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把时间当朋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粗暴简单的分类方法替代思考。 



我个人真正清醒地体会到耐心的好出,是做老师这个行当两年之后。由于课堂上常常几百人, 



学生的年龄层次跨越太大——十六岁的、二十六岁的,一直到三十六岁的,并且知识背景有 



着天壤之别,所以,自己在台上说出来的每句话都可能被理解为许多个版本。 



讲的课多了,就经常会有一些学生在课间或者课后来电邮与我讨论一些我在课堂上提到的话 



题。偶尔,我发现我的一些话被理解到格外扭曲的地步。这样的时候,没有经验的我往往火 



冒三丈,暗恨并且暗骂那些人实在是“智力低下”。少数的时候,遇到曲解我的学生一些纠缠, 



甚至需要克制才可以不发火,但估计表情早就扭曲了。有次,在网上看到某个blogger签 



名是这么写的:“我按我的想法写,你用你的智力读,千万别认为我有误导你的兴趣。非要 



认为自己被误导了的智力半残者,对不住您了。”觉得太有道理了,觉得自己没机会与那些 



曲解我的人这样说,实在是太可惜了。 



有些道理是突然醒悟的,在此之前,需要时间。突然有一天我惊醒了,发现自己原本的态度 



和想法是不对的。就算是我的某些话被曲解了,并且确实是那些少数学生自己的问题,那也 



不意味着说,我不可以多做一些工作,提前想办法避免那些话再次出现如此被曲解的情况。 



我只要多一点点的耐心就好——分析一下他们为什么会那么想,而后做出相应的修正和补充 



就好。有时候多一点点的耐心并不意味着要多花费太多的时间,甚至可能是举手之劳而已。 



于是,我的想法改变了我的态度。每当我的话被曲解的时候,我就尝试着把自己的不耐烦先 



放到一边——没过多久,就开始没有任何不耐烦的感觉了——然后冷静想想。想法改变了态 



度,而态度反过来会改变看法。耐心一点一点地投入,最终的结果是,我发现过去是我太过 



肤浅,太过粗暴。我发现过去的一些想法不再像过去想得那样完整全面,那我就去补充;过 



去的一些想法不再像过去认为得那样逻辑清晰,那我就去修正。再次体会到,教是最好的学 



习方法——我多对学生一点耐心,最终竟然是自己获得的更多。 



两年前,我读到一本书,《TheTipping Point:HowLittleThingsCanMake aBig 



Difference》,作者是MalcolmGladwell'1' 。在这本讨论“口碑——病毒性传播”的书 



里,Malcolm提到两位人脉超常强健的人物。 



第一位是来自达拉斯的叫RogerHorchow的成功商人。他像别人收集邮票一样搜集朋友。 



他记得六十年前与自己玩的小朋友;记得他的好朋友小时候的住址;记得他大学时的女朋友 



                               第…130…页 共136页 


… Page 132…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在三年级时留学海外期间迷恋的男人的名字……在Horchow的电脑里,有一个名册,里面 



有1600个人名、地址,以及相应的备忘,备忘里写着第一次遇到这个人时的详细情况。“如 



果我在跟你聊天的时候,偶尔提及了你的生日或者结婚纪念日,那么我就会把日期记到这个 



小本子里。而后在那个日子,你就会收到我的礼物。” 



另外一位是叫LoisWeisberg的女人。Lois的惊人之处在于她觉得每个人都很有趣。Lois 



的朋友谈起Lois的时候说,“Lois天天说的话都是这样的:‘噢,你知道吗?我刚刚遇到一 



个特棒的人!你甚至会爱上他!’”Lois的另外一个朋友说,“Lois总是能在你身上看到连你 



自己都没有看到的东西。”Lois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离奇的本性,可以使她与她遇到的每个 



人都成为好朋友。 



记下所有见过的人,需要很大的耐心;发现每个人的优点,更需要耐心。最近读得另外一本 



书《少有人走的路》'2' ,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提到所谓的真爱,就是耐心,而所谓的耐 



心,本质就是时间的投入。无论是谁都起码应该对自己更耐心一点。任何与我们共享了某段 



时间的人,不论我们喜欢也好讨厌也罢,都已经成了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对他们还是多点 



耐心罢。我们做的每件事情,都因为时间这位朋友的存在,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无法 



剔除,对它们也还是多点耐心罢。 



耐心究竟从何而来呢?首先,所有的耐心都来自于了解。有个马拉松运动员,叫山田本一 



(1984年和1986年的世界冠军),似乎能够告诉我们答案。他在自传中如此说道: 



“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 



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 



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 



标,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几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 



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四十几公里处的终点线上, 



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我在写作课上,反复强调最重要的一件事是“You’dbetterknowexactlywhat you 



want”其实也是这个意思。耐心不是凭空来的,是需要了解支撑的。但是这里已经出现了一 



个死循环:了解本身也是需要耐心的,没有耐心的人是没耐心深入了解任何事情的,于是, 



最终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没有耐心。 



关于耐心,还有另外一个故事。 



早年美国有专家做了这么一个实验,把一些只有四岁的孩子各自单独留在屋子里面并给他一 



块棉花糖,告诉他大人要离开十五分钟,在这段时间如果他不把那块棉花糖吃掉,等大人回 



来的时候将给他另一块棉花糖。而对于一个只有四岁的孩子来讲,把他关在一间什么也没有 



的屋子里,他的所有注意力都在那块棉花糖上了,十五分钟的时间是那么漫长,那块棉花糖 



的引诱是如此的大。研究发现,可以忍着不把棉花糖吃掉的孩子长大以后大多数人都成为了 



成功的人士;而急着把棉花糖吃掉的孩子长大以后大都平平无奇。 



这个故事的关键并不在于最后有多少孩子最终长成成功人士,关键在于告诉我们,四岁的时 



                               第…131…页 共136页 


… Page 133…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候,每个人的耐心程度竟然就已经大不相同了。也许耐心是天生的——尽管我个人并不相信。 



更可能的解释是,每个人天生的耐心程度大致相同,只不过,来自于周遭环境以及身边成年 



人的行为模式等等的因素短短四年的影响,已经使孩子们的耐心程度千差万别。如果说,人 



与人之间千差万别,那么,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四岁的时候就有了明显的不同。 



我自己就不是个天生耐心很好的人。但,多多少少,在一些方面显得比周围的人有更多的耐 



心,也因此收益颇多。仔细回想,这跟我很小的时候学弹吉他有相当大的关系——感谢我的 



父亲在我11岁的生日那天送我一把木吉他。尽管最终弹得也不是很好,但是,那样的练琴 



经历告诉我,哪怕为了弹会弹好一个小节,都可能要练上几十遍,再加上后来的自我欣赏几 



百遍才行。多多少少,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我做事的时候不怕重复。如果说,天分是那2% 



的“咖啡粉末”,也需要那98%重复作为“水”,才可以成为一杯清香的咖啡。 



   1   他还写过另外一本有趣的书,B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