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克格勃全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利来提高自己正日趋下降的威信。当然,不列颠也非常高兴能有这么个机会试试自
己的新战术和武器。为了解释80年代初不列颠政治生活中事态的新发展,以及社会
民主党的基础和成功,古克甚至匆匆搞出了一套新的阴谋理论。古克说,美国中央
情报局和美国大使馆帮助成立社会民主党,目的是分裂工党而扶持保守党分子掌权。
    1982年9 月30日,第一总局向驻美国及其它国家观察美国政策的克格勃情报机
构发出电传通令,传达总部的精神——要大家警惕,里根当局像当年对待尼加拉瓜
和莫桑比克一样,企图把争吵的种子播到社会主义各国,以此来抑制这些国家的发
展,削弱它们和进步的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从而迫使华约组织各成员国紧随华盛
顿之后,扩大军费开支。总部要求各情报机构开始反攻,破坏美国政策的信誉。
    10月底,在华盛顿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实施了代号为“高尔夫”的行动,散布捏
造的材料,使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金·基尔克帕特里克威信扫地。捏造的材料转给了
美国记者,一点儿也没有引起伦敦“新政治家们”的怀疑。11月5 日,报上刊登了
一篇题为《姑娘们的最好朋友》的文章,其中披露了金一基尔克帕特里克和南非共
和国的“秘密联系”。文章还附有一张伪造的南非共和国大使馆参赞给基尔克帕特
里克夫人的信的照片副本,信中有南非军事情报机构领导人的“问候和感谢”,并
说在先生生日之际寄去一份礼物,以“表示我国政府的谢意”。然而,A 处在伪造
这封信时又犯了一个以前曾经出现过的错误,它竟未来得及检查出信的正文有拼写
法上的错误。紧随“高尔夫”行动之后,又搞了“塞壬一2”行动,利用A处的伪造
文件揭露美国干涉波兰内政。可是,像其它类似的“积极措施”一样,“塞壬一2”
行动对于西方人来说,也大欠思考了。但在第三世界A 处利用这样的恶劣手段倒是
获得了巨大成功。
    在西欧,克格勃采取这些“积极措施”的主要目的是预防拟定在1983年底部署
“飞航式”和“潘兴式”导弹。由于欧洲的和平运动未必需要由苏联支持来组织抗
议活动,所以,总部在这方面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可以说是徒劳无益的。尽管与反核
示威游行都只有点间接关系,但在苏联驻外机构头目中间。想把这项桂冠戴在自己
头上的绝不止古克一人。
    1982年10月27日,勃列日涅夫在克里姆林宫会见国防部领导人时作了最后一次
讲话,流露了他对东西方关系的悲观看法。
    勃列日涅夫再次指责里根当局的政策并宣称, 要保持世界和平, 就需要我们
“两倍、三倍的努力”。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弥留之际,他的接班人已经确定:
“全体一致”推选安德罗波夫为总书记。虽然党的新一代领导人不打算进行重大改
革,但却极想结束萧条停滞、贪污受贿的勃列日涅夫时代。
    在这个党的历史转折阶段,安德罗波夫令人感到乐观。他当克格勃主席时对持
不同政见者态度强硬,从这一点可以保证他不会允许意识形态方面的破坏活动影响
党的政策。然而,在同涉及到勃列日涅夫家族的反贪污受贿斗争中,他把希望寄托
在了同“不善经营管理”的斗争上。显而易见,安德罗波夫自己也想把劳动纪律和
同贪污受贿作斗争作为活跃苏联经济的必要条件。他1983年l 月在同工人们谈话时
说:“整顿秩序不需要巨额投资,但效果会又不错。”安德罗波夫的建议如空谷回
音,并未带来什么重大的改革。他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使20%的州委书记退职,其中
大多是由于贪污受贿,但州一级党的工作者的平均年龄却有所增加。
    安德罗波夫当选为总书记后,就马上接见了克格勃代表团,其中有先前他的副
手(克格勃副主席)之一菲利普·杰尼索维奇·博布科夫。代表团由克格勃主要间
谍机关的负责人组成。他们都抱怨说,费多尔丘克蛮横无礼,妄自尊大,很难与他
共事。他们威胁说,如果不把费多尔丘克撤职,他们就集体辞职。为了不妨碍工作,
费多尔丘克上调为内务部部长,并同时授予他陆军将军军衔。接替克格勃主席之职
的是他的副手、59岁的维可托·米哈依洛维奇·切布里科夫。他与其前任不同,是
一位精力充沛的行政首长,在总部深受尊敬。切布里科夫的官运开始于党的机关,
1967年调到克格勃干部局任局长,1968年起任克格勃副主席。
    安德罗波夫当选为总书记,这给核导弹攻击间谍战注入了新的活力。1983年年
初,苏联盟国的几个间谍机构也加入该行动。在伦敦,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安全部给
了这一行动很大援助。2 月,驻北约各成员国首都的克格勃负责人接到指令,要进
一步监视来自西方的核威胁。总部错误地认为,年底前将在西德部署的“潘兴一2”
导弹,会把俄罗斯的军事目标置于它的直接威胁之下,导弹从起飞到击中目标的时
间已缩短到4-6分钟,而在这段时间内苏联领导人还来不及进人防空洞呢。然而,
克格勃的电报中却没有提到已经瞄准西欧的SS—20苏联导弹。在二月份给古克指示
中曾有这样的蠢话:总部对西方、尤其是对英国的生活不甚了解。同时,古克被告
知,英国“增加供血量并提高供血价格”显然是准备发动核战争的一个重要征兆;
要求古克立即向总部报告了供血价格的各种变化情况。显然,第一总局不知道,英
国历来都是无偿献血。总部荒谬地认为,教权主义分子和资本主义分子在英国的阴
谋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于是便给古克如下指示:研究获得有关教徒和银行家制造
事端的情报的可能性。
    在进行核导弹攻击间谍战的过程中,总部不断地给克格勃在北约各成员国首都
的情报机构下达任务。像驻其它欧洲国家首都和北美的情报机构一样,伦敦情报机
构也接到命令、要他们定点请数汽车的数量、所有政府机关大楼和与核武器有关的
军事设施晚上亮灯窗户的数量,并把所有的变化及时上报总部。情报机构必须设法
弄清政府官员和他们的家人准备撤离时走的路线、方向和交通工具,并要制定计划,
监视他们离开前所作的准备工作。古克觉得这有点过分。虽然他在报告中还不得不
赞扬总部这些漫无节制的要求。但古克却把核导弹攻击间谍战方面的大部分工作,
都推给了负责日常登记的年轻军官,这个军官甚至连汽车都没有(即使他有汽车,
没有外交部的允许他也不能离开伦敦)。
    1983年2月25日,总部命令在美国的3个情报机关制定“积极行动”计划,不让
里根在1984年11月的总统竞选中获胜,因为总部确信里根不会放弃首次核打击。尽
管在日内瓦正在举行控制军备的谈判,但没有迹象表明能够达成任何协议。因此,
不管是谁在总统竞选中获胜,共和党的人也好,民主党的人也好,都比里根本人获
胜要好。在美国的克格勃间谍负责人,应该与其它政党候选人的竞选班子建立联系。
在美国以外的克格勃负责人也接到命令,要寻找机会在美国安插间谍。所有这些接
触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搜集情报破坏里根在竞选活动中的威信,并通过新的渠道
把搜集到的丑闻散布出去。同时,在北约各国和世界其它地区的所有情报机构都竭
尽全力,广泛进行“里根就是战争”的宣传。总部为各地间谍机构制定了五项积极
行动提纲,以使里根的对外政策威信扫地。这五项提纲针对的是:里根的军国冒险
主义;挑起新一轮军备竞赛;支持全世界的镇压制度;企图镇压民族解放运动;在
北约成员国间制造紧张关系。上述提纲还涉及到里根对内政策方面的问题:歧视少
数民族;当局贪污受贿;与军工企业“态度暧昧”。
    对外情报机构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充斥世界报刊的大量的反对里根的证据归为
己有。实际上,他们的战果还非常的微薄,至少在北约各成员国的情报机构,还没
有一个能够把“里根就是战争”这个总部赋予很大意义的口号推广开来。在总部暗
中准备颠覆里根政权时,总统本人却在公开号召所有美国人“祈祷拯救生活在苏联
极权制度黑暗中的人们”。3月8日,在奥兰多和佛罗里达州召开的一年一度的福音
会会员民族联合会代表大会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