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城冷月:江青被捕后秘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青想,为什么同样的话,到了我江某人嘴里就是罪行,在周恩来口里说出来就是所谓错误,甚至连提都不敢提?这难道不是因人而废言又是什么?她又想起了那个江文曾经提到的贺龙问题上她讲过的话,她的确不记得了,但是周恩来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她是知道的,而且她至今认为无论是周恩来还是她自己,他们都没有什么错误。

在对待贺龙的态度问题上,周恩来在一九六七年八月一日凌晨接见体委总部和批斗三反分子贺龙联络站代表时,也讲得非常清楚:

“毛主席说贺龙的问题要背靠背。你们写过信要将贺龙揪出来批斗,主席不批准怎么办?我们不是拿主席的话来压你们。你们知道了,就不要去揪了。贺龙他制造材料,说他是一直跟毛主席定的,是一贯正确的,这当然是不对的,你们要攻他的要害。南昌起义是贺龙参加的,反对国民党反动派。打了第一枪,虽然那时他不是党员,但我们还是欢迎的。当时他在二军,叶挺是在十三军,南昌暴动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是没有发动农民,没有建立革命的根据地,在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犯了政治错误。一是城市观点,另外是依靠外援,请苏联帮助,这两点是反毛泽东思想的,所以最后失败了,贺龙的军队全垮了。到了海、陆丰搞农民运动,留下朱德同志。林彪同志在留下的部队里当营长,陈毅也在,经朱德同志拉到井冈山,得到毛主席的领导。尽管朱德犯了很多的错误,毛主席说这一点是有功劳的,所以今晚的宴会他就要参加而贺龙就不能参加。这就是区别对待。”

江青曾经问过周恩来:“《洪湖赤卫队》里写贺龙的事迹是不是那么一回事?”

周恩来说:“实际上不是贺龙,贺龙在湘西桑植建立根据地,八一武装起义以后,中央开了八·七会议,决定搞秋收起义。派了两三个人到洪湖搞发动,派的是和林彪同志在一起学习的段德昌同志,段把它搞起来了。贺龙在一九二七年底回到江西,第二年底他们汇合了。一九三〇年发展到李立三的路线,就搞攻打长沙,由于偶然的原因没有失败,就又要搞第二次,毛主席不同意,段德昌两次都不同意。结果攻打长沙失败了,贺龙拔腿就跑了。一九三一年到一九三二年搞肃反,第一个就把段德昌给杀死了。实际上,段德昌是个很好的同志。我们就这个问题和贺龙谈过话,他说这个问题上他不能负责任,完全把责任推给了政委夏曦。你贺龙是头子嘛,这个公道吗?总之贺龙不是一贯正确的,在湘西的时候搞肃反扩大化。贺龙在二方面军,推动张国焘北上与四方面军汇合,这是一功,但不是一贯正确的。毛主席为什么不要面对面的斗,这是战略问题,是主席的政策。我们不能把正正当当的事情丑化了。毛主席说我们的政治斗争是最文明的。”

有学生问道:“我们现在定贺龙是三反分子,总理你觉得该定什么性质?”

周恩来笑道:“你们去定吧,我们不好说,这要毛主席来定。背靠背的斗,留点余地吧。”

后来,总政的保卫机构给萧华打了报告,说:“贺龙有枪,要打中央文革小组的冷枪,他的汽车要和关锋的车撞上去拼命。”萧华说:“这个问题还是再调查一下再说吧。”

汇报到周恩来那里时,周恩来马上表态:“把贺龙抓起来!”

于是,贺龙正式失去了自由。直到中共“九大”不久,即一九六九年六月九日逝世,他活了七十三岁。

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以后,江青最先向周恩来提议说:“对贺龙是不是需要一分为二?我看他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还是有功劳的。对他的功劳作出恰如其份的评价,我看有好处。不然,我们的党就被林彪弄得没有好人了,这对党和国家有什么好处呢?连历史都不好讲了。”

周恩来马上表态:“你讲得完全正确,我马上叫人去布置。要给贺龙开追悼会。”

“明明我在一些事情上发挥了对你们很有利的作用,你们一点点也不感激,凡是不合你们意思的地方,你们就对我罗列罪名,横加指责,这也叫什么公道呢?凡是参加过文化大革命而又了解情况的人都会对你们的这些做法嗤之以鼻的!”江青对着铁窗切齿怒骂了。

然而,这一切都是无济于事的了。任凭她怎么的骂,都改变不了任何一点既定的事实。这和她当年的威风凛凛,一句话出口,不知有谁要家破人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想写一篇类以毛泽东《我的一点意见》那样的不朽篇章,以此来总结这次对自己的审判。就在这一剎那间里,她想起了过去一些英勇就义者的许许多多的壮丽诗篇……

当然,她不会想到,就在她准备写一篇慷慨悲歌的宣言时,把她送进监狱,剥夺了她自由的那个人的日子也不好过了。审判过程中,所列举的江青等人的种种罪状,事实上也等于给华国锋所上台的那个基础作了结论。他无颜在这些文化大革命中遭受种种批判的老政治家们面前发号施令了,现在他所追求和要争取的是他个人的利益和待遇,当初那种高调再也不会唱了。

这是华国锋没有想到的然而又是必然中的事情,靠着踩着别人上台也随着别人站起而下台。

审判江青的同时,在中共中央的政治局会议上,同样进行着一场批判华国锋的所谓生活会。

发言者一条条地列举着事实,使他震憾着,生怕落到了江青的那个地步。当江青口口声声地要找他对证时,他把对邓小平的不满和仇恨全发泄在了对待江青的身上。

“江青这个祸国殃民的家伙,我早就看出她不是个好东西,我们当初粉碎她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对她的处理将比对任何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们要狠,因为她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她对中国的危害是特别的严重。经过了几年对她的批判和教育,没想到她到现在还是如此的猖狂和顽固,对这号人,必须依法予以严惩。论她的罪行,就是把她杀上一千遍、一万遍也是不解恨的。”

华国锋只有这样的本事了,从一个即将判死刑的人身上来表示他的强大。

政治局会议一致通过:

一、向六中全会建议,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

二、向六中全会建议,选举胡耀邦为中共中央主席、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

三、在六中全会以前,暂由胡耀邦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的日常工作,由邓小平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都不用正式的名义。

当政治局会议作出三项决定时,华国锋唯一的盼望就是再来一个一九七六年的十月,但是他错看了他的对手了。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能体会到毛泽东当年为什么要对邓小平采取那样的措施。

对一个伟大的强手来说,达到目的是唯一的追求,手段是不必计较的,何况邓小平、胡耀邦等人所采取的手段又是完全符合党规国法的。就是连即将下台的华国锋来说,他也是口口声声地表示要服从组织的决定了,尽管他是憋着一肚子气。但是,他和江青一样,也是无可奈何了。他的最后宣言,就是他在政治局会议上的那篇在历史上将引为笑谈的检查……

江青在这天的晚上,又作了一个噩梦。当她从床上大声哭叫着醒过来的时候,远处传来了哨兵的口令声。她再也睡不着了,从床上爬起来,披上衣服,就在那二尺小天地里,转来转去地走起步来……

创造历史的人用他们自己的行动描绘了一副谁也篡改不了的图画,写历史的人却用各色各样的需要选择某一个角度来再现当年的风云风貌……


 

 

 

 

 

第二十四章
 

充满火药味的法庭辩论,两“江”斗智,精彩纷呈。江青的“我的一点看法”成了最后的哀鸣?

 

 

江青为了准备下一次法庭辩论上的发言,已经好几个晚上没有睡好觉了。

老实说,江青对文人学士还是比较敬重的。她曾经立志要在“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上作出一番成绩来。但是,力不从心。著书立说,不是三年五载的事情,安邦定国,更不是一踹而成的事业。光阴似箭,往事如烟,几十年岁月弹指一挥间。江青,当初这个流着鼻涕,不曾穿过一条整裤、一双新鞋的丫头片子,却冲过了重重阻扰,成为三十年代大上海舞台上的一颗名为明星,实为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的革命者,紧接着又成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袖毛泽东的夫人,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红极一时,导演或主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牵动亿万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