的需求。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技术不是高高在上,从产品研发到投入市场要控制在10个月以内。”据顾亚平介绍,目前全景4个不同的技术研发部门中,每个部门都有一部分人专门做下一代的产品研发,他们的任务就是开发18~24个月以后的产品。这部分人力成本占整个人力成本的25%~30%,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也是全景保持技术领先的基础所在。
我们知道,技术型公司的最大资源就是人,而现在人力资源竞争很激烈。最初全景所有的人员都来自社会招聘,到今天,公司的骨干人员却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并仍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已经是110多人的团队。顾亚平笑着告诉记者:“工程师并不是只看中薪资,还有对产品创新的执著和对公司前景的信心。全景之所以能留得住人,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此。我们选拔人才时比较严格,企业需要工程师们研发才能成长,工程师们也在企业中寻找自己的发展,公司很多管理人员都是从工程师岗位一步步做上来的。”
全景即将搬进装修一新的张江办公大楼,除了部分技术支持服务部门,全景几乎是“举家搬迁”。顾亚平解释道,原因很简单,“因为张江环境比较好,而且可以离我们的客户更近,这样从开发到应用都可以在一幢楼上完成了。“说实话,其他地方也给了我们很多优惠条件。但对我们来说,张江氛围比较好。装修好后,我们还将和其他公司合作建立一个联合实验室。在技术上其实大家都有各自的优势,我们希望能把技术优势整合到最佳状态,这样的合作也会使上海数字电视的起点高一些”。

'7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