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城冷月:江青被捕后秘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快,快呀!”法警催她快点上汽车。

“你们不要欺人太甚,我是一个病人,和你们这些人不同。你们学过人道主义没有?站在你们面前的是一个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战士,而不是罪犯。你们不要将来后悔。”

法警哼了一声,没人再和她说什么了。

江青起床以后,就知道今天将是决定自己命运的最后时刻了。迎面扑来的冷风使她的头脑越发清醒,她将头发梳得光光溜溜,衣服穿得整整齐齐,她在最后和数百名群众见面的时候,力争来一个精彩的亮相,也可能这就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

“江青,你估计他们会怎样处理你吗?你可以猜一猜。”那个对她比较客气的监管人问道。

江青的思绪被这问话打断了,她故意打了个呵欠,绷着脸说:“脑袋割了不过是个碗大的疤,大不了就是一死。我从来不怕死的。也可以说,我参加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即一九三二年春,我就时刻准备着要为共产主义而贡献终身。再说的具体点,毛主席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我又一次准备好了牺牲。一九七六年十月六日,华国锋、汪东兴、叶剑英策划了反革命政变,将我逮捕的那天,我再次准备好了死。现在,我随时作好见马克思和毛主席的准备。所以,我什么都不想了。”

“你真的不怕死?”

“怕死就不革命,”江青显得理直气壮地说。

这天,是一九八一年的一月二十五日早晨,北京市的气温为零下十五度。天还没有亮,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历史博物馆和公安部附近,早已挤满了特意赶来的人群。大家议论纷纷:“别演戏了,我们已经猜到了,江青判的是死缓,你们不会杀她的。她把你们臭骂了一通,你们也不过就是那样嘛。换成普通的老百姓,你们能这样吗?”“我们早早地赶来,就是为了见见江青嘛,公开审判,为什么不让我们看看这位毛泽东的遗孀?”“审江青还怕群众看吗?让我们进去听听吧!”

但是,数千名警察将整个的审判之地围成了两道人墙。凡是没有旁听证的人,包括外国的记者,一律不得靠近那座今天显得特别森严的审判大厅和外面的建筑物。

提前一个小时就进场的八百多名旁听人员,已经坐在指定的位置上,他们屏息静待,争看江青在最后宣判时的那精彩一幕。说老实话,几乎所有的人,关注的焦点始终是江青。其次才是张春桥、王洪文和姚文元。至于陈伯达、黄永胜等其他的人物,大家对他们已经失去了兴趣。

九点整,特别法庭的警铃第三次响起。江华、伍修权等审判人员整整齐齐地出现在审判台上,那一张张威严的面孔,对所有的罪犯来说,应该是最有威慑力的。

“现在开庭!”长得胖头胖脑的江华大声宣布。接着就是传被告人到庭。

江青出现了。

旁听席上人声嗡起,齐刷刷的眼睛一下子都对准了身穿黑色棉衣的江青。

江青旁若无人地背着手,挺胸昂首地环视了一遍礼堂里的旁听者。这时,她突发奇念,竟然想起了毛泽东的前夫人杨开慧了。那个上中学时就和毛泽东认识,一九二一年与毛泽东结婚的奇女子,是中国共产党成立那年就加入的革命者。她二十多岁就跟着毛泽东在上海、长沙、武昌、广州等地从事革命活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的队伍上了井冈山,她留在长沙坚持武装斗争,被国民党在长沙的头子何键所逮捕。在狱中受尽严刑拷打,何键让她宣布和毛泽东脱离关系,杨开慧坚贞不屈,断然拒绝。她于一九三〇年被枪杀在长沙,当时,她才二十九岁。

毛泽东对杨开慧是有感情的。他对江青说过:“你要向开慧学习,她在敌人面前坚强得很,一个女同志,带着三个孩子,何键对她利诱威逼,她都没有上他的当。她知道,作为毛泽东的妻子是最光荣的,就是死了也要名标千秋。我们有些共产党员一旦自己的生命受到危险的时候,就向敌人苦苦哀求,其实充其量也不过就是一个活着的躯壳。人,还是要有点灵魂,有点精神,不然就和死了没有什么两样。”

江青说:“我将来有考验的时候,也会像开慧同志那样的。”

“你同开慧同志其实有着相同的性格,脾气也有点一样,我从认识你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毛泽东深情地说,“开慧为有我这么一个丈夫而感到骄傲,我为有她那么一个妻子而感到自豪。”

江青说:“你放心吧,我不会给你丢脸的,我在任何情况下是你的学生和战友。”

“那我就高兴了。”毛泽东说,“我们俩在家里是夫妻,在党内是同志和战友。”

这些几十年前的话,江青觉得犹在眼前和耳边。她自己在攀比着,一个杨开慧,另一个是她江青。毛泽东的两个夫人,几乎都落了个坐监、杀头的下场。只不过一个是坐国民党的监狱,另一个是坐共产党的牢房;一个死在民主革命时期,另一个可能要死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但是,他们都是为了革命,为了捍卫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想到这里,江青的脑袋仰得更高了。

江青进了为她准备的被告席位置时,她一眼就看见了张春桥。

张春桥也看了她一眼,两双目光相碰的剎那间,他们的眼睛都闪出一丝明亮的光彩,那是同命运、共患难的情感的流露。虽然彼此无话,但是眼睛里的交流他们自己都感觉到了。

从旁听席上看去,自左至右被告的排列是张春桥、陈伯达、王洪文、姚文元、江青、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江腾皎。

江青抬起头,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瞅着审判台上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心里不禁泛起一种别样的感觉。当初。他们在自己面前,一个个笑脸相迎,点头哈腰,说尽了各种好话。现在却变成了这副模样。特别是那个江华,当年他在自己面前讲起刘少奇来时,就曾经提出要审判的建议,毛泽东说:“不可如此,我们党内的路线斗争还是要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学习苏联的样子,我们用我们自己的方法来处理反对派。”现在,他倒成了这出戏的主角。江青在心里这样骂道。

“……被告人江青,女,现年六十七岁,山东省诸城县人。原任‘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副组长,中共第九、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现在押。……被告人江青、张春桥、王洪文、黄永胜、邱会作没有委托律师辩护,也不要特别法庭指定辩护人为他们辩护。……本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于一九八〇年十一月十日至一九八一年一月二十五日在北京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进行了审理,听取了公诉人支持公诉的发言:审问了各被告人,听取了被告人的供述、辩护和最后陈述;听取了辩护人的辩护;听取了证人的证言;听取了部分被害人的陈述;核实了各种与本案直接有关的证据……”

江青听到这里。嘴角露出冷笑。她依次瞟了审判台上的这些人物们几下,心想:这些人坐在那里煞有介事,好像他们果真是代表人民在那里执行什么神圣的使命,其实不过是个西洋镜。他们哪里有权决定什么政策,不过是中央最高当局决策人的传声筒而已。她断定江华宣读的判决并不是出自他们的讨论和研究,而是代表邓小平意志的执行。他们所讲的法律依据,统统都是站不住脚的。她把那两个小本本翻来翻去,也没有找到她自己违反了哪条哪款,他们可以信口胡编,而这个法庭就能够照此办理,进行宣判。这简直是强奸法律,简直是强奸民意,江青很为自己发明的这几个词汇而得意。她本想现在就给他们来个愤怒抗议,但是她强忍着,强忍着……

张春桥压根儿就没有听他们在宣读些什么。他好像在打瞌睡,又像是闭目养神……

江青坐在被告席上,又想起毛泽东和她的谈话来……

那是一九六六年底,正是文化大革命闹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刘少奇几次要求和毛泽东谈话,说有要紧事情商量,毛泽东决定见他。这也是他最后一次面见刘少奇,这次会见决定了他们俩的彻底决裂。

“文化大革命这样搞下去,究竟有没有法律依据?”刘少奇问道,“我现在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你们剥夺了我的权力,还不让我说话,这叫什么革命?我想不通。我要求依照法律,给我在人大和中央政治局讲话的权利。我陈述完我的理由后,我宣布辞职,这样,你们总可以结束这场文化大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