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巴比伦富翁的理财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远古场面。这些对我们更好地理解本书完整的理财课程和财富故事无疑提供了最好的背景和帮助。


第三部分 巴比伦放债人的忠告第22节 巴比伦的历史缩影(2)

    巴比伦最初不过是幼发拉底河边一个不知名的小城市。公元前2200年左右,来自叙利亚草原的另一支闪族———阿摩利人攻占了这座小城。骁勇善战、争强尚武的阿摩利人以此为中心,南征北讨,四处征战,最终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巴比伦王国,阿摩利人也因此被称为巴比伦人。人们喜欢用“巴比伦”三个字来概括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足以表明巴比伦文明所创造的辉煌业绩和对世人所具有的特殊魅力。    
    根据泥板文献记载,古巴比伦最杰出的国王就是第六位国王汉谟拉比,他真正缔造了巴比伦帝国。他登上王位后,即着手进行统一两河流域的战争。汉谟拉比采取了比较灵活的外交政策,首先与拉尔萨(Larsa)结盟,灭掉了伊辛(Isin);接着又与马里(Mari)联合,征服了拉尔萨;征服拉尔萨后,他又掉转枪口,挥兵直逼马里城下,迫使马里俯首称臣。除北部的亚述外,基本上统一了两河流域,最后定都巴比伦。    
    汉谟拉比在巴比伦帝国建立了君权神授的中央集权制度,全国大小官员都由他亲自任命。他还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常备军,而且独揽军事大权。汉谟拉比的专制统治还表现在对经济方面的控制。国家对地方征收各种赋税,并统一管理全国的水利系统。他在位时,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在基什(Kish)和波斯湾(Persia Gulf)之间开凿了一条运河。这条运河的开凿,不但使大片荒地变成良田,而且使南部许多城市永绝水患之灾。总之,在汉谟拉比时代,豪华雄伟的宫殿,巍峨壮丽的神庙,横跨幼发拉底河的大桥,跨海运输的商船……这一切都无不显示出巴比伦的辉煌与兴盛。因此,巴比伦城不仅是强大王国的首都,而且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富庶和繁华的大都会。    
    有道是星移斗转,沧桑无情。巴比伦这座盛极一时的城市在汉谟拉比之后历经数百年的变迁和战乱,其繁荣和威望由盛而衰,最终被波斯人攻陷,逐渐沦为杳无人烟的废墟之地。    
    直到数千年之后,考古学家小心翼翼地拨开掩盖其上的厚厚尘土,才逐渐露出这个历史名城早已残破的街道、倾颓败缺的神殿和皇宫。站在这片废墟上,今天的人们只能凭借考古研究和无穷的想象力去勾勒当时的繁荣,昔日那些富丽堂皇和冠盖云集的景象,以及肥沃的农田、宏大的都市和一列列满载货品的商队已经不复可寻了。    
    尽管巴比伦昨日的光辉已然殒落,但是它的历史和它的智慧却有幸能够存留于世。我们不得不因此而感谢他们完整的原始记录,这些被记录下来的智慧,使今天的人们受益良多。在那样遥远的古代,尚未发明纸张或者印刷术,他们将文字刻在潮湿的泥板上面,刻完之后,再将泥板拿去烤干硬化。这些泥板的体积大约是六英寸宽,八英寸长,一英寸厚。    
    巴比伦人便是用这些所谓的泥板来做记录,就像我们今天用书写等形式做记录一样。这些泥板上常刻有当时的一些传奇故事、诗词、国王的命令、当地法律、土地财产权状、契约书等,甚至还刻有书信,由信差送到远方。从这些泥板中,我们甚至还可以窥见当时巴比伦人十分隐秘的私事。例如,有一块显然是一位乡村商店主人所拥有的泥板,上面刻着日期和某个顾客的姓名,以及这位顾客牵了一头母牛来兑换七袋小麦,其中三袋已经交货,另外四袋随时等他回头来领取等等。当然更重要的是,本书中讲述的所有理财课程和财富法则也正是得益于这些珍贵的泥板。    
    这些泥板在古城遗址的地底下保存得非常完整,考古学家挖掘出来的泥板有成千上万块,足以塞满好几家图书馆。这些泥板就像一位忠诚的历史守护者,它们用无声的语言向今天的人们讲述了发生在遥远时代那些真实的故事,以至于没有人能够否认,巴比伦的确是有明确历史记载以来最古老和最鼎盛的人类文明。    
    翻开整个古代文明史,几乎所有的专家学者都能确认,这一时期世界上绝然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可以勉强与巴比伦比肩。一提到巴比伦城,就令人联想到恢宏、繁荣和无尽的财富,英文中的巴比伦一词就有富庶和奢华淫靡的大城市之意。    
    据说当时巴比伦城的黄金和珠宝多得令人难以置信。对于这样一座如此富裕的城市,现代人都很可能自然地联想到,巴比伦必定位于热带物产丰富之地,四周满是富饶的森林和矿产等天然资源。其实不然!原始的巴比伦位于幼发拉底河畔干涸的山谷间,没有森林,也没有矿产,甚至连建筑用的石头都没有,而且降雨量也不充足,难于种植任何作物。    
    然而,巴比伦人却巧妙地利用了他们仅有的两种天然资源:土壤和河水。无数的工匠和苦力经历了长年累月的劳作,他们利用水坝和巨大的运河使河水分流,并精心设计了一整套的排水系统,这不仅造就了历史上许多数一数二的伟大工程,也使得巴比伦这块干涸的山谷平原经过充足水源的灌溉和滋养,变成了农业生产和畜牧的天堂,从而带来了生生不息的人气和令人赞叹的富饶与强盛。    
    巴比伦所创造的奇迹,完全是人定胜天的一个最好例证,它用尽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了人类意欲达成的伟大目标。而支持这个城市的所有资源,都是通过人们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来的,包括它那些令人悸羡的所有财富!    
    巴比伦的城市建造可以说并不逊色于现代城市。当时城里有许多街道和商店,也有摊贩在住宅区内兜售各种货品,而祭司们则在宏伟庄严的神殿供职。城内还包括气势宏伟的皇宫禁地,据说皇宫的围墙比巴比伦城墙还要高。    
    巴比伦人非常精通各种古老的工艺,包括雕刻、绘画、编织、金饰设计、铸造金属武器和农业用具等,许多聪颖而灵巧的珠宝商也会创作富有艺术气息的豪华饰品。目前陈列在世界一些大博物馆中的许多艺术珍宝,就是从一些巴比伦富翁的坟墓中发现的。    
    当地球上其他区域的早期人类还在使用石头做的斧子砍树,或用削尖的打火石制成矛箭狩猎及打仗时,巴比伦早就在使用金属制的斧头、矛和箭了。    
    巴比伦也拥有非常精明的资本家和贸易商,这正是巴比伦之所以繁荣富足的原因所在。繁荣的商业是当时最吸引人的景观之一,现存的各种商业形态似乎都能从巴比伦追溯到源头。就目前所知,他们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以货币进行交易、订立借据或契约,以及设立土地财产权状的民族。


第三部分 巴比伦放债人的忠告第23节 巴比伦宏伟而坚固的城墙

    昔日的巴比伦是如此的富有和昌盛,以至于今天的人们禁不住会发出一个自然而然的提问:在那样一个各个民族、城邦、部落纷争不断,烽烟四起,战事连年的时代,巴比伦人是如何守卫和保护自己的财富、繁荣和盛世的呢?他们又是通过什么方法做到这一点的呢?当人们为这个问题寻求答案时,巴比伦最著名的一项奇观———巴比伦的城墙就会当仁不让地进入人们的眼帘。    
    相传巴比伦帝国的创始者,苏美尔人的女王瑟蜜拉米丝(Semiramis),就是在巴比伦历史早期建造第一道城墙的人。但是现代的考古学家一直未能挖掘到任何有关巴比伦原始城墙的蛛丝马迹,也没有人知道这些城墙究竟有多高多长。根据早期的记录,这些由泥砖造就的城墙,估计约50…60英尺高,城墙外还有一条很深的护城河。    
    晚期建造的城墙比早期更为著名,它是在公元前600年,由当时的纳波帕拉撒王(Nabopolassar)建造的。重建城墙的工程规划极其浩大,纳波帕拉撒王生前并未来得及亲睹这项改建工程完工,后来由他的儿子尼布甲尼撒王继续未完的工程,最终大功告成。尼布甲尼撒开创了新巴比伦王国。    
    凭借可靠的历史记载,我们可以为改建后的巴比伦城墙勾画出相当清晰的轮廓。它大约有160英尺高,相当于现代15层办公楼的高度,而其总长度约为9…11英里,其宽度厚到墙顶上可以同时供六驾马车并排奔跑,可以让一辆四匹马拉的战车转身调头。城墙的两端起于幼发拉底河畔,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