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创业成功有方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科研和企业都已熟悉的任军坚信自己能走出一条扬长避短的新路。“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只是想做一个品种不行,那么就发挥我们在科研上的强势,多做几个新药研发”。原公司股东非常认可他的能力和理念,决定出资1500万元,支持任军创业。
如果没有后来的“插曲”,也许就没有了那30万元创业的传奇故事。但即使没有这个传奇,任军等因为成果转化项目而成长起来的18个创业者依然会演绎出另一番创新故事。知本可以转化为资本,体制创新的巨大推动力才是真谛所在。
因服务创新而“重生”
5年多来,一张能围坐20余人的大会议桌,一直跟着新生源“转战南北”。从漕河泾到张江,从30万创业到资产价值达4?4亿,这张桌子成为新生源成长的“见证者”。“这张桌子不能丢,”新生源总经理任军笑着说,“当年我们开散伙会用的就是这张桌子”。
股东在新公司注册完成后立即将1500万投资款回收到自己账上,要求任军用多少申请多少。满腔激情、血气方刚的任军无法接受这种资金管理方式,毅然带着曾经并肩作战的兄弟姐妹独立创业。2001年,用30万元奖金注册的新生源诞生了。
资金少,就尽力节约成本。没有自己的实验室就用服务换,在为云南、北京、上海等实验室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研发自己的新药。“在人家的实验室里我们没有自己的办公室”,新生源的总经理张翊回忆起当初创业的艰难不胜唏嘘,“我们就坐在走廊里。等机会做实验,搞研发”。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新生源坚持着3个国家生物技术一类新药的研发工作。
而任军融资的工作丝毫不比同事们轻松。“在上海闷热的夏天,西装革履的任军一手拎着笔记本电脑,一手拎着投影仪,挤公交车,拜访投资商”。张翊动情地介绍,“一个月谈了三四十家风险投资机构,3个月内演示了70几次PPT”。
好事多磨,2001年全球生物医药发展本来就处于低谷,而“9·11”事件更是雪上加霜,全世界的投资商都勒紧了钱口袋。原本准备投资新生源的一家国内上市公司也改变了投资计划。已进入批准流程的2500万投资化为泡影,通过抵押房子等办法筹措的上百万资金也花费殆尽。虽然已经连续9个月未拿薪酬的创业者们毫无怨言,但公司连做实验的钱都没有了,未满周岁的新生源濒临夭折。

'57'第57节:企业实录(6)

  “我这点退休金舍不得用,我女儿‘下岗’了。”新生源副总黄阳滨笑着说起父亲当年的支持。虽然坚信新生源一定会成功,但同样要靠母亲接济度日的任军深知每一位兄弟姐妹面对的现实压力。18位创业者围坐在大会议桌旁,任军把这次会议称为“散伙会”,郑重承诺保证帮每个人推荐一份好工作。然而除了一个人因为生活压力不得不洒泪离开,其他人都选择了继续前行。
远水解不了近渴,生存才能研发,新生源被逼上了服务之路。费尽唇舌拉来的第一单只有3万元,为大连一家企业完成一个GMP认证资料规整工作。为此,还专门派人常驻大连。正是因为这种科研般严谨的服务,这家企业又把一个GMP认证的全套实施的单子给了新生源,总额30万元。
“别人能做的我们尽量不做,别人做得好的我们肯定不做。”正如任军所说,新生源在一单一单的服务中,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定位——针对新药的注册申报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因为创新的专业服务,几近“断源”的新生源获得了“重生”。
实录22
桑迪亚:VC就是赌人
企业:桑迪亚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创业者:王晓川
“中国医药市场在以后的几年内将成为全球五大市场之一。中国医药行业不要很长时间,10年内就能赶上世界水平”,在2006年美国生物技术大会上,辉瑞公司副总如是评价。
尽管与会的桑迪亚创始人王晓川认为中国与世界水平的差距还很大,恐怕没那么快全面赶上发达国家,但她极为认同现在是我国快速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期。“这个世纪绝对是中国的世纪!”王晓川斩钉截铁地表示,乃至以此激励员工,“人家老外都这样评价我们,如果我们不鼓这把劲,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感到羞愧”。
这种一定要争口气的心理激励着桑迪亚公司:做就要做到最好。技术上没问题,“中国人技术厉害,外国人都知道”。但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等管理问题的置疑,是很多中国公司,尤其是研发外包公司有口难辩的“软肋”。桑迪亚在创办之初,就开发出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和制度。当客户到公司时,公司主动向客户讲解知识产权存在的风险以及桑迪亚如何对知识产权进行管理和保护。“我们谈的东西比他站的还高呢!”曾任福特中国IT部经理的唐明对此非常自信,每次给客户介绍完之后,他都洒脱地求教,“如果各位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我会非常高兴听取各位的指教”。每一次得到的回应无一例外地是由衷的赞叹——“哎呀,这比我们在美国做的考虑得还周到”,“你们是唯一的一家这么深入、这么全面地保护IP的公司”……
出于同样的偏见,外国公司很忌讳中国研发外包公司做新药。“在美国完全没问题,但他们就是不相信中国人。”王晓川虽然认为“三五年后应该不是问题”,但还是在创业之初就
决定桑迪亚公司只做研发外包,成立另外一个完全独立的公司做新药开发工作。
如今,这家独立公司的研发也是突飞猛进,已开始新药申报工作。王晓川离自己当初回国时订的目标越来越近。
而在风险投资“大佬”IDG的成功案例名单上将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2005年春,当桑迪亚只有三十几个人,一切还没有成形的时候,IDG的合伙人章苏阳和周全就决定投资。就在一句话之间,公司估值就翻了一番。第一个1000万占10%的股份,另外1000万只占5%的股份。投资理由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赌人”。这样一批回国创业的团队,每个人都是辞去了在美国的高薪优职,回来只拿不到国外一半的薪水;公司没有公车;老总和员工一样,每月报销费用最多只有几百元,谈投资的时候都没请过投资商吃饭。IDG的人员和王晓川一起吃的第一顿饭,已是完成投资召开股东大会的时候,吃的还是三十多元一份的工作餐。
饭显然不是投资商们所关心的。而投资商关心的方面,桑迪亚的答卷无疑令人满意。IDG投资不到一年半,桑迪亚就在今年6月的三周年庆上高调宣布:在过去的一年中,营业收入比前一年同期增长了5倍,从2005年11月开始实现当月盈利,2006年实现全年盈利,已经弥补了创业初始阶段的全部累计亏损。预计今年的收入和盈利都会翻番,并将在今后几年继续保持这样的高增长速度。另外,公司正在探索与其他CRO公司进行多种方式的互补合作,包括联盟甚至合并。公司刚在此前两天宣布了与上海联友制药技术公司进行合并的消息。这些措施无疑会进一步加速公司的业务发展。

'58'第58节:企业实录(7)

  不只是职业风险投资商“赌”得准。在三周年庆典会上,来自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陈荔清教授代表桑迪亚的海外股东们发言。他给大家讲述了当桑迪亚只有半岁且前途并不明朗的时候,他是如何用他在美国的房产作抵押,再加上从亲朋好友处借的款项投资到桑迪亚的事情。当时他的朋友们都说他发疯了。现在时间过去了两年半,他说:“时间证明了我的眼光。虽然过去十几年里,IDG风险投资在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声誉卓著,业绩非凡。可是在投资桑迪亚上,我比IDG风险投资早了半年,投资成本比他们低了不少。投资桑迪亚可能是我这一辈子所做过的最好的决定。感谢桑迪亚的员工,至少现在我不用担心全家今后要住到大街上去了。”这位教授的诙谐话语引来了台上台下一阵欢快的笑声。
实录23
弥亚微:信誉结人脉人脉聚资金
企业:弥亚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创业者:熊泉
熊泉个子不高,但却是个精力旺盛的人,不管和谁说话他总是一副诚恳的样子,他是弥亚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我们是因采访与被采访的关系而联系起来的,在他的办公室里,他先把他要做的事业用简单通俗的话语解释给我听。说实话,熊泉要做的事情,我听完之后仍然没有搞得特别清楚,但这并没有妨碍我们之间的交流,至少我明白了他要做的事情会对中国工业的节能降耗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