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一战胜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印钞票叫增发货币,别人印就是印刷假币。

从竞争角度上来说,这是不公平的。

当然,增发货币的结果就是,美元可能在国际货币竞争上与中国的亚元相比就会处于劣势了。

从而让中国的国际信贷等等占据上风。

然而这个时代的世界生产力还比较落后,那些盘剥虽然有利润,但此时中国插一脚进来,利润对于一个疯狂生产建设的国家所创造的财富来说只能说是小得可怜。

因此美国并非一定要与中国在国际货币上一争高下,到时候把中国打倒了,把中国的黄金抢到手,这世界还是美元的天下。

暂时的优势,在此时的美国看来,已经是浮云了。

而且增发货币,也不会让美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上一败涂地,最多只是处于下风,但还是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的,整个国际市场并非是全丢。

所以,这种透支消费的发展模式,实际上对于美国的这些银行资本家们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美国的银行资本家们的手段是非常邪恶的,其空手套白狼的模式,基本上是把世界都奴役进去了。

例如后世花旗银行一年可能会盈利30以上,这对于普通的银行来说根本就是望尘莫及的,普通银行一年可能就能盈利个5上下,顶多可能就10。

能有这么高的盈利,对于一般的银行只从事贷款等业务来说,是完全无法达到的。

美国的这些银行盈利那么高,那是因为他们几乎控制了整个国家大部分的实体产业,例如整个美国的不动产,可能大部分值钱的都是银行的。同时这些银行在其他国家还控制了很多产业。

这些产业单个可能每年不会有很多钱,但是产业多了,那么其结果就非常的恐怖了。

比喻成封建时代的地主的话,可能就那么十几个地主,把整个国家的耕地都占据了,那么每年靠收租所得的钱就都挥霍不完。

在资本时代,土地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美联储于1921年5月,开始下调了贷款利率,并且放宽了贷款限制,不管是商家还是个人,都开始能够非常容易从银行拿到贷款。

而美联储的印钞机一天二十四小时加大马力不断运转,疯狂的印刷着钞票。

……

美联储的动作,马上引起了中华帝国的高度关注。

“美国开始走大跃进了。”

这就是夏钧的第一念头,美国的这种模式,可以说是非常极端的模式,国民可以疯狂的挥霍,虽然说内耗很大,大创造出的物质也非常多。但最终结果就是财富全部集中在银行家手中,资源又高度集中。

极端浪费,又高度集中。

这和集权**,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妙。

**就是集中资源进行发展,而这种疯狂透支消费,等于是给国民发去一箱箱烂橘子,他们用这些烂橘子不断的去消费。

一个普通民众,他发现贷款几乎没有利息,那么他自然会去贷款,比如说他要贷款买一栋房子。

他会想,反正等要还钱的时候,从别的地方借一笔钱还上,再从银行贷款。

就算真的还不上了,到时候大不了把房子给卖了,房子目前还在涨价呢绝对亏不了。

但真正到了收线的时候,银行开始提高贷款利率了,同时钱也不那么好贷到手了,整个社会的资金链一崩溃,买到手上的房子,以及工厂的不动产的价值将疯狂贬值,因为所有人都欠银行钱,手上都没钱了。

而原本能卖一百块钱的房子,可能到时候你卖十块钱都没人要。

银行此时手上不仅有大量的钱,而且还能够廉价的将不动产买走,原本一百块钱的房子,可能银行只花一块钱就买到了。

对于经济萧条的原因,后世各国的解释都是,资本家缺乏理智疯狂扩大生产而造成的。

这个解释根本没有切中根本,若是没有疯狂的消费,何来疯狂的扩大生产规模?

一切问题,都出在银行家身上。

夏钧把这种发展模式,称之为‘资本版大跃进’,或者是‘资本版空手套白狼’。

中华帝国是否要马上跟进,这成了此时中华帝国头疼的问题。

跟不跟美国一样的玩这种把戏,还是要看国情的。起码近期内,中华帝国的国情不太适合这么玩。

因为此时中国的基础就那么点,发展方面已经有些极限了,再刺激就需了不是。

美国不同,美国有底子摆在那里,人家毕竟是一个完成了第一次工业**的国家,此时的铁路总长虽然没有五十万公里那么夸张,但也有十六万公里。

美国的国民在战后,其生产潜力还是没有完全发挥的。此时银行一刺激,马上就能够以疯狂的速度进行生产。

——————

状态不太好,抱歉

第366章:不完全跟进政策

第366章:不完全跟进政策

就是否跟进的问题,夏钧召集了各相关人士,包括金融学家、战略学家等等进行商讨该问题。

并且连续召开了几次会议。

翰林院大学士马寅初首先发表了观点:“属下以为应当跟进,如果我们不跟进的话,那么我们将会被美国甩开,美国之前之所以能够使经济超越英国,正是因为他们通过类似手段形成了投资热潮,只是美联储成立之前,还不如这次彻底。”

马寅初,乃是此时中华帝国经济学家第一人,其出生非常好,是马年、马月、马日、马时,又姓马,谓之五马俱全,人也极为长寿,历史上活了99岁。

按照八字上的说,这种命比较奇特,必是有所成就的类型。

自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大量的西方经济学著作被翻译引进到中国,然而大多都是照葫芦画瓢,而且很多还画得不真。

而马寅初,则是超出了这一高度,具备有新的观点,能够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来对经济发展策略进行制定的。

对于夏钧来说,发展经济方面他是懂的,但这种是一个大局上是懂的,但在具体的实施细节上他却是不懂的。

就好像是夏钧认识路,但不会开车一样。

夏钧和这些经济学家的分工就在于此,夏钧负责大方向上的掌控,而他们则具体去实施方面则由下面负责。

马寅初作为耶鲁大学毕业的学生,对于经济学方面的确是有很大的研究的。

“不过,我们的国情的确与美国不同,因此,我们有不是完全跟进,可以部分的进行跟进。”马寅初说道:“以经济发展上来考虑,最好是我们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进行跟进。”

夏钧想了想,说道:“经济发展方面,以我们目前的状态来说,民生上已经非常好了。太过透支的消费显然是没什么必要,而我们最终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提高战争潜力。”

“战争?”马寅初楞了楞。

“美国这次这样发展,显然也是感受到了我们带来的压力,首先他们在经济上可能会被我们甩开,再则他们在技术上也已经一定程度上落后了。中美之间的发展,最终的结果就是战争,这是无法避免的。”夏钧淡然说道。

对于两个都想要争夺世界霸主的国家来说,战争能够避免吗?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这个地球实际上并不是太大。

二战后的美苏冷战,实际上说不上是二虎,因为苏联是共产主义国家,属于半残型,在商业操作上基本等于零,和美国的冲突实际上没有大到非打不可的地步。

而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大,而且都是属于比较正常的国家,未来发生战争这是必然的。

阎锡山静静听了一会,受到了夏钧的启发,说道:“元首所言不错,美国采取这种大跃进模式发展,我们实际上只要抓住核心的东西就可以了。那就是发展,发展的目的在于战争。战争打的,无非就是经济、工业,以及军用技术。我们只要确保这些方面能够高速发展,不跟进也是可以的。但如果一但我们发展受到市场制约,我们可以马上进行跟进。”

“也就是说,初期,我们在基础建设、科研上刺激到极致就可以了。而我们现在的建设力量实际上已经到极限了,没必要再刺激了。”

……

中华帝国就美联储下调贷款利率的政策,很快也做出了应对,就工程建设、科研等行业,同样给与低利率贷款,而且有贷必应。

基本上是确定了整体是应对措施。

中国此时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模仿美国的,但却不是完全能够模仿的。

例如这个内需的刺激上,例如大量的钱贷出去后,像汽车这些产业,自然是需求量倍增。

此时汽车已经是供不应求,再刺激就虚了,汽车价格可能会往上不断飙涨。

像钢铁等行业,此时也不是说产能很宽裕,基本上是生产多少就卖多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