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背影:政学两界人和事 作者: 张耀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27年9月28日,奉系军阀张作霖以加入政党、散发传单、有反对现政府
北大教授高仁山的革命传奇| 171
之嫌疑等罪名,将高仁山逮捕,先后关押在北京侦缉处、警察厅、军事部、陆军 部等处。同年12月9日,高仁山在写给妻子陶曾谷的家书中表示:“自被捕之曰 起,身处囹圄之中,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生三十四载,以十六年之光阴从事 教育研究,以所学所知,未能有裨于社会国家,苟以圄长逝,诚死亦不瞑矣。我 之全部教育计划,因此夭折,思之殊可惜也。……我如‘坐罪而死’,望你将此 信转告教育界诸友,暨予之学生,得知予之心志,或可完成一部分之希望。”
1928年1月25日,高仁山被张作霖的奉系军阀枪杀于北京天桥。⑤
二、高仁山与新中学会
据张次溪著《李大钊先生传》介绍,在李大钊生前,已经有过一个由中共 地下党组织牵头的统一战线组织“左派联席会议”:“一九二五年三月孙中山 先生逝世后,国民党死硬派(即西山会议派)以林森、邹鲁为首,在南花园一 号,作反共的活动。李先生与劳会同志领导的国民党左派各团体,组织了左 联〖左派联席会议〉。当时参加左联的有实践社〔邓文辉等负责〉。新军社(谭 祖尧负责〕。四川革命青年社(杜炎负责〕。新溪社(杨立贤负责〕。革新社(刘 愈负责〉。琼岛魂社(莫同荣负责〉。琼崖协进会(郑兰积负责〉。中山学社(姚 彦负责〗。新中学会〈于树德、刘耀南负责〉。以上九个团体,均有多数共产党 员参加。李先生派李渤海用民校二字为代表号,与各团体联系。谢质如奉李 先生命,与各团体均有接洽,当时各团体在北京翠花胡同开会,有将革命交 给左派的口号。”⑥
李渤海,原名李伯海,山东蓬莱县人。“五四”时期投身于政治活动,与天 津的韩麟符等人共同组织“澄社”,取义于“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后经胡适 介绍,他与韩麟符一同以旁听生的身份进人北京大学文科学习,进而成为北 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员。后经高君宇、何孟雄介绍,加人社会主义青年 团及中国共产党。1926年秋天,李渤海负责中共北京市委的宣传工作,兼国民 运动委员会书记。此时的李大钊及国共两党的高层人士,已经由北京东城的
I扎国筲崧
I ^政学两界人和事
翠花胡同迁往苏联大使馆的旧兵营。李渤海作为使馆内的中共组织与外界的 联络人,代理着李大钊兼任的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北京分会主席的职务。李 大钊遇难后,他又接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1927年秋天,李渤海被奉系军阀逮 捕,因为身份暴露而投靠军阀当局,从此改名黎天才,后来成为张学良发动 “西安事变”的关键人物。
这里的“民校”二字,其实是处于地下状态的中共党组织秘密开展统一战 线工作时使用的一个代号。他们把国民党视为革命团体的第一级,简称“民 校”。把成立于1920年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了。5卩500131181 !^!出 …!^〉,以及于1925年1月改名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丫。即(:出朋记0001…爪110;31 丫011出(:。!〃^〉,简称为“中学〃。把中国共产党〔(:。?。即丨0)01111111^1 ?时丫),简称为“西校”或“大学”。这样一来,被称为“民校”的国民党,便成为中 共党组织的预备队。中共地下党团组织在“民校”中开展工作时,要求党、团员 积极宣传左派的政治主张,对于右派言行要“不懈地加以攻击”。在吸收党员 方面,有左派倾向的人才可以被介绍加人“民校”即国民党。国民党中有阶级 觉悟的人,才可以被进一步介绍加入“中学”⑴义。或(:。丫0及“大学”((!?。)。与 中共地下党组织的统战工作相比,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虽然人多势众,却 表现得软弱无力。曾经担任国民党中央青年部长的邵元冲,在1925年12月23 日的日记中表白说:“晚阅《(:;^。之决议案及组织》等,具见其工作之已切近实 际,吾党中散漫无绪,各逞私图,尚何言耶? ”⑦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北京政府的极端措施大大刺激了民意的反弹,从 而导致加人国民党及共产党的人数急速攀升。据张次溪介绍说:“当时这九个 左派组织,共有党员一千一百余人,再加上(:。?。同志,有一千余人,总合起来共 有二千余人,共同组织北京的左派联席会议,简称左联。左派的联合工作,以 实践社的几个首领,如邓文辉、萧忠贞、李寿雍等为中心。例如北京市党部的 名单,就是共产党((:。?。)与实践社确商好的,市党部的正式执行委员吴可(工 人部长(!?。)、谢伯俞(组织部长(!?。)、邓文辉(常委实践社〉、萧忠贞(宣传部长 实践社〉、莫同荣〔农人部长琼岛社魂社〉、谭祖尧(常委新军社〉、郑兰积(青年
北大教授高仁山的革命传奇| 173
部长琼崖协进会广刘耀西〔常委新中学会〉、路友于(商人部长大同盟新左派 未就职〉。自左联领导下之市党部组织后,申请入党和报到的新旧党员,增至 四千人,这一个伟大革命团体,在李先生领导下,不断的迈进……”
1927年4月28日与李大钊同时遇难的,大多是“左派联席会议”的骨干成 员。没有被捕的国共两党高层人士,在此之前已经纷纷南下。高仁山在危难时 刻愿意担纲“北方国民党左派大联盟”的领导职务,既是国共合作的结晶,更 是中共地下党组织秘密开展统战工作的成果,同时也是高仁山大无畏的英雄 本色的充分展现。然而,高仁山在国共两党由合作到分裂再到相互争战的历 史夹缝中,挺身而出担当重任的无畏奉献,无论是在国民党的历史上,还是在 共产党的历史上,都没有占据恰当的位置。
作为新中学会的创始会员,出任“北方国民党左派大联盟”主席的高仁 山,所代表的其实是上述九个左派组织中的新中学会。据张次溪介绍:“新中 学会,历史颇久,分子不尽是革命的,有党员六十五人,左派分子四十人,(:。?。 四十五人,该会的进步分子,均由李先生介绍加人了(:。?。。”
由杨扶青、李峰、张芥尘、于树德联名发表的《新中学会纪要》,对于该学 会另有说明:“一九二四年童冠贤、马冼凡接受了英国学者拉斯基的政治学 说,想把新中学会改组为一个拉斯基式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从德国寄回一 个新中学会会宪修正草案,请国内会员在年会时讨论通过。当时会员之中,周 恩来、安体诚等早巳加人中国共产党,并实际地参加了国民革命运动;其他会 员有的已另有政治结合;有的埋头从事于实业或教育;有的并不明了社会民 主主义的意义;有的事实上已与新中学会脱离关系;因此大家对会宪的修改, 都不怎么感兴趣。当一九二四年夏季,年会通过会宪修正草案时,于树德当场 声明不能接受社会民主主义,坚决要求出会;全场会员因激于多年来的感情, 且深深感到新中学会解体分化危机的到来,都不禁失声痛哭。一九二四年后, 虽勉强举行过一二次年会,都是无精打采而散,从此新中学会就无疾而终了。 ……一九二六年童冠贤、马洗凡等加人国民党,曾联合一部分人组织‘新中革 命青年社’,成为国民党内的一个派系,不明真相者称它为‘新新中学会’,其
174 I氏固嘴长
| ^政学两界人和事
实与新中学会是两回事。”⑧
新中学会的创始人童冠贤,早在1925年就回国担任了北大教授,从而与 高仁山、陈翰笙等人成为同事。1926年,他跟随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当选中央执行委员的北大教授、教务主任顾孟余,赴广州参与国民党中央 的党务工作,又与老会友于树德成为同事。接下来,他受命返回北京任国民党 政治委员会华北分会委员,与丁惟汾、李大钊等人一同经营华北国民党的党 务工作。在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高仁山更加熟悉的应该是新中学会的会友 于树德而不是李大钊。在于树德和李大钊之外,与高仁山最为接近的自然是 童冠贤。
于树德,字永滋’ 1894年2月29日出生于河北省静海县唐官屯。1917年考 取天津法政学堂的公费留学名额,并把自己准备自费留学的三百块大洋转赠 周恩来,从而促成两个人于同年9月一起赴日本留学。在日本期间,两个人先 后加入由童冠贤、高仁山、马洗凡、刘东美、陈铁卿、杨伯安、杨扶青、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