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背影:政学两界人和事 作者: 张耀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精神病院中以狂疾 毙命。著有《申报评论选》、《孔子》、《中国书史》、《日本历史大纲》等。
如上简历本来应该是比较权威的盖棺论定,只可惜“担任中俄大学总务 长、天津南开学校总务长等职”颠倒了时间顺序,“曾用名乐素素”一说也并不 十分准确。査1930年8月1日的胡适日记,其中有这样的记载:“办《日本研究》 的陈乐素、陈彬和来谈,他们问我对于民族的意见,我说,这个民族有许多别 人及不到的美德,故能一跃而到现在的地位:①好洁净,②爱美,③轻死,要死 的美;④肯学人的长处。此四项美德,世界民族没有能比上日本人的。他们又 问我对于中日关系的意见,我说:欧洲的和平关键在德法携手,东亚的和平关 键在中日携手,此为将来中国外交不可忽视的主旨。”
由此可知,陈乐素或乐素素应该是另有其人。《日本研究》的出版时间是 1930年1月,陈彬和从1929年起在日本特务支持下编辑出版的其实是《新纪元 周报》。
二、陈彬和与《日本研究》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的官方网站中,刊载有节录自林昶《中国 的日本研究杂志史》(“中国的日本研究史丛书”之一,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 出版)的一篇文章《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研究杂志述论》,其中以很大篇幅介绍
214 良阖噶“I 二
I ^政学两界人和事
了陈彬和参与主编的《日本研究》月刊,却没有说明该刊由日本特务机关提供 支持的暗箱背景。
据林昶介绍,《日本研究》由上海新纪元月刊社创刊于1930年1月,其前身 是创刊于1929年1月的《新纪元周报》。它尽管占据了中国第一本研究外交问 题及国际问题的定期报刊的先机,在老资格报刊的遮蔽挤压下却明显地处于 下风低位。于是,《新纪元周报》果断停刊,另起炉灶创办《日本研究》月刊。该 刊的创刊号及其后几期印数高达5万份,与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登记编制的全 国报纸销量第三位的《时事新报》等同,在当时来说实属罕见。
《曰本研究》月刊创办初期,编者不仅请蔡元培题写封面,还在每期卷头 邀集知名人士题词、撰文以表达不同观点。为扩大知名度和发行量,该刊一方 面登报发广告,另一方面以留日归国学生为对象邮寄出2700余封征订信函。 在第1卷第7、8期中,还不惜版面连续用插页刊登“日本研究吾国的各种定期 刊物”,详细介绍这些刊物的封面、正文样张、编辑人、发行所、定价、发行量 (如《支那》杂志月销9万份〉,与此同时还专门配发标题为“日本研究”的白话 诗:“他们真是努力呀,日本人! 乂你看他们研究我国的书报出了多少本? 7假如 他们不是有心人,丨又为什么要这样精细的来把我们解剖清!……”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震惊全国的“九一八”事变。《日本研 究》于当月出版的第2卷第1号特辟“暴日犯我东北专号”,围绕事变真相、日本 国内外局势及中国应采取的对策,发表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本质的数篇分 析文章,同时还对国民党政府奉行的“不抵抗政策”进行批判。这一期的插页 刊载的是1931年9月19日日军占领沈阳后,由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签署的《日 本军司令官布告》的影印件。编辑者在“卷头语”中明确表示:“暴日对我东北 实施武力侵犯,不宣而战,沈阳、长春、营口、安东等重要城市,都被占领。白山 黯淡,黑水呜咽,我东北半壁河山,已全沦陷于日本帝国主义者铁蹄践踏之 下。噩耗传来,天地变色,远望辽东,烽火连天,我们真为之椎心泣血,悲愤莫 可自止!……民族生命,已仅存一线,国人再不醒,将奈何?再不醒,将奈何? ” “试看日本人研究我国是何等的精细详尽,他们已经知我了,所以今日长驱直
政学奇人陈彬和| 215
人,如人无人之境,我们往既忽彼,今又不求知彼,空言抗御,从哪里下手?所 以今后我们研究日本,当更积极加紧! ”
在高调抗日的同时,编辑者还适时表达了自己的现实困境与利益关怀: 《日本研究》“苦力撑持”、“负债累累,艰苦不可言宣”,不得已忍痛缩小了刊物
篇幅。
在接下来的第2卷第2号“卷头语”中,编辑者放眼世界,通过分析日本发 动侵华战争的动因,强调对日本“不能只从表面的单纯的现象去体识,而要把 握问题的重心”。“日本是现实世界里的一个单位,同时又是资本帝国主义国 家的行列里的一员名角,在目前世界经济的大网络之下,它和世界是凝成了 整个的一片。……它的行动不是单独的、偶然的,实即整个国际资本主义矛盾 深刻化的反映之一幕,日本帝国主义者不过是忠实地在太平洋上担任了自己 应演的角色并扮演了一幕绝世的悲剧罢了。”如此话语所表述的其实是来自 苏联并且通行全世界的反对资本主义及帝国主义的政治观点。
1940年前后,随着汪精卫的公开投降和南京“伪”政府的建立,一些以学 术研究面目为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奴化政策服务的日本研究杂志相继出笼。 与此相呼应,汪伪政府在对有抗日倾向的新闻报刊严加控制的同时,加紧了 对于新闻工作者的打击迫害,以至于在一份“通缉令”中声称“先将首恶付诸 重典”,“着军警机关一体通缉,尽法惩治,以戢凶顽”。被汪精卫“伪政府”明令 通缉的相关人员中,包括已经停刊的《日本研究》前主编、《申报》前社评主撰 陈彬和(“通缉令”误作“陈彬”〉、《新闻报》的著名采访记者顾执中等人。
三、陈彬和与《申报》
2005年4月7日,《南方周末》前副主编钱钢以“旧闻记者”的名义发表《请原 谅我隐去了他的名字》,其中错写了陈彬和的名字:“1945年3月5日下午5时,上 海外滩华懋饭店(今和平饭店〉宾客熙攘。镁光灯前,那位‘伥传媒'《申报》总编 辑陈彬3录出现了。他宣布,‘去年冬天,敌美在太平洋蠢动以来,盟邦陆军航空部
216 良阖噶“I 二
I ^政学两界人和事
队,以一人一机一舰主义,组织神风特别攻击队’,鉴于此种神风精神,有宣传广 大之必要,有在后方各种工作上推动之必要,去年12月特公开征求‘神鹫赞美歌 词’,应征者非常踊跃……当天举行的,正是应征歌曲的音乐会。陈彬骑说,远在 670年前,元兵由蒙古袭击日本,忽起狂风,将元朝兵船吹倒海中,元兵10万之 众,生还仅〃人,当时日本名之为‘神风’。‘神风特别攻击队’的名称由此而来。 对这种自杀式攻击,日本舰队报道部部长松岛在致辞时赞誉:‘从天际出以降魔 之利剑,使敌寒心,获致必中必杀之效果……’他甚至把‘日军勇士以身殉国之 忠烈精神’,比作‘孔子所谓杀身成仁的爱国精神’ !“
2005年10月27日,钱钢又在《南方周末》发表《从左倾斗士到汉奸总编》, 其中写道:“《申报》总编辑陈彬騄的一生大起大落,留下诸多谜团。有人说他很 早就已是日本特务。果真如此,那他进人《申报》,发动改革,使《申报》‘向左 转’,应当是居心叵测的大阴谋。然而我读那些署名‘彬’或‘驿’的批评蒋介石、 爱国反日的社评,觉得他更像真的民主斗士。他的故事要是拍成电影,会好 看。上海有个著名的哈同花园,陈彬驿的母亲曾在富商哈同的夫人身边服务。 因为这一层关系,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的陈彬驿,在哈同花园附属的女校当 了教师。可是20岁的他犯了‘有损师表’的过失,被辞退。风起云涌的大时代, 时任天津南开学校总务长的他是热血男儿,因参加‘三一八’反帝示威,遭军 阀政府通缉。1931年,经黄炎培引荐,他得到《申报》老板史量才赏识。”
接下来,钱钢依据老报人胡憨珠的《申报与史量才》一文,用“据称”二字 叙述说:“陈彬驿当时要求史量才给他革新的自由权力。史量才则要求陈彬 驿为了事业不要一切名义,以‘养媳妇’的身份低头服小,踏进编辑部再说。 陈彬驿会做人,他谦恭、忍让,渐得总编辑张蕴和的信任。他开始清扫《申报》 的保守习气,首先让《申报》社评尖锐、泼辣、议论时政。由他署名的社评其实 是由一套班底所写。他的‘笔阵’中,共产党员有胡风、艾思奇等七八人之多, 其他的知名人士还有陶行知、邹韬奋等。他还动手改造副刊,《申报》‘自由 谈’面目一新,鲁迅的杂文是其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