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背影:政学两界人和事 作者: 张耀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为宪政流血”的宋教仁| 13
在这封私人信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宋教仁对于党内斗争的分析判 断:“政党形势,闻本党有内讧,前日兄来电警告弟以危象,然弟总料其未必有 如是之甚,纵小有波澜,当不至于成大风潮,放眼观察人才之高下,有此能力 者固不多也;且目下之形势,未必能于将来亦可包括,吾人既不争目下,则将 来自有将来之局面,又何足忧,请兄不必怀杞人之念也。但目下究竟详情如 何,尚乞电示。
这段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其一,在宪政民主的制度框架内从事政 党政治的制度建设方面,宋教仁在国民党中占有当仁不让的绝对优势;其二, 在宪政民主的制度框架内从事非暴力的制度建设的宋教仁,无形中造成了在 国民党内拥有很大势力的陈其美一派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被动局面,从而 造成“本党有内讧”的危险局面。宋教仁对于这两方面的估计过于自信的盲目 乐观与疏于防范,直接导致了他自己“为宪政流血”的悲惨结局。
四、宋教仁的阳光宪政
1913年1月8日,宋教仁在国民党湖南支部发表竞选演说时表示:“现在 民国未经各国承认,于国际上非可谓之成立,然其原因,则内部未能整理之 故也。……为今之计,亟须组织完善政府,欲政府完善,须有政党内阁。今国 民党即处此地位,选举事若得势力,自然成一国民党政府。兄弟非小视他党, 因恐他党不能胜任,故不得不责之国民党员。……况湖南人作事勇往为各省 冠。此次选举,须求胜利,然后一切大计画皆可施行。此兄弟之所希望于本党 诸君者也。”?
2月1日是旧历腊月二十六日,宋教仁顾不上与家人共度春节,毅然离开 家乡来到武汉。他在国民党湖北支部发表的演说,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 政党理论:
以前,我们是革命党;现在,我们是革命的政党。以前,是秘密的组织;现
14丨氏闽嘴
I ^政学两界人和事
在,是公开的组织。以前,是旧的破坏的时期;现在,是新的建设时期。以前,对 于敌人,是拿出铁血的精神,同他们奋斗;现在,对于敌党,是拿出政治的见 解,同他们备斗。我们此时,虽然没有掌握着军队和治权,但是我们的党是站 在民众方面的。中华民国政权属于人民。我们可以自信,如若遵照总理孙先生 所指示的主义和方向切实进行,一定能够取得人民的信赖。民众信赖我们,政 治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现在接得各地的报告,我们的选举运动’是极其 顺利的。袁世凯看此情形,一定忌刻得很,一定要钩心斗角,设法来破坏我们, 陷害我们。我们要警惕,但是我们也不必惧怯。他不久的将来,容或有撕毁约 法背叛民国的时候。我认为那个时候,正是他自掘坟墓,自取灭亡的时候。到 了那个地步,我们再起来革命不迟。效
2月10日,宋教仁又在国民党湖北交通部欢迎会上发表演说,对中央政府 在财政、外交等方面的措置失当提出批评,其中特别提到临时总统袁世凯、国 务总理赵秉钧在外交方面的重大失误:“溯自去岁三四月后,库伦事起,桂太 郎往俄締结第三次协约,兄弟彼时亦在北京,见事情重大,曾屡次警告袁总统 及赵总理,促其从速设法解决此问题,……无如说者谆谆,听者藐藐,至今日 外蒙将非我有,而政府犹日处歌舞太平之中,不知是何思想。
2月13日,宋教仁自汉口沿江东下,于2月15日抵达上海。国民党理事长孙 中山已经于2月10日乘“山城丸”赴日本考察,随同的有在国民党内以激烈著 称的马君武、何天炯、戴季陶等人。
2月19日,宋教仁在国民党上海交通部发表演讲,其中特别谈到三权分立 的宪政民主的制度设计:“国会初开第一件事,则为宪法。宪法者,共和政体之 保障也。……讨论宪法,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应如何分配,中央与地方之关系 及权限应如何规定,是皆当依法理,据事实,以极细密心思研究者。
1913年3月,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选举揭晓,在宋教仁的主持和经营下, 国民党取得重大胜利。众议院议员共596人,其中国民党得269议席、共和党得 120议席、统一党得18议席、民主党得16议席、跨党者得147议席、无党派得26
“ “为宪政流血”的宋教仁| 15
席。参议院议员274人,国民党得123席、共和党得55席、统一党得6席、民主党得8 席、跨党者得38席、无党派得44席。国民党在参、众两院870议席中占有392席’虽 然没有超过半数,由于共和、民主、统一三党加起来只有223席,国民党依然可 以凭借其绝对优势影响参、众两院。
3月8日,宋教仁在南京发表演说,再一次阐述自己对于政治体制与权力 架构的基本构想:“现正式国会将成立,所纷争之最要点为总统问题,宪法问 题,地方问题。总统当为不负责任,由国务院负责。内阁制之精神,实为共和国 之良好制也。国务院宜以完全政党组织之。混合、超然诸内阁之弊既已发露, 无庸赘述。宪法问题当然属于国会自订,毋庸纷扰。地方问题,则分其权之种 类而为中央、地方之区别,……大纲既定,地方问题自迎刃而解。惟道府制即 观察使等官制,实为最腐败官制,万不能听其存在。
宋教仁的上述言论,特别是他在国民党上海交通部的长篇演讲,招来北 京方面的匿名批评,上海《时报》北京电指出这篇匿名文章的作者是“某当 局”。“某当局”在文章中除了对国民党方面横加指责外,还针对宋教仁展开人 身攻击:“谓与总统有意见乎?吾见其运动内阁,当时媚事总统,惟恐勿至,水 乳相容,已无间隙。谓与现在执政有宿怨乎?吾见其运动内阁,当时款宴访问, 几无虚夕。钝初交际能名,轰传流辈,声气相投,已无隔膜。然则其叹息痛恨, 力诋狂詈,正自有故。……一以发泄旧愤,一以排挤旧人,夫然后目的可偿,总 理可望。其手段奇,其用心苦矣! ”?
宋教仁在没有读到全文的情况下,先在1913年3月12日《民立报》发表一 篇《宋教仁君之时事谈一一驳某当局者》,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某当局又谓余 因争总理未遂,故发此怨愤无稽之言,亦可发噱。余始对于第一次内阁更换 时,主张蔡君元培,二次主张黄君克强及赵君智庵,实未有自为之心。非不为 也,实因余之资望能力皆不及诸人也。今世人往往有可怪之心理,谓人欲为总 统或总理或国务员,即目为有野心,咸非笑之,岂知国家既为民国,则国民自 应负责任,有人欲进而为国服务,负责任,乃反以争权利目之,视民国之职务 与君主时代官爵相等,致令人人有推让之虚文,视国事如不相关,岂非无识之
16 |氏国皙1丄
| ―政学两界人和事
甚乎?袁总统欲为正式总统,然余最佩服,盖今日政府中有为国服务之责任心 者惟一袁,吾人惟论其有此本事与否,不当论其不宜有此心。其既为之,则只 宜责备其为好总统而已。人之欲为总理、国务员者,亦当待以如是,方为合于民 国时代之常轨。”
3月15日,宋教仁又在《民立报》发表长文《答匿名氏驳词》,其中坦然承 认:“世人诬吾运动总理,由来已久。吾虽无其事,实不欲辨(辩〉,且因以自励, 盖已久矣。”
接下来,宋教仁话锋一转反驳说:“夫人立志为总理,岂恶事哉?……国家 既为共和政治,则国民人人皆应负责任。有人焉自信有能力,愿为国家负最大 之责任,此国家所应欢迎者。美国小学生立志欲为总统,传为佳话。各国政党 选举总统或组织内阁,其党魁之自负之运动之竞争为何如者?盖为国服务,本 非权利,共和国之职事,亦非专制国之官爵可比,人苟可以自信,则不妨当仁 不让,世之人亦只问其有此能力与否,不能谓其不宜有此志。吾人惟自愧无此 能力,固不欲当此大责任。吾人之志则不讳言,实深愿将来能当此责任者也, 且希望人人有此希望者也,惟枉道以得之,则不可耳。若乃目为野心,咸起非 笑,则直是视民国职务与君主国之官爵相等。”
关于自己与政府当局之间的良性互动,宋教仁表白说:“吾人非难政府’ 非与政府有恶感,只问其行事之若何。若以有恶感,而即故意非难之,则必以 有好感,而故意逢迎之,此乃公等官僚卑劣之故态,吾人岂为之耶?吾人素来 作事,不存权利之见,亦不畏强硬反对,吾惟行吾之素。”
在这篇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