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克格勃全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晚,苏联的装甲兵纵队从机场向总统府推进,纵队由第一总局八处在巴拉希哈的
特别训练中心主任、上校博亚里诺夫率领的克格勃特别小组担任先头部队。所有这
些苏联官兵都身着阿富汗军装,乘坐挂有阿富汗标志的军用卡车。开往总统府途中,
纵队被检查站拦住了。这时,前面汽车的车门迅速打开,克格勃军队开始向阿富汗
人射击。博亚里诺夫上校亲自组织了攻占总统府的战斗,总统及其情妇被打死在楼
上的酒吧间里,博亚里诺夫命令,不留活口,把所有人员全部杀掉。战斗过程中,
博亚里诺夫上校被自己的士兵误认为是总统卫队成员而被打死,还有大约10名克格
勃突击队队员和其他苏联士兵在战斗中丧生。
    占领总统府后,阿富汗共产党员、克格勃宿将巴布拉克·卡尔迈勒马上从国外
赶赴国内,他是莫斯科选定的阿明的接班人。回国后,他通过广播向全国宣布,国
家政权已转交到他的手中,并正式向苏联请求军事上的帮助。他向全国的通告虽然
被认为是在喀布尔播发的,而实际上是从苏联转播的,因为阿明被杀时,喀布尔电
台在正常广播。 12月28日凌晨, 喀布尔电台转到苏联军队之手,并广播说,阿明
“根据革命法庭判决已被处死”。
    阿明被处决后,在莫斯科对他的称呼由“阿明同志”变成了“美帝国主义可恶
的间谍”。
    巴布拉克·卡尔迈勒指责阿明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爪牙,并无理地要求美国政
府交出阿明与它作交易的所有文件。总部甚至抓住阿明同中央情报局的联系大肆散
布谣言说,阿明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时曾被美国情报机构招募。对于这样的宣传连
莫斯科总部内部也有人表示异议。苏军侵略阿富汗10年后,一位苏联历史学家写道:
“阿明年轻时曾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这个事实只能加重我们的间谍恐怖症。”
金·菲尔比在1988年去世前几个月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还顽固地认为:“大量
实事证明,阿明暗中同美国人勾结。”
    总部整个说来是不赞成武力入侵的,其结果也证明比预想的还要糟糕。库济奇
金说:“我们有两方面的重大失算:高估了阿富汗军队的备战情况和低估了它的抵
抗能力。”1980年春天,有8 万(后来超过10万)名苏联军人去援助被起义者击溃
的阿富汗军队。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SO年代中期,阿富汗居民约减少了一半,
全世界逃亡难民中,阿富汗的占四分之一。还80年代初期,克格勃的一位将军就对
库济奇金说过,总部许多人都认同但决定不公开的一个观点就是:“阿富汗是我们
的‘越南’,我们都深深地陷进这场战争的泥潭里了,我们战不能胜,而又难以自
拔。这是件荒唐事,是沼泽,如果不是勃列日涅夫一伙人,我们决不可能滑进去!”
克格勃除在喀布尔情报机构外,在阿富汗的各大城市又设了八个分处,在这些情报
机关中共有300名克格勃军官和100多名技术人员,他们枕头下都藏着手枪,床头旁
备有冲锋枪。一个在阿富汗某省活动的克格勃密码破译员曾送给戈尔季耶夫斯基几
盘记录夜间强攻的录音带,并加上了自己的评论,生动地描述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和
痛苦。在喀布尔的克格勃的一位主要间谍、侵略阿富汗后立即升为将军的鲍里斯·
谢苗诺维奇伊万诺夫于1982年不得不离开喀布尔,因为他患了严重的神经官能症。
令人惊讶的是,伊万诺夫的这个空缺,竟有许多克格勃人员争着去喀布尔填补它。
总部年轻而虚荣心极重的军官们,把战争当作他们迅速升迁和争得好名声的机遇。
一般情况下,总部每月都收到大约100 份反映阿富汗形势的报告。戈尔季耶夫斯基
说,那些整理报告的人身手不凡,汇报的情况要比喀布尔苏联大使馆的详细得多、
清楚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克格勃在阿富汗有神通广大的间谍网。像往常一样,第一
总局的报告只从军事角度反映阿富汗的局势。
    阿明死后,克格勃立郎派残酷无情、精力充沛的32岁的穆罕默德·纳吉布拉领
导阿富汗新成立的安全部门工作,这是1980年1 月为取代阿明的秘密警察局而设立
的。纳吉布拉为避真主安拉之名讳,要求称他“纳吉布同志”。卡尔迈勒总统宣称,
新的阿富汗安全部与以往不同的是,它不再“摧残、压迫、折磨人民,相反,还要
在政府机关内建立侦察处,以保护民主自由、民族独立、国家主权、革命人民和国
家利益,同时在阿富汗人民民主党领导下,实行中立化,对阿富汗外部敌人的政治
阴谋一概不予理睬”。
    阿富汗安全部的所有组织工作及人员培训任务都由克格勃帮助完成。在难以取
胜的反游击战争的残酷条件下,克格勃又恢复了斯大林时代的恐怖政策。国际大赦
组织搜集到的证据说,在阿富汗安全部的隔离室内,“对许多男人、女人和孩子”
都用过刑,拷问时,都有苏联顾问在场,像以前斯大林在东欧的“清洗”一样。一
位后来逃到巴基斯坦的喀布尔市女教师,被拷打时曾勇敢地向阿富汗安全部声明说:
“在阿富汗的领土上,苏联人无权拷问阿富汗人。这触怒了他们,他们捆上我的双
手,用纸烟烧焦了我的双唇。”阿富汗安全部军官按照苏联顾问的指令,毫无人性
地把她打晕了过去。当她从昏迷中苏醒过来时,已被埋在齐脖子深的冰雪中。在以
后的几天内,她身体上被刺满了带电的针,他们还动用了可怕的电刑,并且,苏联
顾问一直都在场。幸运的是,这位女教师熬过来了。要知道,大部分人都没能活下
来呀。
    1989年克格勃一退役将军公开承认,在开放时代,克格勃在阿富汗战争中扮演
的角色“很必要实事求是地加以论证”。纳吉布拉自从加冕为阿富汗安全部部长后,
先是于1986年解除了优柔寡断的巴布拉克·卡尔迈勒的总书记职务,后又于1987年
当上了总统。1988年,苏联军队撤出阿富汗。令人惊奇的是,这件事并未使纳吉布
拉威信扫地的制度马上垮台。苏军撤走后,支离破碎、相互独立的反对派力量一时
间仍然无法解决自己内部根深蒂固的矛盾。
    国际上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反应就像阿富汗人对苏联人侵的抵抗一样,远远超
出总部的预想。克格勃原希望,这次也能像1956年苏联侵犯匈牙利、1968年侵犯捷
克斯洛伐克后的情况一样;经过一段抗议后,一切都恢复正常。但是,第三世界和
西方一些国家认为,苏联武装干涉东欧国家和阿富汗,这完全是两回事。这一次是
苏军人侵第三世界国家的开始。
    在波兰发生的事件,使得1979年岁末苏联人侵阿富汗后的东西方关系变得更加
紧张了。1789年法国革命,1917年彼得格勒二月革命都是由“粮食暴动”开始的,
波兰事件的导火索,也是因为1980年夏季肉价上涨。正是在那时,成立了由列赫·
瓦文萨领导的独立“团结工会”。瓦文萨那时37岁,聪明机智,富有魁力,但名不
见经传,他是一个失业电工,每天早上都去教堂作礼拜。1980年8 月末,波兰副总
理梅奇斯拉夫·亚格利斯基前往格但斯克“列宁”船坞,与瓦文萨及其他一些罢工
领导人谈判。政府做出了一系列的政治让步,承认工会的罢工权和每星期日通过国
家无线电台向教徒广播,在此条件下,双方签订了格但斯克协定,罢工停止。
    莫斯科总部对威信扫地的波兰统一工人党的“主导作用”受到重创而感到震惊。
克格勃立即把所有会讲波兰语的闲职人员,派往驻华沙情报机构及苏联驻格但斯克、
克拉科夫、波兹南和什切青的领事馆。像1956年匈牙利革命和1968年“布拉格之春”
时一样,在西方的克格勃间谍接到指令,前往波兰“旅游”。一般认为,反革命分
子与其他欧洲人打交道,要比与俄罗斯人坦率得多。虽然形式上禁止总部招募波兰
人,但波兰统一工人党和波兰安全部的保守分子,向克格勃提供了大量有关反革命
分子搞破坏活动的耸人听闻的情报。因此,克格勃就波兰危机所写的情况通报的数
量,要比经过党组织渠道或驻华沙大使馆报告的消息要多得多。克格勃第一总局波
兰处处长尼涅尔·安德烈耶维奇·塔尔纳夫斯基,对1980年8 月波兰事件的发展前
景做了全面而悲观的评价,他说,波兰避免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