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克格勃全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员和商务代表人员的数量,这样就给克格勃和情报总局打了一把无边的“保护伞”。
    除此以外,同其他许多国家不同,印度并不拒绝那些已被不友好的政府驱逐出
境的苏联情报人员呆在印度。
    戈尔季耶夫斯基在印度的同事曾对他夸口说,在印度想受贿的记者和政客要多
少有多少。西·尼哈·辛格曾先后作过《政治家报》和《印度快报》的编辑,他说,
可以说印度的社会精英们正用苏联人的钱尽情享受。一些政治机构的代表认为,”
苏联人的钱,特别是竞选时用于政党或个别活动家的开支的那些钱,把美国及其他
反共赞助者的钱挤了出去”。
    1974年英迪拉·甘地发表一系列讲话,指责中央情报局的破坏活动给印度造成
了经常性的威胁。美国驻德里的大使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亨命令进行特别调
查,结果查明两起尼赫鲁执政期间在邦大选中向共产党的对手提供资金支持的事件。
一件发生在喀拉拉邦,另一件在西孟加拉邦。莫伊尼亨后来回忆说:“两次的钱都
转给了提出要钱的国大党,其中一次是给了甘地女士本人,她那时还是一名党内官
员。因为我们后来不再给她钱了,很自然她对我们把钱给了谁很感兴趣。这种做法
不能纵容。”
    尽管从工作人员的数量和活动规模来说,克格勃在印度远远超过其他外国情报
机构,但它也不是唯一受到印度国家安全机关优待的机构。1985年德里由间谍行为
引起一场丑闻,其中牵扯到法国人、波兰人、东德人和苏联人。法国人认为印度人
用最严厉的措施针对他们,是为了把丑闻对苏联集团造成的不利后果降低到最小。
    克格勃的任务并不是对印度政府施加影响,因为在英迪拉·甘地和拉吉夫·甘
地执政期间,印度的政策一直对苏联非常有利。苏联是想利用印度作为行动基地,
对西方和第三世界开战。70年代以前德里已成为克格勃在海外“积极行动”的最大
基地。间谍头目梅佳尼克和他的下任都有一名“专门负责积极行动的助手”,一般
都是上校或中校军衔。随着科技间谍的发展,印度的作用变得更大,它为接近那些
无法接触到的西方技术提供了渠道。据戈尔季耶夫斯基回忆,70年代中期,有一次
T 局局长列昂尼德·谢尔盖耶维奇·扎伊采夫非常恼火,因为苏联在美国、西欧和
日本的技侦人员以系统都搞不到西方某种设备的一个零件。他大骂:“如果这样我
必须通过印度的渠道了,它们从未让我失望过!”
    纳赛尔死后,在第三世界除了印度以外,古巴也是苏联的“家产”。1963年卡
斯特罗首次访苏,受到英雄般的礼遇,而加勒比海危机时的相互指责似乎被淡忘了。
他的随行翻译是尼古拉·列昂诺夫。列昂诺夫是第一总局的一颗新星,当时35岁,
比卡斯特罗小三岁。50年代中他在墨西哥的间谍机关工作,是第一个发现卡斯特罗
领袖天才的克格勃官员。列昂诺夫中断了自己在墨西哥的旅行,陪同卡斯特罗做了
一次对卡斯特罗来说从未有过的凯旋式的访问,周游了苏联,从列宁格勒直到西伯
利亚,在整整40天时间里,这位游击战争的超凡领导人身着保护色的作训服在工厂、
俱乐部面对情绪高涨的人群讲话,站在列宁墓观礼台上检阅“五一”游行。他被授
予“苏联英雄”称号,获得了列宁勋章和“红星”奖章。国事访问结束后,列昂诺
夫在总部吹牛说,他和卡斯特罗已经成了永远的朋友。卡斯特罗访问后。第一批古
巴情报机构(古巴对外情报部门)的人员被派到苏联总部进修。在哈瓦那同卡斯特
罗联系最密切的还是亚历山大·希托夫,曾任克格勃驻外机构间谍头目,当时已成
为苏联驻古巴大使。他肯定地说、卡斯特罗同加勒比海危机时一样,仍然把苏联大
使馆当成自己的家。希托夫和切·格瓦拉一起负责选拔和培养拉美间谍。
    尽管卡斯特罗和列昂诺夫、希托夫关系甚好,莫斯科却认为他是一个看不透的、
难以对付的同盟者。卡斯特罗是从马埃斯特游山游击队基地直接进入哈瓦那,夺取
了政权。他以此为骄傲,并声明;是他自己的武装道路而不是莫斯科提供的和平道
路,将使拉丁美洲的各共产党取得政权。1966年他宣扬一种反叛的思想,认为取得
通向民族独立和对帝国主义胜利的钥匙,不能在莫斯科而应在哈瓦那寻找。同年召
开的苏共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古巴代表团竟然敢于批评克里姆林宫在帮助北越方面
做得太少。当时卡斯特罗声称,由于他同“官僚主义”和物质享乐做了斗争,古巴
正以比苏联还快的速度奔向共产主义。
    60年代中期古巴革命的实际战果,如保健、教育方面的改革和彻底肃清匪徒,
很快被一些导致效益低下的经济政策的不着边际的空话所代替,被越来越多的限制
不同政见的规定所代替(卡斯特罗也承认,1965年古巴有20000 名政治犯)。尽管
政治犯问题,很少打扰克里姆林宫,但莫斯科一直快快地注视着古巴将来自苏联的
经济援助挥霍掉,他们的钱大部分都被用于非常荒唐的项目上。但是凭自己穿军装
的大胡子大卫的形象以及被美帝国主义堵在戈利阿福姆岛上的经历,卡斯特罗比身
着大西装的勃列日涅夫更受西方和第三世界国家激进年轻人的敬仰、中央情报局在
塑造卡斯特罗英雄形象方面也作出了贡献。在白宫最初的鼓励下,中央情报局组织
了一系列不可思议而最后也并未实现的暗杀活动。1967年,切·格瓦拉在波利维亚
同游击队一起作战,被捕后被绞死。他英勇的死更使卡斯特罗的名字家喻户晓了、
卡斯特罗的形象也立即被印在背心上而享誉全球。
    1968年,古巴举行了对由35人组成的“亲苏小集团”进行了公开审判,指责这
些人对党的政策进行反动的地下宣传和犯有其他一些意识形态方面的罪行,他们被
判长期监禁,这使苏古关系达到了危机的边缘。在古巴外交部任总顾问的克格勃工
作人员鲁道夫·彼得罗维奇·什利亚普尼科夫好像参与了“小集团” 的阴谋, 于
1967年被调回莫斯科。他曾断言:“使古巴成为新的匈牙利的条件已经成熟……国
内不满情绪已经相当高涨。”他认为,古巴现在的安全机关已经被“小资产阶级毒
素”污染,无力镇压暴动。总部把一部分责任推到希托夫身上,他使自己的朋友卡
斯特罗失去了控制。莫斯科指责他“古巴化”了,他本人也于1968年因病被召回。
代替他的是一名更加冷酷的职业外交家亚历山大·索尔达托夫,此前不久他是驻英
国大使。同卡斯特罗另外一名来自克格勃的朋友列昂诺夫不同,希托夫没能挽救自
己的仕途,而列昂诺夫后来成为第一总局副局长。1980年希托夫退休,后又在马达
加斯加做了6 年大使。希托夫的儿子阿列克谢·亚历山德罗维奇生于日本偷袭珍珠
港之日,他自己认为这是吉兆,将帮他同“主要对手”斗争。后来果然如此,他的
这个儿子成为第一总局拉美事务专家。戈尔季耶夫斯基最后一次听说他是在80年代
中期,他当时在拉巴斯任克格勃间谍头,他用的还是他父亲的代号“阿列克谢耶夫”。
    当古巴面临经济崩溃的威胁和在弟弟劳尔的预先警告之后,卡斯特罗的“犯上
行为”停止了。什利亚普尼科夫曾对“小集团”的领导人讲,只要巴库的石油供货
迟到3 个星期,就可以使古巴经济崩溃。1968年初,苏联用缩减对古巴的石油出口
来压卡斯特罗,当时就有一些古巴糖厂停了产。8 月卡斯特罗准备妥协。苏军开进
捷克斯洛伐克后的两天内,捷克斯洛伐克专家和古巴的同情者在哈瓦那高举“俄国
佬,滚出捷克斯洛伐克。”的标语游行。8 月23日晚,卡斯特罗通过广播和电视发
表讲话,他警告说:“他们要讲的话将与很多人的愿望背道而驰……捷克斯洛伐克
已经走向反革命的边,走向资本主义,投向帝国主义的怀抱。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
同‘美国情报界’、‘西德及所有法西斯反动势力的乌合之众’有着密切联系”。
卡斯特罗接下来进一步支持勃列日涅夫的理论:“社会主义阵营有权利用某种方式
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而我们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正当其他几十个国家的
共产党站在捷克斯洛伐克人一边时,卡斯特罗支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