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一战胜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华东自治政府已经完成了纸币发行的初步过程,接下来就是增发纸币的时候了,夏钧第一步打算增发两千万元纸币,教育部再发两百万元辅币。

这两千万元纸币发行后,将用于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于增发货币上,夏钧目前比较谨慎,当前市场是并无货币紧缩的趋向,因此夏钧不敢发行太多纸币。

不过下次增发纸币应该就在夏收前夕,夏收之时华东自治三省农业产值将会暴增,到时候不发行货币的话,农产品价格将会下降,也就出现货币紧缩。

目前华东自治三省的工业因为夏钧用多方面的手段来刺激,所以工业发展也很迅速,工业产值一增加,货币也必须增发,否则出现货币紧缩。

是用来应对工业产值增加的,当前白银购买力在华东自治三省已经显得有些过高,多发行个一千万纸币可以解决这样的现象。

德国人的贷款方面,夏钧也将投入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去,就修公路和铁路,这都是有利润的。

到时候收一收路费,这些投资就可以收回。

就在这个时候,夏钧开始了他的下一步计划,那就是加大贷款数额。

此时中国的局势已经稳定了下来,夏钧手上的那些工厂、铁路都可以用来抵押,以换取到贷款。

夏钧再次让李盛国去和那些外国银行谈贷款的事情,夏钧有个很疯狂的想法,那就是把手上能贷的东西都贷出去。

另外这些贷款只贷款6年,因为6年后差不多就是第一次大战结束,第一次大战中,那是一个黄金发展阶段,那时候工厂将进入暴利时期,基本上这些贷款可以在这个阶段还掉。

如果此时能贷到巨额资金,那么就能为一战的爆发做准备了,钱越多,到时候捞得越多。

————

第一更到兄弟们,给力点啊

第五十二章:巨额借贷扯皮

第五十二章:巨额借贷扯皮

为了贷款的谈判,夏钧开始清点自己的资产。

夏钧目前所拥有的资产很多,就华东集团来说,已经显得十分庞大了,涉及的领域从基础到零售都有。

其中华东银行以及钢铁、建筑材料、矿业这些领域最为庞大,造船、机械制造、化工等领域正在急速扩张。

为了能争取到最大额度的贷款,夏钧把刘锦山和李世霖二人找来,商谈用他们的产业去贷款。

他们的产业大股份都抵押在华东银行,意思也就是把他们抵押的那一部分再拿到洋人的银行去贷款。

两人并无异议,反正是政府贷款,他们也不怕夏钧还不了钱,真的把他们的产业卖了,毕竟现在华东自治三省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

对于一个合格的经营者来说,贷款连利息都赚不回来,那基本上没必要再做经营,何况到时候就算是亏损了,但就是用华东自治三省的税收也能还得起贷款,对于他们来说并无什么风险。

贷款要趁早,到了一战爆发前夕,外国资本将陆续抽回本土以应对战争,到时候各银行对贷款的事情就没什么精力来应付了。

同时袁世凯也要贷款,所以夏钧也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夏钧自然不会把宝贵的资金全部贷款给袁世凯,只是在旁边插一脚,让外国银行降低条件,否则袁世凯与六国银行的谈判只能是节节败退,最终便宜了那些银行。

按照夏钧的指示,李盛国开始重点接触英国银行和比利时银行,这两个国家的银行在中国实力最强。

比利时银行可以说是非常活跃的一家银行,而且贷款的政治性目的较低。

而之所以找英国贷款,那是因为夏钧的很多产业都在英国人的势力范围只内,其中最多的就是华东矿业公司的矿产多在英国人的地盘上。

因此夏钧需要贷款,一旦和英国佬撕破脸,夏钧不介意不还这笔钱,另外二战中英国是最大的买家,夏钧可以通过出售货物的方式来还清贷款。

……

华东矿业公司此时已经在澳大利亚买下了众多地皮,并且拿到了这些地皮中的探矿权,为了开采这些矿产,华东矿业公司开始在国内招收矿工到海外去挖矿。

由于华东矿业公司的挖矿机械都是夏钧直接从兑换平台上兑换的,因此都是十分先进的机械,矿工的劳动强度并不是太高。

而且到澳大利亚、南非等地去挖矿,每个月薪金不低于4元,这比国内的薪金高出一倍,为此华东矿业公司很快招募到了众多矿工。

首先开挖的是澳大利亚东南部的一处大型铜矿,这处铜矿经过勘探后,储量起码在400万吨以上。

澳大利亚的铜矿73集中在南澳州,这片地区的铜矿已经发现了近半,但依旧有近半没有被人们发现。

其次是昆士兰州,占11%;再次是新南威尔士州和西澳州,分别占9%和6%。而整个澳大利亚的铜矿储量为7780万吨,占世界铜矿储量的12左右。

华东矿业公司已经开始购买这些土地,其中购买的主要地区位于南澳州,这里是澳大利亚最发达的地区,而且这里的探矿最为频繁,不早点把这些地方的地皮买下来,并且获取探矿权的话,这些矿产将被别人买去。

因为华东矿业公司是先将土地买下,再获取探矿权,因此土地价格很低,若是先探矿再买地,那么土地价格将飙升数百倍。

为此华东矿业公司节省了巨大的成本开支。

在计划开挖东南部的铜矿时,华东矿业公司已经计划在西部的皮尔巴拉地区建设一处大矿场。

奥大利亚各州均有铁矿,最多铁矿的州是西澳。西澳拥有后世澳全部已发现铁矿资源的90%,主要集中在皮尔巴拉地区(Pilbara Region)。该地区共有13个矿场。

在皮尔巴拉地区地区建设矿场,还得修一条铁路,就资金上来说,华东矿业公司已经有足够的资金了,现在只少工人。

工人到了澳大利亚,家人也可以一起去,华东矿业公司将成为华东自治政府向澳大利亚移民的急先锋。

20世纪初的澳大利亚的人口依旧不多,此时澳大利亚的人口只有大概450万人左右,不过澳大利亚此时正在施行所谓‘白澳大利亚’政策,曾出台过种族移民限制法案,不过没有通过。

后来出台了语言限制法案,即不会说英语的全部不允许移民澳大利亚,最后一个测试者是1909年的一个记者,那名记者因为精通5种语言,显然最高兴的就是他,而这位记者之前在爱尔兰因为不具备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而被流放。

目前澳大利亚已经取消了这些制度,华东自治政府因此可以向澳大利亚进行移民。

夏钧在对澳大利亚的移民上很低调,不过却把这个事情当成国家战略来做,现在澳大利亚的人口还很少,只要持续不断的往澳大利亚进行移民,那么未来就可以掌控澳大利亚。

在向澳大利亚移民的同时,夏钧也在向澳大利亚走私军火,并且派遣职业军人潜入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国家很大,而且人口很少,想要向澳大利亚走私,只要动点脑子都没什么太大的难度。

澳大利亚当局若是采取什么手段来限制和排斥华人的话,澳大利亚的华人马上可以进入暴动状态。

同时华东矿业公司在菲律宾以及南非的镍矿和铬矿也进入了矿山建设阶段,对这两地的移民这简单许多,不过夏钧并不准备想南非移民,而是集中精力往南洋、澳洲移民,南美洲也是他移民的方向之一。

光复会的网络也充分利用了起来,夏钧一边向菲律宾移民,另外也向南洋各地走私军火,并且派遣了一些职业兵潜入南洋各岛,对南洋的华人进行武装训练。

从南洋、澳大利亚来的那几百名年轻人还在训练之中,因此没有把他们派回去,要把他们派回南洋和澳大利亚,起码还得训练两年。

往南洋的移民目前仅限于菲律宾,因为华东矿业公司只在菲律宾经营商业。

不过今后夏钧对南洋的投资将扩大,各公司都将向南洋方向发展,到时候就是大量向南洋移民的时候。

……

李盛国与那些外国银行的谈判进行得有的顺利有的不顺利,其中最顺利的毫无意外是比利时银行。

比利时人在中国的贷款非常活跃,陇海铁路和京汉铁路就是他们贷款修建的,比利时人对于华东集团的诸多产业都比较眼馋。

其中最为眼馋的就是华东集团的制药造公司,以及华东自治三省的那些正在修建的铁路。

双方的谈判顺利的地方就在于比利时人没有附加的政治条件,他们仅是要东西抵押而已。

很快李盛国就与比利时银行达成了第一笔商业贷款协议,即华东银行将修筑的两条铁路主干道的股份抵押给比利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