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攻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民百姓的赋税,所以他们有足够的资金挥霍,可是西突厥的百姓没有,更重要的是西突厥的百姓数量远远多于贵族,一旦百姓们没有钱继续购买大唐商队的产品,就证明他们真的已经被榨干了。

百姓们被榨干了,赖以生存的牛羊马没有了,他们还能做什么?反正赋税是交不上去了,失去了赋税这个最大的资金来源,西突厥的贵族们迟早也会陷入没有钱的困局中,那个时候他们才会注意到无论如何压榨都压榨不出什么油水了,因为平民早就被榨干了,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一起完蛋。

当然这个还不太可能,在这个过程完成之前,西突厥的贵族们只会越来越奢侈,大唐要有意无意的把越来越贵重的商品卖到西突厥,让他们的贵族越来越奢侈,对钱财的要求越来越高,当西突厥的平民们发现他们已经入不敷出,无力继续支付越来越重的赋税的时候,西突厥就会陷入内乱,而且贫富差距过大,一定会引发普遍的贪腐,西突厥的官员全部都贪污,西突厥的百姓只能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这个时候他们只有两种抉择,一种是起兵反抗,西突厥民风剽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兵,这个可能最大;另一种是自生自灭,当然可能很小,但是无论哪一种,对于大唐而言都是有利的,因为大唐都有机会介入其中,以王师的身份介入西突厥的内务,那个时候咱们可就不是外人了,西突厥的百姓一定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到了那个时候,陛下,西突厥还不是任我们搓扁搓圆?他们还有反抗的力量吗?上层越来越富裕,只会让上层越来越腐化,附带着正规军队也会越来越作威作福,越来越腐化,根本没有和大唐长期训练保持战斗力的军队相抗衡,那个时候,大唐的三千驻军就足以要了西突厥的命!”

苏宁一脸奸笑,为李二陛下剖析整个邪恶的战略的基本过程和最终目标,李二陛下听过果然大喜,但是短暂的大喜过后李二陛下却又陷入了另一个担忧当中。

四百一十八李二的忧虑

“你方才说的战略固然新奇,固然有效,但是你所说的一个问题我很在意。”李二陛下托着腮,看着苏宁。

苏宁问道:“是何问题?”

李二陛下皱着眉头说道:“你说西突厥的贵族越来越富裕,上层越来越富裕,只会带来普遍的贪腐,连带着所有的官员都贪腐,这是何道理?既然富裕了,就不需要贪腐也能过得很好啊?”

苏宁心中冷笑,这个事情其实就可以拿靖康之耻来做剖析。

北宋时期,大宋非常富裕,综合国力堪比美国,所以宋太祖赵匡胤制定了高薪养廉的政策,宋代官员的平均工资是整个中国古代最高的,赏赐神马的也是丰厚到无法想象,宋真宗的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一点儿不假。

但是宋代的官员贪腐问题很轻吗?拿一个事实来说,靖康年间,金兵二十余万南下开封,大宋首都开封号称八十万禁军,八十万对二十万,既没有水也没有火,就算是惨败也不至于败得一塌糊涂败的那么惨,就算是八十万头猪排成方阵让金兵砍也要很长时间,但是八十万禁军就在短短时间内崩溃了。

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八十万禁军只是号称,事实就是,宋钦宗在战前突破文官们组成的重重阻碍清查禁军数量之后,彻底崩溃,因为直到那个时候,他才知道。账面上的八十万庞大军队,有七十余万被吃了空饷,真正的禁军,只有区区数万人,还是歪瓜裂枣,能战之兵一万都不到。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七十余万空饷兵里面,居然还有死了三十多年的幽灵存在着,领了三十多年的军饷,全是被贪腐之人弄走了。除了关西三十万边军之外。大宋堪比二战时期德国的军费开支,竟然是有百分之八十被吃了空饷,种师道带来的关西禁军是大宋当时唯一能战之兵,被西夏和金军轮番消灭。大宋再无可战之兵。这就是靖康之耻的最大原因。

这就是高薪养廉和文官领兵制度之下的荒谬可笑事件。可见中原王朝从来都不是被敌人消灭的,而是自己玩儿死了自己,武官没有地位没有权力。自暴自弃吃空饷,文官不愿意大宋建立起战时体制以免损害自己的权力和利益,从而重重设防,欺上瞒下,然后金兵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次开封保卫战里面,宰相李纲等人所用的军队都是临时招募的平民和散乱的禁军边军,以及各地乱七八糟的所谓勤王军,根本不成建制,饶是如此,大宋还是击退了金军第一次南下,宋钦宗支持下建立的战时体制显露其强大威力,山穷水尽之下一样可以击败外敌,但是随后战时体制被文官集团强行摧毁,李纲流放,种师道气死,第二次金军南下,靖康之耻!

两次对比,鲜明!真他妈的鲜明!

高薪养廉?文官领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文官领兵就不说了,除了寥寥数人,其他的都是它娘的作死,当然李二陛下不会和赵匡胤一样天真,赵匡胤是不作死就不会死,他作死了,所以大宋就死了;李二陛下控制的很好,至于后期军阀割据,那是李隆基干的,和李二陛下没什么关系。

至于高薪养廉,在没有充分的法律支持下,是行不通的,只能带来无节制的付出付出再付出,贪污贪污再贪污,然后引发剧烈的贫富差距,官员普遍贪污,特权阶层垄断全社会的财富,两级分化严重,等到两级分化严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不是全国性崩溃,万劫不复,就是全国性起义,迎来新生。

孰是孰非,看着西突厥的结局就知道了,估计没多久了,这群化外野人已经陷入了奢侈的享受之中,商纣王的错误他们会再来一次,给苏宁和大唐提供宝贵的经验,当然他们的结局也是一定的,他们的结局就是成为大唐的正式行政区划,所有领土被正式纳入大唐的国土范围,设立道州县,建立统治,两面夹击西域,为控制西域做准备。

“陛下,臣不是说富裕不好,但是,仅仅是官员富裕,而百姓穷困,这会是何等光景?就像箕子大夫看到商纣王使用象牙筷子就担忧有灭国之祸一样,以小见大从来都是至理,大唐人是人,突厥人也是人,大家都是人,都免不了趋利避害,正所谓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驱,数百年前,先人早就说明了人的本质。

既然如此,会发生在西突厥人身上的事情,就一定也会发生在大唐身上,不会因为学识的多少而有所改变,历朝历代灭亡之前,可有不贪腐的官员?几乎都是因为官府横征暴敛而引发民怨,从而引发各地的起事,黄巾起事也就是由此而发,只是被张角神化了而已,陛下,说到底,还是因为没有人可以节制官员。”

李二陛下皱眉道:“荒唐,没有人节制官员?那御史台是做什么的?御史是做什么的?还有朕,朕是皇帝,官员都要听朕的!朕不让他们贪腐,他们还敢贪腐不成?!”

苏宁笑着说道:“表面上自然是不敢,等过了风头,接着干,正是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李二陛下面色一滞:“什么意思?”

苏宁说道:“天下之大,仅仅数十上百个御史就能做到了?权贵豪门关系盘根错节,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天下冤案何其多也,一个御史就能解决?在长安还好,若是在江南某地发生一起案件,御史过去查看,连苦主的骨灰都找不到了,来得及吗?查的出来吗?

陛下。所谓官官相护,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倒下,能牵扯出一大片人来,这些人为了不受牵连,一定会力保犯事者无事,就像臣本身,若是臣犯了什么贪污受贿或者是贿赂他人的罪过,臣要是被查了,臣就会倒霉。但是臣真的就会倒霉吗?陛下。今天这里没有别人,臣才会这样说,况且臣也没有做过亏心之事,但是别人呢?”

李二陛下先是笑了一声。然后面色凝重起来:“倒也有道理。可是。朕该怎么做呢?难不成你要朕在每个道州县都安插御史,监管当地官员?那御史的权力过大,岂不是更会引发贪腐问题吗?”

苏宁笑道:“原因就在这里。只要是官员,就有贪污的可能,所以,为了防止官员的贪污,只有找不会贪污的人来监管会贪污的人。”

李二陛下疑惑道:“不会贪污之人?是何人?你告诉朕,朕一定把他找回来!”

苏宁看了看李二陛下,叹了口气,说道:“陛下,臣家中还有急事,臣请告退!”

李二陛下一愣,面色变换几下,点点头:“朕知道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