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一战胜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设备是华东集团的,想给谁自然也就给谁。

华夏会的商人大部分都是得到华东集团扶持才发展起来,当然明白技术为王的道理,而且现在的商业规则就是技术为王。

谁能拿到更好的技术,只要自身管理过关,那么肯定能够脱颖而出。

换点股份算什么,其实很多商人也是很喜欢和华东集团合股经营的,这样有一个强悍的保护伞,万无一失。

设备如何分,按照历来的规矩,首先能分到的自然也就是中盛集团和华盛集团,这两大集团拥有良好的自身管理体系,算是最早成长起来的两大集团。

华东集团一般都喜欢把技术交给擅长管理的企业,这样才能确保最大盈利,这也是华东集团在扶持民族资本商人的一个标准。

有些时候,技术王道也并不一定如此,如果自身管理烂得一塌糊涂,那也是扶不上墙的烂泥,除非是有无比逆天技术优势,否则早晚也是给淘汰的。

而且中盛集团和华盛集团自身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研究机构,他们在市场上赚取到资本后,会投入资金去研发更好的技术,这样一来当欧美的技术跟上来的时候,他们能够自主推出新技术。

中盛集团和华盛集团分完设备,才是轮到别的商人的时候了。不过这两大轻工业集团也不是什么轻工业都涉及,因此一些他们不涉及的行业,则是该行业的领头企业先拿设备。

能成为领头企业,无一不是华东集团重点扶持的。

可以说,此时的中国资本经济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华东集团为中心的超级集团,这个集团掌控了中国90以上的工业资产。

分到设备和技术的,一个个欢天喜地的回去了。没分到的,则只能等机械制造厂那边制造愣了。

谁能优先分到,这也是有区别的,若是没了区别,还真当华东集团是他们家开的?这又不是国家产业,若是国家产业还说要公平。

夏钧要扶持的,只是那种自身管理能力强,对外竞争能够强有力的企业,尽量的把资源集中起来使用,而不是分散到各个小企业,那有个毛的竞争力。

国际资本想围堵中国的崛起也不是那么容易,首先在这个国际市场上,他们最多只能在美国进行围堵。英法等国又不是傻子,他们在不是对民族资本提供保护的情况下,能有更便宜更好的东西买,干嘛去买美国佬的?

当然,中国的农业和轻工业,都是无差别冲击。无论其他国家怎么围堵,中国的自身优势摆在那里,依旧是国际市场上的霸主。那些围堵中国的国家,最多是让自己的农业、轻工业在本国内部能够生存,出了狗洞什么也不是。

……

中国的秋收也进入了尾声,今年的秋收可以说是中国农业真正崛起的一年,中国在各经济作物方面的生产能力跃居世界第一。

棉花、蔗糖、生丝、麻类、皮革都跃居世界第一,唯独一个毛类的生产能力一直不高,主要是夏钧一直没有大力在草原上发展畜牧业的打算。

中国北方的生态比较脆弱,因此夏钧并不打算大规模发展畜牧业。

在经济作物方面,水果也种植很多,其中在福建、江西、浙江这些帝国早期就纳入行政的省份,很多早年种植下去的水果也投产了,但面积也不是太大,但经济效益很好,很多都已经开始加大种植面积了。

由于国民开始富裕了,对水果的需求量一年比一年高,越来越多的水果走入百姓的食谱之中。

还有很多水果开始出口,多是一些能够长期长期保存的水果。这些水果虽说不值什么钱,但却可以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同时出口也能给国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除此之外,中国的粮食产量及蛋肉奶产量开始节节攀升,粮食、肉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并且开始大量出口。

相比中国的农业一片繁荣,其他国家的农业则是一片愁云惨淡,那些传统的农产品出口国的农民一年比一年的日子不好过,因为中国的廉价农产品来袭,他们的生产遭到了剧烈冲击。

种了就是亏本,但不种有要饿死。很多国家的农民,现在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别提什么赚钱了。

中国的农业发展,给其他国家的冲击力之大,绝对是无法忽视的,首先在农业技术上,中国当前有最先进的农业机械,还有先进的灌溉、施肥、管理技术,更有无比强悍的高产作物,其他国家靠人力种植,还多是粗放种植,虽然路线是对的,但技术性差距太远,就算是中国的农产品出口时要运费,但还是具备压倒性的竞争优势。

当然,那些市场不发达的国家,他们的自然农业还是没怎么遭到冲击的,首先他们的市场没发展起来,他们的农产品价格低,中国的农产品在他们国家都没有竞争优势,因为他们根本没钱,哪里有钱买外来粮食,但他们的粮食出口却遭到了打击。

冲击力最大的就是那些发达国家的农业,他们的劳动成本本身就高,市场经济也有所发展。

每年中国的秋收结束之后,就意味着在未来的半年、一年之内将遭到源源不断的中国农产品冲击。

对于那些贫穷的国家来说,他们更穷了。对于那些发达国家来说,他们的农业安全却遭到了威胁。

——————

第一更到

第两百五十九章:果敢王国,冲突起

第两百五十九章:果敢王国,冲突起

话说自缅甸北部果敢汉族与中国华东政府接头之后,缅甸果敢汉族得到了非常强力的支援。

整个缅甸果敢,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快成为了一个全民皆兵的军事集团了。

果敢汉族由于有祖国的支持,他们在生产上面完全不需要担忧,各种生活物资皆可从云南运来。

他们要做的就是伪装成缅甸人的样子,向缅甸南部扩张。大量的武器、弹药已经从国内陆续运达。

教官也一律不缺,果敢地区进入大练兵时期,在大半年的时间里,已经拉起了一支正规军。

同时果敢汉族还对面对北部的缅甸土著进行了收编,那些土著士兵语言不太通,训练起来比较麻烦,不过也是有一定战斗力的,被果敢汉族编入了部队之中,并且施行了残酷的连坐制度,战时若当了逃兵或者怯战,则将连累他们的部落和家人。

但在待遇上也是不错的,起码这些土著士兵觉得伙食好得一塌糊涂,物资条件很不错。

同时果敢汉族打出了一个吴越同舟的旗号,那就是将英国人赶出缅甸,这让那些土著士兵同仇敌忾。

在重视思想教育的情况下,以及残酷的连坐制度威胁下,这些土著士兵的作战积极性很高。

虽然训练方面让那些从华东军调过去的军官有时气得无可奈何,但随着这些土著士兵的汉语水平不断提高,情况逐渐有了好转。

平时果敢汉族除了训练就是出征作战,作战目标就是那些土著部落。

强者为王,这就是缅甸北部的至高法则,你若不服我,不接受我的行政管理,不接受我的权威,则兵戈相向,打到你服为止。

打服了,那么接下来就是收编的时期,为此果敢汉族已经在国内支援果敢的军政人员的指导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流程和宣传体系。

调往果敢地区的国际文化宣传部,则在缅甸北部地区逐渐形成一个汉化机构,专门教导山越之民,以服王化。

像这样的政策,从古至今汉族都在不断向南进行,一度发展到了越南,而越南的汉化程度也是很高的,此时越南依旧保持着极高的汉化程度。

像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这些地区,或早或往,都逐渐完成了汉化过程,其中以贵州的汉化最晚,明代时贵州还不断有叛乱发生。

越南的汉化从唐代开始,明代一度纳入中国领土,但后来还是分裂了出去,汉化进程被中断。

对南方土著的汉化,是中国历代都在进行的一个进程,其政策是比较柔和的,很少进行民族屠杀,因为南部的土著基本上没有形成民族概念,但汉族的先进文化南下之后,也自动融入了汉族体系之中。

如今中华帝国则要重启这一进程,果敢汉族是向缅甸这一地区扩张的先锋。

对缅甸土著的汉化也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行动,只要汉化了这些缅甸土著,那么缅甸也是中国的。

大半年下来,缅甸的果敢汉族打败了一百二十三个大小部落,由于华东政府不断向缅甸派遣军政人员,果敢汉族在缅甸北部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那些土著部落皆纳入统治范围。

就这样,果敢汉族武装势力组建形成了一个武装政权。

这个武装政权在得知中华帝国成立,经过商议,共推举杨联兴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