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背影:政学两界人和事 作者: 张耀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的所长,由伪正定道尹杨缵臣担任。劳工训练所的实际权力,掌握在日本 顾问奧滕寿人和芦田孝顺手中。其中的管理人员分为教官、事务、会计三个 组。教官组组长是日本人岛田之助,日籍教官是钉奇、藏本,中国籍的教官有 傅充闾、李兴卜、石炎年、赵英杰、郑彭年、刘建光、朱广余。傅充闾又名傅惠 远,曾在劳工教习所任科长,1942年夏天被释放回家’这一次是根据地下党组 织的安排,重新打人石家庄集中营的。
234 良阖噶“I 二
I ^政学两界人和事
张子元除带来两名地下工作人员邓锡善、肖炳彬任警卫班教官之外,还经 日军司令部翻译张政天介绍,聘请曹荣耀担任私人翻译兼事务组事务员。就 任劳工训练所副所长后,张子元经过考查,首先解除了王润丰、黎平、米银庆、 魏国华、张振和、孙风岭、石宝昆、程清雅、王小凯、于义生、池喜元、李宝生等人 的俘虏号码,让他们在劳工训练所担任管理干部,从而在教官、助教、职员中 间,形成了一个在公开的战俘管理机构掩护之下秘密从事地下工作的张子元 小组,成员多达20余人。
张子元小组一方面通过在日军河野谍报班任谍报员的王革非、邢树勋同 晋察冀军区情报处和冀中六分区联系;一方面通过打人日伪建设总署河渠工 程处的地下党员王子兴(又名孟庆元〉与冀中公安局保持联系。地下党组织分 配给张子元小组的任务,主要是搜集日伪军及国民党特务在石家庄、保定等地 的活动情况,以及在劳工训练所营救被日军俘虏的中共领导干部。为了顺利 开展工作,张子元倡议集中营中的中日职员每星期日按名次轮流请客,地点 分别是中华饭店、永信兴、裕华饭庄。轮到张子元小组成员请客时,还专门邀 请王子兴到场与大家会面。
1944年4月,日军3906部队在进攻洛阳之前,部队长林芳太郎意识到河北 省皇协军的大多数,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国民党方面派来的特务,也已经插 手控制这些伪军。于是,他从保定调上板联队,到辛集解决特别剿共旅的李佩 玉部5000余人。日军华北特别警备队驻石家庄的甲字1417部队,也清除出了 1000多名不可靠人员。这些人中的大部分被送到石家庄集中营的劳工教习所 进行改造。1944年秋,张子元小组重要成员傅充闾多次劝告日军当局说:李佩 玉土匪出身,很狡诈,他在石家庄地区的匪徒很多,如果让他在集中营里长住 下去,必然会发生里应外合的暴动。日军便采用傅充闾等人的建议,命令卫生 员通过注射石碳酸水,处死了李佩玉和他的刘姓参谋长。
1944年9月,日军第110师团开赴洛阳作战,要调两批人随军服务,张子元 小组趁机委派党内干部张辅卿带去50多人,委派耿万昌、弓棣带去30人。这些 人出去之后大都逃回了根据地。
石家庄集中营的中共特支| 235
同样是在1944年,日军1417部队仿效八路军敌后武工队的办法,在石家庄 市郊成立特务组织兴亚工作队(又称特别挺进队广专门针对晋察冀根据地开 展工作。张子元小组趁机选派中共战俘干部,分三批送去90人。兴亚工作队的 中共党员利用这个组织既打击了日伪汉奸和国民党特务,又为根据地收集大 量情报,后来还通过发动起义,把部队拉回了太行山根据地。
1944年盟军飞机轰炸石家庄之前,晋察冀军区根据美军观察员的要求,由 王子兴出面让张子元小组绘制石家庄日军兵营、仓库、机场的位置地图。由于 张子元小组绘制的地图目标准确,1945年春节前后,盟军先后出动飞机48架 次,对石家庄日军实施了两次轰炸和一次空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石家庄之 战,成为八路军与以美军为首的盟军协同作战的一个成功范例。
盟军飞机轰炸后’日军当局人心惶惶,劳工训练所向日本输送劳工的工作 也被迫停止。张子元小组趁机以回家探亲的名义,放走一些解除俘虏号码的 管理人员,并把小组中的骨干力量与集中营之外的地下工作人员联合组成石 门游击队,对日军目标进行袭扰、破坏和打击。日军投降前后,他们在市内贴 标语、撒传单、抓汉奸’为八路军的接收工作做准备。后因国民党军队的阻挠, 八路军没能实现接收石家庄的目标。张子元等人也被迫撤回根据地,在冀中 十一地委敌工部石门联络处继续从事谍报与反谍报工作。
《历史背后》的错误和答谢
2006年6月21日,笔者收到林嘉明先生从香港寄来的航空挂号信 件,打开后得知是对于《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的认真纠错。 一本书一旦公开发行,就已经成为公共产品,必须接受读者的批评和时 间的检验。出于对读者感恩和对于林先生无私教正的答谢,现把来信中 的相关内容予以公开,并且承担属于自己的一份罪错。
一、林嘉明的纠错信件
林先生在来信中写道:“张耀杰先生:你好,拜读大作《历史背 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我发现有笔误和资料错误之处,现提供资 料给张先生参考之用。希望再版时能作出改正。……日前我从友人得知 先生大作《历史背后》面世,友人都赞赏先生的治学态度,是位难得人 才。尤比国内仍有一些学者……常以‘成王败寇’论历史人物。惟张先生 没有‘包被’在文字里。”
林先生的第一项纠错,是《历史背后》第9页的“1917年10月21日,李 大钊代表前北京政府内政总长孙洪伊前往南京〃。据他介绍:“孙洪伊的 ‘北京政府内政总长’应为内务总长之误。1916年6月袁世凯死,黎元洪继
“11本文原栽《青年知识报‘今日关注》,2006年7月26日
附录:《历史背后》的错误和答谢| 237
任总统,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孙洪伊为内务总长。到1917年9月10日, 中华民国军政府在广州成立,孙中山就任海陆军大元帅,孙洪伊任内政 总长。史称广东军政府时期。民国初年,军阀割据,政局混乱,政府官员的 任命安排和职称等事,容易令后世人混淆不清。就以孙洪伊在1916年为 例,黎元洪在6月29日的各部总长的任命安排,原命孙洪伊为教育总长, 内务总长则为许世英。但有议员极力反对孙氏的任命,因此黎元洪重新 安排孙氏为内务总长。同年11月孙洪伊跟国务院秘书长徐树铮多次发生 沖突。因此孙、徐二人同被免职。有关上述史料,详见附页。另外,《历史 背后》第119页的‘教育部长汤尔和’,137页的‘教育部部长黄郛’,138页 的‘教育部部长易培基’,上述的‘部长’应是‘总长’之误。”
林先生的纠错是正确的。不过,据他自己所提供的秦孝仪总编纂的 《中国现代史辞典》(人物部分)第269页,孙洪伊由教育总长改任内务总 长的原因,是“因部分阁员坚持不就”,而不是“有议员极力反对孙氏的 任命”。另据郭廷以著《中华民国史事日志》记载:黎元洪就任大总统的 时间是1916年6月7日。6月29日,黎元洪特任段祺瑞为国务总理,废除原 有的国务卿官街。6月30日,黎元洪改组内阁,特任唐绍仪为外交总长、 许世英为内务总长、陈锦涛为财政总长、程壁光为海军总长、张耀曾为 司法总长、孙洪伊为教育总长、张国淦为农商总长、汪大燮为交通总长、 段祺瑞兼陆军总长〔唐未到前由陈锦涛兼署,张耀曾未到前由张国淦兼 署〕。7月12日,黎元洪又改任孙洪伊为内务总长、范源廉为教育总长、许 世英为交通总长。
按照当时的排序,内务总长是内阁第一总长,孙洪伊由教育总长改 任内务总长显然不是“有议员极力反对孙氏的任命”。黎元洪、孙洪伊一 派在与掌握军政大权的皖系军阀段祺瑞、徐树铮一派的政权之争中,处 于明显的劣势,加上孙洪伊的前政治盟友、众议院议长汤化龙等人与孙 洪伊决裂,直接导致黎元洪被迫于同年11月20日免去孙洪伊的职务,作
238 I扎国皙崧
| ―政学两界人和事
为政治平衡,徐树铮于两天后的22日辞职。李大钊当初是在汤化龙和孙 洪伊的共同资助下到日本留学的,在两个人的派系斗争中,他明显倾向 于老同乡孙洪伊。
二、《历史背后》的相关错谬
林先生的第二项纠错,是《历史背后》第21页的“林纾……在杭州东 文精舍……教书”,和32页的“此时的林纾,恰好是徐树铮创办的北京成 达中学……”:“林纾在抗州东城讲舍教书,不是东文精舍。1915年徐树 铮创办的是正志中学。19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