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一战胜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华帝国陆军以闪电般的速度突袭了乌兹别克斯坦最大的城市,位于锡尔河支流奇尔奇克河谷的绿洲中心的塔什干。

塔什干是古代中国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这里有肥沃的绿洲,后世是内陆国家的第一大城市。

不过塔什干有点靠近边境地区,几乎等于是没有任何战略缓冲。

中华帝国突入塔什干,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有效的抵抗,乌兹别克斯坦的苏维埃红军就被空军加上火炮给击溃了。

但步兵跟着坦克后面突入塔什干的时候,乌兹别克斯坦的红军退入了塔什干城内,依托城市与中国陆军展开较量。

不过刘效国并不指挥部队突入城市,而是派人劝降。

根据帝国元首编写的军事教材,城市巷战是一个极为容易阴沟里翻船的战斗环境,如果对方是苏维埃这种极具煽动力的政权,人民将进行殊死抵抗。

乌兹别克斯坦没有军工业基础,因此抵抗虽然有,但应该也能吃下,但付出这样的无谓的伤亡是不值得的。

“军长,他们的头头好像跑了,见不到人。”跑去劝降的人员跑回来对刘效国报告道。

“跑了?”刘效国那个汗,随即也不再多想,下令道:“那就进攻吧先炮击半小时。”

既然对方的头头都跑了,那还有什么好疑虑的。

“是。”

对塔什干的炮击随即展开,塔什干地区没有什么钢筋水泥建筑,在炮弹的打击下,随即大火弥漫。

半个小时的炮击过后,帝国陆军冲进了塔什干,与塔什干的红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由于塔什干城内建筑物不是太多,战车开入城区之后,没有遭到什么打击。

显然乌兹别克斯坦的红军不知道坦克进入城区后的弱点,不过他们也缺乏制高点来打击战车。

更不懂掩藏在废墟中伏击路过的战车。

战斗持续了两个小时,塔什干城内的苏维埃红军被扑灭。

攻下塔什干后,中华帝国这个庞大的机器开始告诉运转。

夏钧在杭州从华北军区调了十五万人前往西北军区,夏钧对中东地区的局势并不是太掉以轻心。

所谓迟则生变,英美等国家极有可能会插手。

因此尽快解决最好。

这批部队调遣到西部内陆战场去之后,兵力将达到三十万。

加上南北乌拉尔军区的兵力,也就达到六十万的兵力。

其中三十万来对付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的四个苏维埃政权,可以说非常简单,短期内就可以将反抗力量击溃。

帝国开始大规模向亚洲内陆地区运输兵员和物资,同时组织了一批移民人口,开始向内陆地区迁移。

会移民都是一些贫困人口,帝国将他们移民到新占领地区,会分给他们一定的土地、房屋等不动产。

同时还有一些小商人最喜欢往这种帝国刚占领的地区跑,因为那里的市场一片空白,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起家。

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地区,天然气和石油都比较丰富,帝国打下这片地区后,可以建设西气东输工程。

如果再向南,就是阿富汗和伊朗地区了,那里是世界上石油最集中的地区。

“帝国之所以要以强硬态度逼迫新俄国放弃这片地区,主要的目的就是更南部的阿富汗和伊朗地区,这片地区是帝国未来必须攻占的,因为那里有世界上最多的石油。”夏钧在制定扩张战略时说道。

帝国为了单独攻占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地区,夏钧给尼古拉二世做了很多工作的。

尼古拉二世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得放弃这片地区,而专心向欧洲反攻。

夏钧许诺尼古拉二世,“未来如果能够打下正个欧洲,整个欧洲都能交给俄国统治。”

这个许诺对尼古拉二世的吸引力是很大的。

欧洲霸主,这是尼古拉二世一直梦想的成就。

显然尼古拉二世不知道中国的真实意图,而对于欧洲,帝国并无多大兴趣,只要占领欧洲的资源就可以了,领土大可用新俄国这个傀儡政权来统治。

……

在还有些积雪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中华帝国军队以摧枯拉朽的攻势,迅速摧毁了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地区的苏维埃红军的组织。

乌兹别克斯坦的苏维埃红军开始转为游击战,对入侵乌兹别克斯坦的中华帝国军队进行反击。

不过效果不大。

主要的问题就是没有足够的军火。

因为乌兹别克斯坦地区没有军工业,很多地区连旧式的火枪都不会造,在武器装备差距巨大的情况下,游击战的效果很不尽人意。

刘效国指挥着部队前面一路打,后面则由国内调派来的军警进行控制。

——————

第一更到

第326章:二十年发展纲领

第326章:二十年发展纲领

亚洲内陆地区,有大片的沙漠,这些沙漠中有有绿洲。

而以天山山脉一系的西部地区,这里的沙漠会少很多。

西北军区正是从天山山脉以西地区展开进攻,在控制了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后,直接从乌兹别克斯坦地区攻入土库曼斯坦。

中华帝国陆军的大举西进,牵动了世界的眼光。

其中英国最为忧虑,因为中华帝国陆军攻入土库曼斯坦之后,将与英国殖民地伊朗和阿富汗接壤。

同时,中国将对印度殖民地呈现出一个包围势态。

东有缅甸果敢王国,北有中国西藏,此时西部,中华帝国又扩张到了土库曼斯坦地区。

但英国对于大举西进的中国军队,却没有任何制止的理由。

首先这些国家是苏维埃国家,虽然通过中东的铁路可以将物资运到这些苏维埃国家,但双方并未建立联系。

为此,英国能做的只是沉默。

……

4月,随着春季的到来,积雪开始融化了。

中华帝国以无比效率的速度,连续攻占了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两个地区的各大主要城市。

如果要使这片地区迅速安定下来,最理想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傀儡政权,然后对当地的民族进行统治。

但显然中华帝国高层没有这个意图和打算。

当刘效国被派遣指挥这场战争的时候,他就猜想到了那些人的命运,因为他是专门干这档子事的。

他就是某些‘腐败官员’,经常导致当地人口大面积消失的‘腐败官员’。

X光政策已经被刘效国运用得很熟练了,但刘效国觉得自己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特别是南洋共和国总统许垣所采取的那些措施,对他来说极有学习意义。

因为通讯的不发达,信息传递的不彻底,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地区的人民很难团结起来。

刘效国开始组织当地人民修建公路,以确保大军的供应能够跟得上,但修建这些公路的过程中,某些的‘腐败官员’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很多年后,在亚洲内陆地区已经很难找到一些民族的身影了,全是这些腐败官员做的。

而此时,中华帝国的军队已经把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包围了,随着开春的到来,两个山地师和四个步兵师也攻入了这片地区。

到四月底,中华帝国军队终于是控制了整个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这片地区,已经推进到了里海西部。

中华帝国的铁路和公路也在紧急向这片地区修筑。

……

巴黎和会召开了两个月也结束了,以法国获得大部分赔款而告终。

德国为此需要支付大笔的赔款,这为战争埋下了种子。

法国总理也看出了这一问题,他说:“这不和平,而是休战二十年。”

事实上按照原定的历史,战争没有等过了二十年就爆发了。

促成这一问题的主要是英国,他们为了平衡欧洲陆权,没有让法国如愿得到西德的工业区,这也就是说,德国的力量并未遭到多大的削弱。

西线战争都是在法国和比利时境内爆发的,德国的工业区并未遭到摧毁,这给德国日后的崛起提供了保障。

夏钧则乐得看见如此,并且制定了一个挑动德国发动战争的计划。

随着前线的一个个胜利的消息传回国内,中华帝国国民表示很淡定,没有在报纸上多加渲染。

对于欺负这样的弱小国家来说,自然是沉默比较好。

但国民心中,显然有窃喜之意。

打了胜仗,这是每一个国家的国民都乐意看到的结果,至于打了败仗,那结果就比较严重了。

因为打了败仗,国民都不愿意再让亲人上战场送死,所以**就会爆发。

说白了,战争这个东西,国民可以迁就,打上几场败仗也没什么,但不要一直失败,失败到国民对胜利都没有了信心之后,也就无人愿意上战场去了。

若是国家能打胜仗,尽管很不愿意看到亲人走上战场,但起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