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把时间当朋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耐心有着神奇的力量。当每个人都在拖延,最后又手忙脚乱的时候,你的生活却非常从容。 



因为你从一开始就知道你今天的所有轻松安逸,都可能是未来的成本;所以,你早就把一些 



轻松安逸安排到未来的某个时段,而心平气和地每天完成相应的工作。于是,你不仅从容, 



而且快乐。你会变成一个守时的人,一个生活规律的人,一个身边的朋友都信赖的人。你会 



定时去健身房,从不为自己瘦得太慢而烦恼的同时竟然用节食甚至吞食泻药的方法去减肥, 



因为,在那些人因为无奈而抱怨的人面临绝望的时候,你早已经是持续锻炼了许多年的健康 



的人。 



                               第…32…页 共136页 


… Page 34…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第三章::如何与时间做朋友:: 



3。a 

3。a 

33。。aa精确感知时间 

May18th;2008|by李笑来| 



只有当与时间成为朋友之后,才知道真正知道他的宝贵,知道他的神奇。在我不知道的时候, 



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早已把他变成了自己的敌人。挣扎了许多年,还以为自己在与这个世界 



争斗。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就像那个塞万提斯笔下的骑士唐吉诃德。唐吉诃德有带着标签 



的身份——“骑士”,于是他有着并坚守应该符合他那个身份的“骑士精神”。风车是他的抗争 



对象,却无论如何都不知道他的敌人实际上是那看不见的“风”,还有那原本应该隶属于他自 



己的,却竟然完全不受他控制、反倒成了他的主人的“他的大脑”。 



与所有人一样从小自命不凡的我当然也给自己贴过各种各样的标签,我崇尚公平,向往自由, 



渴望平等,憧憬希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跟大多数人一样,可我看到的是不公平,感 



受到的是枷锁,体会到的是不平等,慢慢消失殆尽的是希望。现在我会猜想所有人都必然要 



经历这样一个阶段,只不过只有少数人能够度过这一阶段。有一次我在几百人的课堂上说, 



“很多人都曾不由自主地产生过自杀的念头。曾有过,哪怕瞬间而已,自杀念头的同学,麻 



烦你们诚实地举手。”——几乎没有人不举手。然后我说,“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那天发现自己竟然是只不过是另外一个唐吉诃德的那一瞬间,感觉真的是特别诡异:万念惧 



灰的同时竟然能体会到在烈火中重生。直接来自感官的感知,很容易与人分享,然而思想上 



的体验却往往难于用原本就有缺陷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但,我想应该有很多人有过与我相 



同的体验。 



重生并不意味着转眼就脱胎换骨。竟然有着成年意识的婴儿有更多的欢乐也有相对更大更多 



的痛苦。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自己竟然有机会与时间做朋友,只是朦胧中明白,不能再浪费时 



间而已。当然,现在我不在认为我有能力浪费时间,正如我作为一个人没什么能力管理时间 



一样。顶多,我可以因为逃避一些责任而背叛时间——可那又是多么罪恶的事情?一位朋友 



读完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之后概括说,逃避责任就会带来轻松,可那恰 



恰就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啊! 



没有人不了解自己的朋友。所谓“真正的朋友”,必然是,也只能是,最终被证明为我们真正 



了解的少数人。同样的道理,如果竟然有机会与时间做朋友,也有确实有与时间做朋友的愿 



望,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耐心地了解关于时间的方方面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运气。我也一样。我的好运之一是竟然在差不多五年前的某一天在网上闲 



逛的时候碰到了一本书,名字是《奇特的一生》'1' ,作者格拉宁,1974年第一次出版。 



这部被定义为一部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文献性小说讲述的是,一位前苏联昆虫学家,亚历山 



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2' 是如何通过他独创的所谓“时间统计法”在一生中获得惊 



人的成就的。 



所有的人,连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亲近的人在内,谁都没有想到他留下的遗 



产有多大。 



                               第…33…页 共136页 


… Page 35…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他生前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 



这些著作在国外广为翻译出版。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五百多印张。五百印张, 



等于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 



科学史上,艾勒、高斯、赫姆戈尔茨、门捷列耶夫都曾留下巨大的遗产。对于这种多产,我 



老是迷惑不解。这一点很难解释,但也挺自然——古时候,人们写得比较多。至于今日的学 



者,多卷本的全集是一种罕见的甚至是奇怪的现象。连作家似乎也写得比过去少了。 



柳比歇夫的遗产包括几个部分:有著作,探讨地蚤的分类、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 



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此外,他还写过回忆录,追忆许多科学家, 



谈到他一生的各个阶段以及彼尔姆大学…… 



他讲课,当大学教研室主任兼研究所一个室的负责人,还常常到各地考察;三十年代他跑遍 



了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去过许多集体农庄,实地研究果树害虫、玉米害虫、黄鼠……在所谓 



的业余时间,作为“休息”,他研究地蚤的分类。单单这一项,工作量就颇为可观:到一九五 



五年,柳比歇夫已搜集了三十五篇地蚤标本。共一万三千只。其中五千只公地蚤做了器官切 



片。总计三百种。这些地蚤都要鉴定、测量、做切片、制作标本。他收集的材料比动物研究 



所多五倍。他对跳甲属的分类,研究了一生。这需要特殊的深入钻研的才能,需要对这种工 



作有深刻的理解,理解其价值及其说不尽的新颖之处。有人问到著名的组织学家聂佛梅瓦基, 



他怎么能一生都用来研究蠕虫的构造,他很惊奇:“蠕虫那么长,人生可是那么短!” 



这是一本很薄的册子,所以我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就读完了。掩卷之后只能长叹。于我 



这种普通人来讲,这种大师的境界,正是所谓的遥不可及,仰之弥高,望之弥艰,钻之亦不 



可得。知易行难啊。 



很多年前,大约20岁前后的时候,忘记了因为读过李敖的那一本书,觉得他那种记日记的 



方法颇有些道理,于是开始学着做每日的“事件记录”(evenlog)。除了自己经历的事件之 



外,一概不记,尽量不记感想、不记感受、只记录事件本身。比如,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日,延吉市 



1。主持经销商大会 



2。拿到上个月奖金共×××××元。 



3。李堃请我吃饭,算算有四个月没见了。 



…… 



一九九六年五月十日,吉林市 



0。连续一周,什么正事儿都没做,只是看了若干本无聊的小说。 



至今,我还保留着这样的习惯,并因此受益无穷。事实上,只不过每天花费10分钟左右。 



后来,为了进一步节省时间,我干脆把这个本子穿了根绳子挂在了家里洗手间马桶面对的那 



面墙上,每天晚上睡觉前坐在马桶上,顺手就写完了。这样简单的日志是有巨大好处的。每 



年下来,都知道自己去年都做了些什么,仅仅这一点就非常宝贵了。到了30岁之后,才觉 



得自己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慢慢多了起来。比如,这些是整理到一起的,关于我出版的第二 



本书的一些事件记录: 



                               第…34…页 共136页 


… Page 3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