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克格勃全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很快也在匈牙利发现一起臆造的医生阴谋,和苏联的那次如出一辙。
    共产党情报局和共产党的刊物都把斯兰斯基的案件和“医生阴谋”说成是一条
线索中的两个事件,是英美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狗腿子为发动一场新的世界大战而
进行谋杀活动的证据。
    斯大林晚年似乎有意掀起一个残暴镇压的高潮。1952年第19届共产党代表大会
上,成立了一个新的组织——有36人组成的主席团代替了过去的10人政治局。赫鲁
晓夫担心这只是“搞掉老政治局所有成员”计划的一个步骤。无法信任周围人也给
斯大林本人带来烦恼。赫鲁晓夫有一次听到斯大林对自己嘟啦:“完了,我不信任
任何人,甚至连自己也不信任了。”1952年12月,斯大林关押了领导秘书处25年的
亚历山大·波斯克列贝舍夫(一次,丘吉尔的译员曾这样描述此人:“身高有5 英
尺,宽肩、驼背,大脑袋上长着一个硕大的下巴,长长的鹰钩鼻子和一双猛禽的眼
睛)。逮捕的借口是他把秘密文件的内容传了出去。不久斯大林又下令逮捕了他的
私人保缥——国家安全部的将军尼古拉·弗拉西克,此人任职时间和波斯克列贝舍
夫一样长。当斯大林的治疗医生维诺格拉多夫承认参与了未遂阴谋之后,只要有医
生靠近,斯大林就感到恐惧。即便是打人其他国家政府内部的苏联间谍取得了成绩
他都害怕。晚年他还害怕西方间谍机关会在莫斯科搞出更大的名堂。他怀疑伏罗希
洛夫元帅是英国间谍,怀疑莫洛托夫正在为中央情报局效力。
    有材料表明,1952年冬贝利亚开始明白斯大林要收拾他。一位苏联现代史学家
写道: “这是由于在领袖晚年生病期间无法掩饰的仇恨所致。”1953年3月1日至2
日,斯大林病情急剧恶化,贝利亚马上开始计划如何夺权。仍在斯大林巨大影响之
下的赫鲁晓夫认为,他的表现“简直让人无法忍受”。“斯大林脸上刚刚表现出一
些生气,似乎他正在恢复知觉,贝利亚便立即跪在地上,抓起斯大林的手吻了起来。
但当斯大林再次晕过去闭上双眼后,贝利亚便赶紧站起身恶狠狠地啐一口唾沫。”
    斯大林于1953年3月5日去世。贝利亚简直乐不可支。“直说吧,斯大林的尸骨
还未人殓,这家伙已经开始布置新居了,”——赫鲁晓夫埋怨说。仅在24小时之内
贝利亚就将国家安全部和内务部合并后扩建为自己一人领导下的新内务部。他撤换
了伊格纳季耶夫,逮捕了留明。与此同时把阿库古莫夫从牢里释放出来,在新的国
家安全机构的关键岗位上都安插了自己的人。
    贝利亚同另外两个有望继承斯大林宝座的人选赫鲁晓夫和马林科夫商定,结束
反犹调查。4月4日《真理报》发表文章指责某些前内务部的离间者挑起民族纠纷,
破坏由国际主义思想团结起来的苏联人民的内部统一。2 月,被捕的全部医生都被
宣布无罪,而那些追查者则被追究责任。被国家安全部的人挤到卡车下丧命的犹太
反法西斯委员会前主席米霍埃尔斯死后得到平反并追认他为“著名的苏联演员”。
几十万人从劳动改造营释放出来,其中包括莫洛托夫的犹太妻子热姆丘任娜。
    尽管斯大林晚年发动的反犹太人运动已经平息,但关于存在犹太复国主义阴谋
的想法并没有销声匿迹。国家内务部和后来的克格勃都未重新起用那些50年代初曾
受到惩罚的犹太官员,任用犹太血统的工作人员一直被禁止。在戈尔季耶夫斯基任
职期间;犹太复国主义在苏联始终被当作.“破坏活动”的主要工具之一;1982年
7 月,戈尔季耶夫斯基接到去伦敦的任命不久,克格勃驻外间谍机关便收到了一份
“1982-1986年期间反对犹太复国主义工作计划”。计划中仍可看出,所谓国际犹
太复国主义者完全有可能对苏联集团组织的“破坏活动”依旧不断引起莫斯科的恐
慌。驻伦敦的间谍机构每年制定政治侦察和反间谍方针时,都要考虑到反犹太复国
主义行动并提交来年的行动计划。戈尔季耶夫斯基明白,克格勃驻西方各国包括美
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希腊和塞浦路斯的间谍机构,其反犹太人组织的活动
比在英国具有更大的意义。戈尔季耶夫斯基的同事们,甚至包括一些最具文化素养、
头脑健全的人都盲目地相信关于犹太人受西方资本主义控制的种种阴谋理论。反犹
太人的偏执思想在斯大林晚年进一步滋长,国家安全部的行动带来了无可挽回的失
误,并一直“蔓延到戈尔巴乔夫时代初期。”   
      第十一章  斯大林之后的冷战时期
    (1953——1963)
    政治局委员们满面愁容地站在安放着斯大林遗体的灵枢旁,他们中的不少人此
时就开始担心,贝利亚会利用国家安全工作领导人的巨大权力谋取领袖的宝座。但
他们心里都明白,每个人都有一顶大帽子在贝利亚手中捏着,所以大家都犹豫不决,
不敢反对他。每个政治局委员都一清二楚地知道贝利亚已给他们建立了一份足以使
他们身败名裂的个人档案。
    贝利亚很快巩固了自己在内外安全事务中的权力。他任命内务部自己的老部下,
忠于他的瓦西里·斯捷潘诺维奇·里亚斯诺伊中将为国外局局长。此人对情报工作
毫无经验。拿叛逃人员彼得·杰里亚宾的话说,“如果不向贝利亚征求意见,他就
寸步难行”。在贝利亚执意要求下,里亚斯诺伊把大部分国外间谍召回总部开会。
为此他俩曾受到指责,  因为同时把所有间谍召到莫斯科无异于让他们在众人面前
“亮相”。贝利亚还命令大规模改组东德内务部的间谍网。据当时在国外处德奥部
工作的杰里亚宾估计,大约有800 名在东德内务部的情报人员被召回。1953年6 月
17日东柏林爆发了自发性起义,这是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内首次对共产主义制度的严
重挑战。为了镇压此次起义,两个苏联坦克师被调往东德。起义中21名示威者死亡。
在莫斯科总部(也可能在中央委员会主席团),都把未能将起义镇压在萌芽之中归
咎于东德内务部改组引起的混乱。据杰里亚宾讲,德奥部的人认为贝利亚任命的卡
尔斯霍斯特负责人法杰伊金将军明显不称职。
    贝利亚一得知发生在东柏林的起义就飞往出事地点展开调查。但他身在柏林却
一直关注着莫斯科自己的对手。当他得知主席团会议将不在预定时间召开时,马上
打电话给主席团秘书处要求解释。尽管他被告知议事日程中的任何一个问题均不需
要他亲自到会,他还是立即飞回了莫斯科。在主席团会议上贝利亚对东德形势做了
恬不知耻却又十分精确的估计。未来的外交部长安德烈·葛罗米柯作为列席人员参
加了会议,他认为贝利亚“讲起话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冷笑口气”
    “民主德国?它是什么货色?它甚至不能算是真正的国家——完全靠苏联军队
维持着,尽管我们也称它‘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对于主席团其他成员来说这显得太过分了。“我抗议以这种态度对待友好国家。”
莫洛托夫火了。其他发言者也都热烈响应莫洛托夫。“我们所有人都被这种狂妄的
政治举动震惊了,”——葛罗米柯回忆道。
    离道报应的日子屈指可数,尽管贝利亚丝毫没有料到会有这么一天。把贝利亚
搞下台的阴谋以尼基塔·赫鲁晓夫为首,在最初阶段支持他的有国防部长布尔加宁
及其副手朱可夫元帅。他们保证武装力量支持他的行动。仅仅5、6两个月,赫鲁晓
夫就把接替斯大林任部长会议主席的格奥尔古·马林科夫拉到了自己一边。从自己
的一个助手谢尔盖·科鲁格洛夫那里赫鲁晓夫也得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持。主席团特
别会议定于6 月26日召开。赫鲁晓夫兜里揣着手枪来到会场。据他自己不很谦虚的
说法:“贝利亚落座后,懒洋洋靠在座位上,开口问道:‘哎,今天议程怎么安排
的?为什么这么突然地就决定召开会议?’我的脚在桌下踩了马林科夫的脚一下,
对他耳语道:‘开会,然后让我发言。’马林科夫脸色苍白,我看到他连嘴都张不
开了。于是我便站起身来说道:‘今日的日程只讨论一个问题:帝国主义代理人贝
利亚的反党分裂行为。现建议撤消他中央委员和主席团委员职务,将其开除出党送
交军事法庭。大家是否同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