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一战胜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八十九章:巨额财政预算

第一百八十九章:巨额财政预算

谁都看得出,北洋政府的日子不会远了,因此华东政府已经完完全全的从地盘、人口、经济、军事、文化、威望等等方面死死压制了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未来何去何从,这已经是很多北洋之人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袁世凯卧病在床,病情已经越来越严重了。自他听说山东大胜之后,就已经知道天下的真正主人是谁了。

天下不是他的,他的天下财散与天下人只让他做了一个多月的皇帝。而那个吝啬的小子,却即将在将来坐拥天下。

在病床上,袁世凯一直在思考着他们之间的区别。

想了很久,他承认夏钧的发展路线是对的,那样才是最正确的发展路线,但却也是最难的发展路线,一般人是无法复制的。

而且他袁世凯就算有夏钧那样的能力,也是生不逢时。

袁世凯当年所处的年代,是清廷统治下的中国,他唯一能够崛起的方式也正是他一贯所采用的。如果他使用别的方式,那么他今天必然走不到这样的高度。

这让袁世凯想明白了,他和夏钧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所面临的大环境,以及各自的能力都是有差距的。

而当他这种笼络人心的方式自开始后就无法停止了,因为一旦停止的话,那么换来的只是离心。

用锦帛来收买人心虽不是王道,但他也只能走这样的路线,能走到这样的高度,确实已经是古今第一人了。

……

已经是1916年了,华东政府这一年的财政预算也在进行,今年的财政预算比较晚,主要是战争原因。

整个1915年,华东各省总产值突破了八百亿元,经济增长100,可谓是超高速发展,华东政府财政收入达到了一百五十亿元。

这七百亿的生产总值里,有近三百亿的军火订单,主要是由华东集团生产,一些民营企业也加入生产,但利润却是要被政府剥下大半的。

一整年里,中国完成了协约国、同盟国近三十亿英镑的军火、物资订单,这才是主要的增长点。

华东政府现在可谓是超级有钱,这么多钱要怎么花,成为了今年的重点议题。

当然,总产值这么高,今年的铸币税也就上升到了十六亿元,是总产值的2,这些铸币税将在今年由中央银行进行货币增发。

中央银行今年已经印了几百亿的票子了,这些票子属于正常的发行,不是政府的税收,而是出口产品之后换到黄金、白银、美元等等东西,中央银行必须印出票子来兑换。

对于那些美元,基本上交由华东银行处理,华东银行一般都是跑到美国去把这些美元换成贵金属后运回来。

不过能挣到的美元不是太多,毕竟协约国手上的美元也不多,因为美国也是收美元的,他们直接拿去买美国的军火就可以了。

同时美国在贸易时也收取复兴币,因为复兴币币值稳定,可以拿到中国去换贵金属,双方都愿意收对方的钱,自己也收自己的钱,但总是离不开贵金属这东西。

协约国和同盟国此时都在收罗黄金应对战争,有黄金就有军火和物资。各国不仅动用民间的黄金,而且还动用储备的黄金。

这两方面加起来就比较可观了,特别是各银行的黄金、白银,那数量绝对比国家的黄金储备要高得多。

不管是华东政府还是美国政府,拿到对方的钱,第一件做的就是到对方那里换成贵金属,因为持有太久会被收铸币税的。

当然,双方都还是储备了一些对方的纸币,这主要是用来进行贸易的少量储备,也不会被收太多的铸币税。

这一百五十亿元怎么用呢?

往年财政预算最高的也才三十多亿,而今年的财政预算高出了近五倍。

不过华东政府的地盘却是增长了很多,不愁没地方花钱,只是钱花在哪里最值得的问题,这方面从去年十一月就开始讨论了。

中央银行首先从这一百五十亿中抽走了十一亿,将用这比钱储备八百吨黄金,加上原本储备的两百吨黄金,加在一起也就是,一千吨黄金。

一千吨的储备量,只是沙俄的四分之一,不过再拿更多钱来储备的话,各部门肯定不同意的。

整个预算还剩下一百三十九亿,教育部又分走了三十亿元,今年教育部将对全中国各省的儿童进行教育,不管是华东政府管理的省份还是北洋政府管理的省份。

此时北洋政府的各省份已经完全被华东政府给渗透了,不管是商业上还是教育上,或亦是宣传上。

特别是这个教育方面,那些学生学的都是华东政府的教科书。

北洋政府此时已经有所察觉了,但他们如果敢在这方面制造摩擦的话,那显然就给了华东政府借口。

而且先例已开,北洋政府已经无力阻止。

华东政府教育部的教科书本身没有问题,但对华东政府的各种政策却是有宣传的,再一对比北洋政府的话,差距马上就出来了。

随着华东政府在军事上的不断胜利,教科书上的内容也越来越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北洋政府愈加被动。

北洋这个集团此时已经是出现分裂了,曹锟、冯玉祥等部队此时已经是公开的响应华东政府。

此时这些部队回归北洋的体系,北洋政府还不好动手进行处理,因为一旦使用强制手段,那么马上就会激起公然的分裂了,纷争那些部队可以投靠华东政府,华东政府照样给编制。

教育部的教育规模是不断的扩大的,虽然师资可能不够,但重点还是素质教育。

对于一般的国民来说,只要能看得懂字就行了,而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说,则是要求国民的素质更高一些。

国民素质和文化水平是挂钩的,但也不是完全挂钩的。

后世的中国,文盲也很少了,但国民素质就很高了吗?

文化只是国民素质的一个基础,但不是全部。

这个素质,就是教国民在遇到一些情况时做出正确的选择,以及平时正确的行为习惯等等。

教这些东西不比教知识简单得多,师资方面是没问题的,教育部有专门的这方面的教师,而且非常专业。

由于华东政府不需要愚民,所以提高国民素质是追求的目标。

教育关乎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教育部的三十亿投入无人反对,而且华东政府上下已经习以为常的是,华东政府并非只把占据的地盘看成自己的,同时还把北洋政府占据的地盘也看成了未来即将拥有的。

因此没有谁把其他未占据的省份的教育看成是多管闲事,反而是一种先期的投入。

三十亿元的教育经费,也就意味着平均一下,每个中国人可以分到近七元钱。而受教育群体大概也就是四分之一的人口,每个学生的年平均投入达到二十八元。

当然,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学校科研的,今年各大高校的科研经费将十分充足。

同时这三十亿很多是用来建设硬件设施的,现在很多学校的硬件设施都不是很高级,同时还要扩大规模,因此就硬件设施的投入方面还是比较紧张。

对于教育部来说,再多的钱投下去也是有地方花的,特别是这硬件设施方面,因此教育方面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还得依靠慈善捐助。

行政部方面今年则分到了三亿元,经费占财政收入的2,属于低到非正常水平的地步了。

就世界各国来说,一般3~5的国家行政管理费才算是正常的,而后世的中国,行政管理费占到了24。

华东政府的行政管理费之低,完全是精打细算之下的结果。华东政府的行政人员当中重复的编制是没有的,而且因为追求的是高效率的行政,这也让所需的行政人员更少。

这主要是与当年行政人员缺少有关,特别是华东政府刚成立那段时间,因为行政人员的辞职,所以当时演变出来的就是超高的效率。

就如何提高效率方面,谁都可以做出建议,甚至可以递交到委员长那里,经过几年的不断改革,效率已经奇高了。

长期以来,华东政府对行政方面的投入都是非常小的,这导致各地方政府的办公地点都十分简单。

什么装修都显得很少,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节约资金更是把这方面给省了,就是一栋混凝土楼房。

当然,对于行政人员的待遇是很不错的,行政方面也就是这方面花得钱最多,也是一个能省的环节。

交通工具方面最多的也就是自行车、摩托车,汽车是很少配备的,因为行政机关很少有老头。

下面都是年轻力壮的,嫌自行车不好骑,可以骑摩托车,成本也不大。甚至是地方大员都没有配备轿车,需要的话自己买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