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奇微发表了一个公开声明:“在我看来,现在,这场进攻是我们的共产党敌人想把联合国军从朝鲜赶出去,或者消灭他们的又一次重大努力,他们置自己的部队进一步受到挫败和朝鲜不断遭到破坏于不顾。这次战斗是联合行动,它将很好地证明,它是具有决定意义的。” 

对于被围困的、等待援军的格罗斯特营来说,那个早晨是漫长的。在破晓前,卡恩决定把兵力集中在重新命名为格罗斯特高地的235高地。几乎所有重型武器都被毁坏了,他们把其他武器搬上高地,以准备拼死一战。在几小时的黑暗过去之后,中国人的军号响了,紧接着就是一次猛烈的进攻。中国人被打退了。进攻持续了整夜,每次进攻都被格罗斯特营打退了。 

到25日的拂晓,格罗斯特营的弹药快用光了。军号又响起来了。法勒·霍克利上尉建议吹中国人的军号来迷惑中国人。卡恩命令鼓手长吹起床号、射击号——他所知道的全部号令。鼓号队中唯一一把军号是托尼·伊格尔斯的。“我来吹,”他自报奋勇地说。 

 “不行,你这该死的,不用你吹,”鼓手长说,“你呆在这儿守着你的布朗式轻机枪。” 

鼓手长从团号吹起,然后吹了一个长长的起床号,吹得非常感人。伊格尔斯从未听过吹得如此漂亮的起床号。战斗中,在朝鲜的一坐高地上,军号声引起了一阵轰动。军人们发狂地欢呼着。当中国人跨过山头时,格罗斯特营士兵们跳出战壕,高喊着,刺刀伸向前方。中国人被军号声和突如其来的冲锋惊呆了,溃不成军地败下阵来。鼓手长继续吹着他的全部曲目——各种号令都吹到了,只是没吹撤退号。 

破晓时,伊格尔斯可以看见上百名中国人朝山坡上前进。被痛击了整整一夜的A、B两个连的残部,急切地请求空援。几分钟内,两架P-80战火轰炸机出现在空中,银色的机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它们盘旋着,然后飞过来投掷凝固汽油弹。这些汽油弹突然燃起桔红色的火焰。当冻得结结实实的汽油弹落到敌人身上时,伊格尔斯和他的战友们欢呼起来。他们仍旧守卫着格罗斯特高地,是出于一个奇迹。 

旅长意识到不会再给格罗斯特营任何援助了,他命令卡恩中校撤退。卡恩把法勒·霍克利和其他军官召集在一起,把他们带到山崖上,指出每个人向南撤退的路线。然后他对自己的军医希基说:“博比,恐怕我们得把伤员留下了。” 

希基停顿了一下,说:“好吧,先生。我很明白现实的处境。” 

 A连首先撤退。2点57分,法勒·霍克利发出同主力部队撤退的信号。不一会儿,传来命令说,由于炮兵部队也正遭受攻击,因此不会再有大炮支援了。卡恩修正了他的命令。他们得分散开——每个人自己想办法撤下去。 

法勒·霍克利见到希基,他说:“快点,博比,我们差不多是最后一个撤走的啦!” 

 “我不能走,”大夫说,“我必须和伤员在一起。” 

法勒·霍克利爬下格罗斯特高地。在穿过凹地时,连长一路上听到机枪响。当他那伙人来到山脊上时,凹地的峭壁变狭窄了。他可以感到敌人枪炮的呼啸声。虽然没人中弹,但他知道,他们当时能像大镰刀前的草一样被刈倒。“我们在他们的枪炮口下沿着小道朝前走,完全暴露在他们的火力之下。他们传达的信息非常清楚:我们在上边,你们在下边,你们完全暴露了,我们在隐蔽处。而你们在我们的视线之内。” 

法勒·霍克利知道,他的士兵们能幸存的话,只有一条路可走。他提高嗓门,大喊了一声:“停止前进!” 

士兵们站住了,脸庞上显露出希望的神态。 

 “放下武器!” 

几秒钟后,在山脊下,他听到支援连的连长也发出同样的命令。“这些话语像回声一样,一种令人耻辱的回声那样,在我的耳边回响。在为完成任务竭尽全力之后,现在一切都结束了:向敌人投降了!” 

整个凹地现在宁静下来了。一些中国人向他们跑来,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他们并没做出不友善的举动,但是拒绝让俘虏们搀扶伤员。他们都继续朝高地下边走着。因为有伤员。所以步子走得很慢。 

当接到撤退命令后,托尼·伊格尔斯撞坏了他那把心爱的机枪,然后赶上一位名叫库克的下士和一位中尉。“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用仅有的子弹,匆匆朝这儿开几枪,朝那儿开几枪,”中尉说,“让他们觉得我们所有的人还都活着。”三个人躲在树丛和灌木丛后边,不停地走着。时不时地放一枪。半小时后,中尉命令两位战士撤退。他留在后边,掩护他们。伊格尔斯和库克猛冲下高地。不久又遇到另外三个人。在一个隘口,伊格尔斯说:“我来侦察一下。”他一下子撞上了一挺机枪后面的三个中国人。他们没开一枪。五名英国人都被赶下高地,加入一大批俘虏的行列。头上有几架海军陆战队的飞机,它们倾斜着机翼致敬,好像在说:“好啦,你们的战争结束了。” 

 21岁的二等兵萨姆·默塞尔那天一早就受伤了。他恢复了知觉。他的一位祖先参加过滑铁卢战役,他的父亲在格克哈步枪队服役,曾在印度打过仗并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萨姆早在三年前就参加了格罗斯特营,并且非常想一试身手。一切静悄悄的。战斗结束了吗?他在急救帐篷内可以听到外边悄悄的说话声。为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他爬出帐篷。一些人坐在那里,低声交谈着。默塞尔发昏的脑子渐渐意识到,抵抗已经结束。然后他看到帕德尔·戴维斯,他同往常一样镇静。默塞尔感觉好了一些。 

突然,3个中国人出现在他们头顶的山坡上,他们衣衫褴褛,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兴奋得不停地讲着。所有格罗斯特营的士兵都举起手来。戴维斯通过一位被俘的南朝鲜翻译,问一位中国军官,他们是否可以把担架上的伤员抬进凹地。 

 “不行。别担心,”回答道,“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会儿会把你们的伤员抬下去的。” 

默塞尔站不起来,但是他痛苦地举起手来。一个中国人用枪捅着他,直到他最终艰难地站起身来。他试图走走步,一个军医帮他迈了几步。但是那个中国人大喊起来,摇头示意军医走到前边去。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默塞尔尽可能一瘸一跛地慢慢走着。他随后知道的事就是,一颗子弹射出,他旋转了一下,倒在地上,子弹击中并穿透了他的左腿。 

默塞尔瞧了瞧朝他开枪的中国人,高喊着英军兵营里的骂人话:“我不明白他为什么不再扣一下扳机。幸运的是,他不懂英语。”那个中国人转身凝视了一会儿,然后走了。默塞尔感到高地不是停留的好地方,因为美国人很可能会回来用凝固汽油弹轰炸这个地方。他用力抬起身来,爬下高地。他最后来到谷底,中国人正在那儿抢夺部队的物资。他看到一个中国士兵掏出一罐科尔曼芥末粉,放了一勺在咀里。默塞尔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幸灾乐祸地注视着。只看到中国人跑到一边,把勺子扔到另一边,大喊着,找水喝。“天很亮,我可以看清他。他有30岁出头。我不能说这下使我忘记了在我身上发出的事情。但是,这件事帮了大忙,它使我的内心感到平衡。真的,这件事使我感到很开心。” 

默塞尔一瘸一拐地走到载满双方伤员的救护车,爬了上去。他们被拉到附近的一个村子。在那儿,默塞尔和其他两个人被推进一间矮小的朝鲜棚屋。默塞尔感到,能活下来,还是幸运的,尽管要忍受伤痛和饥饿。 

在江对岸,中国人非常害怕空袭。他们和他们的战俘们整个下午都躲藏起来。黄昏时刻,他们把300余名格罗斯特营士兵带到格罗斯特渡口。中国人激动的喧闹声是吓人的。在俘虏们看来,志愿军部队的每个师已标出自己的渡口。这种喧嚷声和愤怒的喊叫声,听上去好像这些中国人随时都能掐住对方的喉咙。由骡子驮着大炮的部队不时地超过步兵部队,飞驰过江。每个中国人都看来急于南进,投入战斗。 

俘虏们等待着轮到他们渡江北进。他们脱去衣服,只穿靴子,因为水中有尖硬的石头和有倒刺的铁丝网。他们在湍流的冰凉江水中慢慢地前进着,头顶上举着成捆的衣服。每个人都知道,在黑暗中,他随时都会被踩倒并被临津江急流卷走。既使他安全地过了江,在江对岸,会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呢?  

第31章 战俘
作者: 托兰
点击: 2829  投票: 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