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学尖子们齐呼咱预料到了这个开始却预料不到这个结局。
陈朗的老爸则大悦道,苦尽甘来啊苦尽甘来,我儿实乃福将也。
只有陈朗很冷静地认识到,这一切其实都是托了中国天才的教育改革家们的福。因为那年高考的数学考卷就象是给数学白痴如陈朗者们量身定做的。
那一年教育改革家们心血来潮要在数学上搞文理分卷,考虑到文科生数学不行这一现状,文科卷上出的都是些最基本最简单的题目。
而陈朗鉴于就算自己去钻研高深难题也是白搭,在制定复习数学的方针时就决定了,翻翻一些基本题即可,打死也不浪费时间在难题上。结果那些基本题给他翻得滚瓜烂熟,直到熟得不能再熟。
所以尽管考数学那天陈朗因为上厕所迟到了五分钟,但拿到考卷的时候却自信满满。而那些数学尖子反而大吃一惊,乱了手脚,他们心中肯定一直惦记着自己将失去数学的优势而心有不甘,并忙着大骂出题老师的弱智,直接导致血压升高,两眼发昏,结果越是简单的题目就越是容易出错。
这么一综合,让数学白痴的陈朗终于未落下风,在血雨腥风的数学界站住了脚跟。使得数学反而为他高考总成绩打下一块坚实的基础,证明了数学老师“文科生得数学者得天下”的伟大论断。 txt小说上传分享
四
另外的几科,英语是一如既往的平庸,以证明陈朗的爱国情操。政治则是出乎意料地高。本来对于不怎么关注国家大事也没有政治天才的陈朗来说,政治成绩一直都在及格线左右浮动,像我党当年的左右倾主义一样摇摆不定。但这次却意外地考了个全校第一,把政治老师吓得以为自己的政治路线有和中央不在一条道上的嫌疑。也充分证明了即使是个政治盲还是可以当个政客的。
而陈朗的历史也是全校第一,但对于这个第一他却颇有微词。
本来陈朗就对自己的历史颇为自信,认为即使放在整个省里和其他考生也有的一拼。尤其是在网上对了答案之后欣喜若狂,想这分数起码能挤进全省前列。结果分数是估计得没错,但想进全省前列却是妄想,因为那年的历史成绩像井喷一样,据说满分的就有上百位,这在过去几年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事情,陈朗只好哀叹生不逢时吧。
又不久之后传言说是因为历史漏题,源于某本当年流行的复习资料云云。于是大家立即把那本资料拿过来看,看完之后大吃一惊,结果是选择题全中,论述题也*不离十。
这一发现先是让大家遗憾不已,因为陈朗他们学校拿到那本资料的时候已近高考,而当时历史老师信誓旦旦地说,不要迷信这个,去年都漏题了,今年不可能再漏了,还是回归课本要紧。
陈朗本就对复习资料不感冒,难得地听老师的话去办了。而其他人即使想看也实在是没时间去办了。但总有学校押宝成功,于是有些学校的历史成绩一下子以火箭的速度蹿升。
再后来有不服气的学校将此事上告省教育厅。一时谣言四起,逼得编辑出版那本复习资料的主编现身说法,大吐苦水说自己冤枉啊真是冤枉,那些题绝对都是猜出来的,高考试卷哪能那么轻易就泄露了,不信问教育厅领导嘛。
领导们此时也是大汗淋漓,纷纷说是啊是啊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这家伙猜得还真准呢。
于是那主编不仅没事儿还就此一炮走红,而他编的复习资料一律成为名牌产品。虽然之后几年再无当年那么厉害的命中率,但还是畅销全省。谁也保不准,哪年又来一次巧合呢?
于是漏题事件不了了之。
平庸的英语语文和数学成绩加上极为出色的历史与政治成绩,让陈朗一下子陷入了一个被惊喜,遗憾外加贪心不足相交织的苦恼而又甜蜜的尴尬心态中。
“幸好幸好,数学帮了大忙了。嘿嘿——嘿嘿。”
“真是愤怒,历史竟然漏题。哎呀——哎呀。”
“如果语文发挥正常一点,保不准上北大了,呵呵——呵呵。”
傻笑着YY了大半天的陈朗回到现实,看着志愿指南上密密麻麻的大学院校名,在严肃并冷静地评估了一个晚上之后,他觉得填个不错的重点还是有希望的。
而老天爷是横下心来要给陈朗更多的惊喜。
五
那一年适逢大学扩招的热潮。无数大学响应中国天才教育改革家们的伟大倡导,为追求够大,够全和够能忽悠人加入了兼并扩张的大潮中。重点大学们面临竞争的压力,不敢逆大潮而独守其身,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最后也不能免俗。
扩招则是扩张的首要行动。而扩招之所以能迅速而顺利地进行,和政府,高校还有生源三方面的共同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是政府,扩招正是他们提出的教育产业化策略最直接最见效的措施,自然是大力支持。
而高校也不得不欢迎。一方面增加了创收。另一方面,看一看那些所谓主流的大学排行榜就知道,学校学生人数越多意味着在教学一栏方面的分数就越高。于是一些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大学靠着增加学生人数和教学规模在短短几年内以火箭的速度蹿升至排行榜的前列。
照这样的排名法,中国的大学早就跻身世界前列,哈佛牛津算什么,他们的学生数还不如咱一所省办大学学生数的零头呢。
另外扩招还得到广大生源和家长们的强烈支持。因为这意味着本来无望上大学的有望上个三流大学,本来能上三流大学的有望上二流,而本来只能上二流大学的则增加了进入重点大学的几率。
陈朗决定奋力一击,向M大这所在之前只能在YY中才敢憧憬的名牌大学发起冲击。
陈朗之所以无数次地YY过M大,是因为曾听一位被邀请回校作报告的M大漂亮学姐说这所大学位于海边,风景优美无比,是个浪漫指数极高最适合谈恋爱的好地方。
当然,陈朗给老爸的理由是这样的环境是个适合读书的好地方,但其实读书和泡妞是一个道理,古人不就曾说:“书中自有颜如玉”吗。
潜意识里还是以为美女可能会多一点吧,嘿嘿。后来的事实证明,陈朗再一次上了校园作家们YY的当。
所以成绩出来后陈朗义无反顾且理所当然地在志愿表上填下M大。
当时老爸还是有些担心或是不甘心,他一直力主陈朗填一所京城大学,说儿子啊你小时候不是老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吗?去北京多好啊,还有烤鸭吃。
其实担心还是主要的,因为志愿指南上标示着M大在上一年的录取分数高得惊人。
陈朗则运用反向思维,安慰老爸到:“放心啦,正因为去年分高,今年保证没多少人敢填,没问题的。”
其实他也不是没有认真地考虑过填一所京城大学,但听到在京城上学的师兄回来说那的学校还没咱高中宽阔,女生还没咱食堂的阿姨水灵呢,吓得立即死了心。
然后是选专业。
六
陈朗看了一遍M大所有招文科生的专业,开始运用排除法。
首先M大以财经类知名,录取分数一直高烧不退,比较悬,况且陈朗对财经类不怎么感冒,首先去掉!
中文?别开玩笑了,难道将来会沦落成文字青年不成?虽然陈朗身上是有那么一点文学青年的气质,但却没那勇气。
去掉!
新闻与传媒?恩,听起来既有挑战性又有诱惑力,但说不好哪天沦落到被逼去做狗仔队岂不是有辱家门,害人害己?
去掉!
外语?听说美女比较多,而且男女生比例足以让其他系的男生们空有羡慕,但想起自己可怜的英语成绩和兴趣。
无奈地去掉!
法律?陈朗心虚了一下,估摸着自己触犯法律的几率比成为一个执法者的可能性要大很多个百分点。
只能去掉!
竟然医学也有招文科生的?嘿嘿,这时陈朗手心已经开始冒起冷汗,他开始想象自己拿起手术刀一刀一刀切鸡肉的样子。
赶紧去掉!
本来陈朗在哲学历史社会学这些充满人文精神的专业上还是反复停留了不短的时间的,毕竟对它们有爱嘛。
但老爸老妈看到陈朗眼神有点不对劲之后立即苦口婆心地劝导:
“儿啊,这些专业读出来以后怎么找工作啊?没好工作怎么赚钱啊?没房子没车怎么找老婆啊?咱陈家难道要断了香火?老天啊——”吓得陈朗赶紧把眼神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