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克格勃全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从中国购进原子弹,因为他一上台就在着手此事。克格勃发现,卡扎菲有一些心
理不稳定的特征,这是他政治上幼稚、心狠手辣和天真的虚荣心混杂而致。他衣着
十分怪僻,一天中不停地变换衣服:先是着饰有金穗带和功勋章的海军服,而后穿
带有奇异的贝都英人头巾的肥大的阿拉伯长袍,接着是配有金色披肩的红色丝织衬
衫。卡扎菲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偏执地害怕犹太复国主义者的阴谋和与西方石油
公司巧妙的谈判艺术。这些都与他对国际问题的愚昧无知形成鲜明的对比。卡扎菲
准备以大量的石油换取苏联武器,这给莫斯科留下很深的印象。1974年,他的“右
膀”、少校阿卜杜勒·萨拉姆·贾卢德访问莫斯科后,苏利关系达到了高潮。在莫
斯科,贾卢德表现得远比卡扎菲稳健和实际,这种风度保持至今。访问结束时签订
的苏利联合声明强调,“苏联和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立场是相
同的和相近的”。这次访问后,紧接着苏利就达成了一系列重大军火交易,它们在
此后10年经济紧张时期给苏联带来了200 亿美元的利润。卡扎菲在不久前出版的自
传中指出:“我们像小孩集邮一样收藏武器,一直到连利比亚这个石油经济国也承
担不了这笔沉重的军费。最新型坦克在库房里蒙满灰尘,苏制歼击机在的黎波里的
帆布篷下睡大觉。总之,利比亚既没有自己的驾驶员,也没有必要的技术。”
    1979年前后,苏利秘密签订了侦察及安全措施条约,这为苏联驻利比亚大使馆
里第二十局的军官们肆意活动敞开了大门。利比亚间谍人员到克格勃安德罗波夫学
院进行训练,了解掌握监视方法、保证利比亚安全的措施及美国在中东地中海活动
的材料;而利比亚给克格勃提供有关埃及、以色列、北非的情报,甚至帮助它对付
在的黎波里的西方外交官。80年代初期,苏利合作曾几次削弱,原因是卡扎菲不守
信用。1981年卡扎菲首次访问莫斯科时就给人留下诸多不满,总部称其为“无赖的
花花公子”。他举止怪诞,穿着奇异,目的在于突出个人的矫健性,以造成对勃列
日涅夫的优势感。
    勃列日涅夫执政末期,苏联在中东连一个施加影响的可靠据点都没有了:萨达
姆·侯赛因和阿拉法特背信弃义,对阿萨德的怀疑在1983年也急剧膨胀,以致外交
部中东司司长奥列格·格里涅夫斯基对未经证实的情报——叙利亚和以色列就黎巴
嫩问题已秘密达成一项交易——也深信不疑。克里姆林宫为卡扎菲在国际恐怖主义
活动中扮演“教父”这一角色而深感不安。克里姆林宫与利比亚虽然没有公开决裂。
但逐渐疏远了利比亚领导人。1984年,在一次苏联外交官和克格勃官员举行的非公
开的情报通报会上,《消息报》首席政治评论员亚历山大·鲍文指责卡扎菲是“罪
犯和法西斯分子”。克格勃的联系可能是苏联在阿拉伯世界里最牢固的,尽管苏联
同阿拉伯各国的关系已经恶化,但第一总局第二十局的工作人员和从前一样,仍在
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也门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照常活动。
    70年代为苏联在非洲第三世界国家扩大自己的影响带来了新的契机。葡萄牙皇
帝海勒·谢拉西耶被颠覆,帝制在全国彻底垮台,借此可乘之机,非洲的三个大国
——安哥拉、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境内,出现了自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制
度。1975年,葡萄牙最富庶的殖民地安哥拉在庆祝帝制的垮台时,“安哥拉人民解
放运动”同“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安哥拉民族独立联盟”之间爆发了大规模
内战。
    1971年8 月,“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领导人阿戈斯基尼奥·涅多与克格勃驻
外情报处负责人在卢萨卡进行了谈判。此后,苏联开始转经赤道非洲的布拉柴维尔
(刚果)给安哥拉政府提供大量的武器。然而,1975年夏,古巴军队向安哥拉派兵,
这成了夺权斗争的导火索。1976年2 月,“非洲统一组织”正式承认“安哥拉人民
解放运动”是安哥拉的合法政府。虽然古巴的干涉受到莫斯科的欢迎,莫斯科还为
它提供武器和运输机,但这一切都是哈瓦那主动要求的。卡斯特罗把这次安哥拉的
动荡看成自己宣称是全世界伟大的革命领袖、能成功地巩固古巴昔日的革命精神的
大好时机。越南战争后,华盛顿已无力大举反对古巴介人安哥拉事务,中央情报局
也只是暗中资助“安哥拉民族独立联盟”。
    “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情报机关的军官们开始被送往第一总局安德罗波夫学
院培训班接受为期一年的训练,在那里,其中一部分被克格勃招募。涅多本人也几
次前往莫斯科治病,总部说他“神经不正常”。总部认为,涅多不善于控制“安哥
拉人民解放运动”内部的派系斗争,然而除了他,“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再没有
更可靠、 更有能力的接班人。 克格勃驻南部非洲的情报处接到指令,要严密监视
“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的内部斗争,适时地给涅多指出面临的威胁。先前在争取
安哥拉独立的斗争中产生的那种理想主义由于派系斗争、经济不景气和社会不满,
面临破灭的危险。1977年,涅多平息了一场暴乱;1978年,他撤了总理和3 位副总
理的职。为了帮助涅多控制机会主义者,由国家安全部驻东德的顾问们组成了安哥
拉分部机构——安哥拉情报安全局,由安哥拉总统直接控制。1979年,前不久刚成
立的第一总局第二十局就向苏联驻安哥拉大使馆派遣了一名联络军官。应安哥拉方
面的请求,苏联顾问把戈尔季耶夫斯基在哥本哈根时的同事瓦季姆·伊万诺维奇·
乔尔内派往安哥拉。这种挑选令人怀疑,因为乔尔内喜欢酗酒,而在安全措施方面
一无所知。很快,他就不得不中止在安哥拉的工作——狂饮时摔断了胳膊。然而,
回国后他告诉戈尔季耶夫斯基,尽管有过令人遗憾的误会,“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
还是授予了他一枚奖章。几次类似的情况发生后,戈尔季耶夫斯基得出一个结论:
对于那些莫斯科已失去信心的“进步国家”,克格勃就派去像乔尔内这样的军官作
它们的顾问。
    涅多1979年因患癌症在莫斯科去世后,安哥拉国内局势更加恶化。在南非共和
国支持下,“安哥拉民族独立联盟”在国内完全站稳了脚跟。80年代初,发自卢萨
卡的报道评论说:“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的领导层分裂加剧,经济形势面临着毁
灭的危险。苏共中央委员会国际部的看法也不乐观。中央委员会的一位有经验的顾
问尼古拉·希什林在一次私人谈话时预言:“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内部矛盾的日
益堆积,可能会迫使它与南非共和国签订条约。
    苏联对东非的前葡萄牙殖民地国家莫桑比克的政策,与对安哥拉的基本相同。
尽管古巴没有介人该国,却由莫斯科给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莫桑比克解放阵线”提
供武器。该组织由总统萨莫拉·马谢尔领导,他于1975年夏天上台。同“安哥拉人
民解放运动”一样,“莫桑比克解放阵线”每年选送一部分情报干部去莫斯科安德
罗波夫学院培训。更类似于安哥拉的是,由东德国家安全部来的顾问帮助莫桑比克
成立了“国家人民安全局” , 它常把一些不信“国教”的人送往“劳动集中营”
(正式名称为“非殖民地清智中心”)。第一总局第二十局在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
的苏联大使馆内也有自己的工作人员(同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一样)。起初,总部
对马谢尔寄予的希望要比对涅多的更大,因为在争取独立斗争时,马谢尔就表现得
像一个老练的游击队领袖和富有魁力的政治首脑。
    可是,克格勃80年代初从莫桑比克得到的由外交途径提供的情报比从安哥拉收
到的更可怜。1981年,马谢尔开始搞“合法化运动”,目的在于抑制贪污腐化和使
国家人民安全局用刑合法化。一年后,马谢尔宣布安全局的466 名军官被解职。然
而,这并没有给莫斯科总部留下什么好的印象。1984年,苏联在马普托的大使馆写
了一份工作报告,并把它发送到苏联各大使馆以及克格勃的驻外情报机构。在戈尔
季耶夫斯基印象中,这份报告是对第三世界友好国家用词最为刻薄的一份报告。报
告中说道:“莫桑比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