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把时间当朋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看。 



心理学家们把这种过分低估称为“Delaydiscounting”。如果你是正常人,记住你自己的大 



脑有这种非理性倾向是极其重要并且非常有用的:在金钱上,人们不仅倾向于低估未来回报 



的价值,甚至有时过度低估。另外,人们还普遍相信他们在明天会拥有比今天更多的金钱, 



尽管事实上往往并不总是如此。 



人们在相信自己明天会拥有更多的金钱的同时,他们还同样相信自己明天会有更多的时间 



——尽管今天总计有24个小时,明天总计也同样只有24小时。 



仅看着前面这句话,你可能瞬间并不能深刻体会,但是只要观察一下周遭,或者内省一下自 



己就知道了。你为什么会经常爽约?因为在确定约会的时候你很忙,但你觉得将来你一定有 



时间,所以,你确认了某个约会;但是,到了那天,你最终发现你跟过去的某一天一样,忙 



的脚打后脑勺,于是,你只好打电话道歉说,“对不起……”。 



再认真内省一下自己。你是不是常常惊讶于自己忙碌的程度,也常常惊讶于怎么就有那么多 



琐事会于无声处响惊雷?还是那句话:相信我,你并不孤独——大家都是这样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观察,就知道为什么我们对于时间如此迟钝了。我们作为动物,学习的一个 



最基本途径是通过反馈(feedback)——就好像巴甫洛夫的那条狗那样。比如,用手碰一 



下刚刚煎过鸡蛋的铁锅,然后就被烫着了,于是以后就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是绝对不能碰那 



个铁锅的。 



可问题是,在时间方面,我们很难得到这样的反馈。在时间上犯了错误,几乎是体会不到任 



何惩罚的——因为,错过了时间,或者错过了机会的时候,真正要命的是我们往往根本不知 



道失去的是什么,而我们真的很难对“并不存在”的损失产生巨大的悔意。 



我们通过反馈学习的时候,往往需要同样的反馈不断重复才因此产生深刻的记忆,从而达到 



更好的学习效果。可在时间方面,我们几乎没办法得到同样反馈的重复——因为对我们来说, 



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甚至每时每刻都是不一样的。 



当我们为了某件事忙碌的时候,我们往往并不真正清楚正在进行的这件事情确实需要多长时 



间。基于这个原因,我们甚至会愚蠢地认为明天肯定没有今天这么多的烂事需要处理。就像 



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GalZauberman博士和杜克大学的JohnLynchJr。博士所观察到的 



                               第…119…页 共136页 


… Page 121…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那样,我们跟所有的人一样,相信(或者希望),未来是完美的,冰箱被塞得满满的,天空 



是晴朗的,火车是准点的,会议肯定会准时结束的……我想起来曾经流行过的一首歌的名字 



——“明天会更好”。 



回顾一下:1)人们还普遍相信他们在明天会拥有比今天更多的金钱;2) 人们普遍相信自 



己明天会有更多的时间。而刚刚提到的两位博士,GalZauberman和JohnLynchJr。通 



过大量的实验和验证,得到这样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结论:在这两种理论上明显的曲解中,人 



们对时间的曲解程度远远高于对金钱的曲解程度。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是一个行将就木的人发出的慨叹——肯定在时日无多的时候才 



能有这样的体会。发出这个慨叹之的十年前,此人会与大多数人一样,觉得,“早着呢,时 



间没那么紧张。”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做事拖拉。他们并不是没有勤奋的意愿,只不过是被自己的大脑 



所限制,以为他们在将来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再一次,这是一个运用心智改变命运的机会。你知道了你的大脑有怎样的局限,你就会想办 



法挣扎着反过来控制你的大脑,做你的大脑的主人,而不是被它所左右。不要觉得这事儿太 



难——尽管真的没那么容易,但最终你会发现这是个有趣的事情。我是这样看待这件事情的: 



我因为想明白自己要控制自己的大脑,突然发现自己比身边的人多了一个玩具,而且是玩不 



腻的玩具——我的大脑。 



                               第…120…页 共136页 


… Page 122…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第七章::真正的解决方案:: 



7。a 

7。a 

77。。aa万事皆可提前准备 

May19th;2008|by李笑来| 



我在做教师培训的时候,经常被新教师夸奖说,“李老师,你在台上随机应变的能力太强了!” 



这样的时候,我不敢谦虚——因为他们完全夸错了,我自己太清楚自己的应变能力有多差。 



我必须解释。之所以可以“显得”游刃有余,是因为之前做过太多的准备。之所以做那么多的 



准备,就是因为曾经出过丑——想象一下,在台上突然发现自己说的某句话竟然有不曾想到 



过的歧义,是多么窘迫的事情?所以,在准备任何一个讲演的时候,我都花费很多的时间认 



真考虑自己的每个观点,每个事例,甚至每个句子可能引发什么样的理解和反应,然后逐一 



制定相应对策,才可以心安理得地上台讲演。 



甚至,我有严重的“课前恐惧症”——很多人并不相信。每次上课之前的五分钟左右开始,各 



种症状开始并发,手心发痒,头皮发麻,眼皮抽搐(有时候左眼,有时候右眼,有时候两只 



眼),后背可能开始冒冷汗(冬天也一样)……通常要到开始讲课差不多五分钟之后才能彻 



底摆脱这种恐怖的状态。——从我第一次上台演讲到现在已经快十五年了,从来没有一点改 



善的迹象,只不过,我已经比较习惯它了。 



并未能够克服恐惧,却也还好做到了习惯恐惧。然而,就算是退而求其次的习惯恐惧,都需 



要努力和挣扎。努力的方法就是课前做很多很多的准备。我甚至为此多多少少产生了一些强 



迫症的症状——准备的内容必须足够多到实际讲课时间的两倍以上,才会心安。不过,这样 



的恐惧倒也成了动力,因为我的很多课或者演讲都最终有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乃至于很多 



的版本。这样的准备使得我一旦进入状态,就肯定无所畏惧。知道了结果,就可以做到在开 



始的时候,任凭恐惧陪伴。 



再次,是我父亲那句话帮了我,他说,“相信我,你并不孤独”。我之所以认为自己可以想出 



办法解决对演讲的恐惧,就是因为我知道很多人都害怕当众演讲。有人曾做过一个调查,询 



问人们最害怕是什么。最害怕是什么?那应该是死亡了,是病痛,是失去亲人吧。但出乎意 



料,人们最害怕的是当众演说。调查报告写道:“一般地,人们害怕当众演说甚于害怕死亡”'1' 



 。害怕死亡的理由自然不必说,人们害怕当众演说,却未必一定知道害怕的原因——很简 



单,准备不足,所以害怕。 



我曾因为觉得自己缺乏“急智”而自卑过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来是因为读一本前苏联克格勃特 



工的自传才改变了看法。现在早已找不到那本书,也不记得主人公完整的名字。隐约记得他 



的真名好像叫什么什么年科,姑且就称呼他为“年科同志”吧。 



书中提到“年科同志”有一次被一群美国特工追杀,手中的左轮枪已经没有了子弹,只能靠奔 



跑摆脱厄运。逃跑的过程中,他从一段长长的大理石台阶冲下来,跑着跑着,他突然停下来 



做出了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动作。他蹲了下来。这个时候,追赶他的美国特工因为高度和视 



角的关系,无法射击到他的位置。而他蹲下来的这个动作,为他赢得了宝贵的七八秒钟,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