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克格勃全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解英美反对的真正原因是对人权的真正尊重与担忧,  还是去寻找另一种解释。
1952年7 月,他使意大利社会主义者皮特罗·涅尼相信,“美国红衣主教斯皮尔曼
秘密参加了雅尔塔会议,正是他唆使‘斯大林的朋友’罗斯福反对他”。涅尼并不
怀疑斯大林的真诚,他认为这一切都是梵蒂冈针对斯大林搞的阴谋诡计。实际上,
这种假想没有可靠根据,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考虑到让“布龙克斯”’民主分子
领袖艾德·弗林参加雅尔塔会议的美国代表团不太合乎对宜。美国令其打道回府,
就在他离开克里米亚回国途中,他顺路在罗马做了短暂停留。这可能就是斯大林产
生怀疑的根据, 并把艾德·弗林错认为是红衣主教斯皮尔曼。后来,英国外交家D
·A·萨伊克斯通过对所谓的“斯皮尔曼” 阴谋的了解得出了一个准确的结论,斯
大林的世界观是“洞察力与荒谬惊人结合的产物”。由此也可看出,斯大林是如何
在伟大的卫国战争和冷战期间使用情报的。   
      第九章  控制东欧
    (1944~1948)
    斯大林认为,贝利亚的大帝国在战争年代的膨胀导致了贝利亚本人拥权过重。
1946年初,贝利亚进了政治局,并担任了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职务。但与此同时,贝
利亚在内务人民委员部里的位置则被他的第一副手谢尔盖·科鲁格洛夫代替,这个
像熊一样的家伙曾因保障三巨头会议有功,被不列颠帝国授予骑士荣誉称号。1946
年3月,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和内务人民委员部由“委员部”改组为“部”,分别
称为国家安全部和内务部。称谓的变化,也意味着这两个机构地位的上升。此后不
久,贝利亚·梅尔库洛夫的嫡系也被从国家安全部首脑位置换了下来,取而代之的,
是维克多·谢苗诺维奇·阿巴库莫夫,和科鲁格洛夫一样;此人也不属于贝利亚的
“高加索黑手党”。但是如果斯大林以为阿巴库莫夫能限制贝利亚在国家安全机关
里的影响的话,那这一次他可就错了。赫鲁晓夫确信,阿巴库莫夫很快就成了“贝
利亚的人”。如果不事先同贝利亚商量,他从不向任何人乃至斯大林报告任何东西。
    阿巴库莫夫的领导作风以残酷、贪婪著称,但对自己的部下,他却亲切有加,
关怀备至。大概正是阿巴库莫夫担心自己在契卡的历史功绩里处于次要地位而下令
从国家安全部军官俱乐部纪念室搬出那些神圣的纪念品——捷尔任斯基的塑像、画
像和军便服。阿巴库莫夫是俱乐部夜生活的常客,他去那儿和朋友们打台球,并在
一个专门提供的单间里同情妇睡觉,那里面有的是进口饮料,法国化妆品。国家安
全部出国回来的军官,利用昂贵的礼物向阿巴库莫夫表示敬意,这已成了传统。叛
逃者彼得·杰里亚宾回忆说,他在维也纳给头儿先后买过童车、裙子,价值10万卢
布。阿巴库莫夫1951年被捕,1954年被处决。在给他定的罪名中就有“道德败坏”
和“贪污”。
    阿巴库莫夫能爬上国家安全部部长的宝座,得益于他在“斯梅尔什”的成就。
这是1943年 4月重组的一个内务人民委员部的“特别机构”,他当时在军队中从事
反间谍工作。当时斯大林亲自主持召开了间谍机构领导人会议,“斯梅尔什”组织
就是在这次会议上设立的。官方文件证明,最初有人建议叫“斯梅尔涅什”——来
自战争年代流传甚广的一句口号:“消灭德国间谍”。但是斯大林不同意这个叫法:
    “说老实话,我们干嘛要只对待德国间谍?难道别的国家的间谍机构就不针对
我们国家吗?还是泛泛地叫‘消灭间谍’为妥,或干脆叫‘斯梅尔什’(即“消灭
间谍”的俄语缩略读音——译者往)”。
    然而“斯梅尔什”的任务却不仅仅限于破获外国间谍,它还在一大批情报员的
帮助下肩负监视、调查军队中不满分子和投降分子的使命。斯大林作为国防委员会
主席和国防人民委员,这次又把“斯梅尔什”的领导大权也抓在了自己的手中,由
此来看,“斯梅尔什”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在红军解放的土地上,“斯梅尔什”查出了那些通敌的嫌疑分子,镇压了民族
主义反对派。到战争后期,把调查500 多万被遣返的苏联被俘公民的任务也纳人了
“斯梅尔什”的职权范围之内。而英、美反间谍机构竭力想在盟友面前完成自己的
使命,也经常参与这种野蛮的遣返工作。其中,有两百万的苏联公民就是这样被强
行遣送回国的,他们中间的许多人还被投进了监狱,简直就等于把希特勒的监狱换
成了斯大林的监狱。而苏联官方历史对此却闪烁其词,只承认“斯梅尔什”是带着
一种“不信任”的态度对待了那些经历了德国集中营磨难的苏联被俘军人。事实上,
当时几乎把所有这类人都当作了逃兵。1945年6 月,美国驻苏大使阿维烈·加里曼
曾向国会报告:         “当俘虏回到莫斯科他们的家时,大使馆所知道的只是……运送被遣返人员的
车队途径莫斯科继续东进,当列车停在莫斯科站时,‘旅客’们被剥夺了与外界的
一切联系。”
    一些人经“斯梅尔什”简单审讯后就被枪决了,大多数人被关进了北极圈附近
的集中营, 很多人就再也没有从那里出来。 被美国遣返回国的弗拉索夫将军及其
“俄罗斯解放军”战士也未能逃脱这可怕的命运的召唤。弗拉索夫是莫斯科保卫战
的将军之一,1942年被俘,后来曾抨击苏联政体是十月革命残暴的畸型儿。他所领
导的、由苏联被俘人员组成的志愿军,1945年曾在东线与德国人浴血奋战。遣返弗
拉索夫部队的美国士兵动用了催泪瓦斯,不少战士为了表示抗争,甚至自缢身亡,
或用其它方式自杀。在遣送弗拉索夫回国时,匈牙利国务活动家尼古拉斯·尼亚拉
季正好在莫斯科,他后来这样写道:
    “苏联竭力要通过弗拉索夫这个例子表明,等待变节者的是什么下场。弗拉索
夫是被最残忍的手段折磨至死的,苏联甚至还向全体人民详细描述了他死去的过程
以及他临死前挣扎了多长时间。他那支部队里的军官和士兵也都被用同样的方法处
死……”1946年,“斯梅尔什”表面上被取消了,但它的职能却转到了国家安全部
第三局。正如官方历史指出的那样,在战争的后几年,“斯梅尔什”的任务甚至同
国家内务人民委员部一样,“在于帮助被解放国家的人民建立和巩固自由的地方政
体形式”,换言之,即保障沿苏联西部边境国家建立起“人民民主”制度,这项使
命也是后来阿巴库莫夫领导的国家安全部的最重要任务之一。1944年,在与南共党
员米洛万·贾拉斯的谈话中,斯大林对一句中世纪格言的含义进行了阐述:“谁执
政谁就规定宗教的信仰”。
    “这场战争不同于以往,谁夺到领土,谁就可以在上面建立起自己的社会制度。
每个人都可以建立起自己的秩序,只要他的部队足以做到这一点。舍此别无他途。”
    “人民民主”制度逐渐在东欧国家蔓延开来。当然,实现的途径并不完全一样,
有的靠武力,有的靠智取,在这方面,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国家安全部起了关键
作用。那些帮助苏联在自己国家建立“人民民主”制度的大部分人都是钻营之徒、
暂时得势者,他们违心地承认,只有苏联的力量能够建立起“人民民主”制度。每
一个东欧国家里都有一些共产主义者或同情者,他们笃信社会主义的选择,正如第
一代布尔什维克和苏联年轻的理想主义者,在头一个五年中对这种选择的迷信一样。
后来成了斯大林公开法庭牺牲品的匈牙利共产党员格奥尔吉·霍多斯写道:“对一
名为全人类服务、为美好未来的诞生而努力的共产党员来说,这些是多么幸福。二
战的梦魔过后,秩序似乎建立起来了,这将是一个多么令人神往的秩序啊……,我
们高举着共产主义旗帜建设了社会主义的匈牙利。”
    东欧社会主义建设的前途和对斯大林的崇拜是密不可分的。在全世界共产党人
眼中,这不是一位冷酷、多疑、病态的暴君,而是一位神奇的英雄。他栩栩如生地
向“朝拜者”们描述着世界的美妙前景。战争末期,甚至连吉拉斯和大多数南共党
员也都把自己视为是真正斯大林主义者。吉拉斯说:
    “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