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伐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派给邓名,就连邓名需要卫队这件事都是他们主动告诉手下并鼓励他们去自荐的。

邓名知道这九个人都是身手了得的好汉,根据文他已经了人解到的这书个时代习屋惯,李星汉他们肯割爱是件很大的人情,因此收下来人后就跑去向两位军官致谢。见邓名专程赶来道谢,两人都满脸通红连称不敢,算上从渝城北岸渡江脱险,他们都欠邓名三次救命之恩,而且因为两战的功绩文安之还有可能获得嘉奖和晋升。李星汉他们既然到了奉节,以后就不会再归邓名指挥,将来也未必会一起行事,这也算是他们的临别“赠礼”了,倒是邓名对他们拿人送礼颇有些不适应。

距离奉节不远就是白帝城,邓名等人乘船驶到山脚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船太小了,仰望着头顶上的白帝城巍峨高耸,就好像坐落在仙山顶上一般。

“这里就是草堂湖。”登岸后,文安之派来的向导指着白帝城背后的一片湖区给邓名介绍。

本来以为卫士可以兼任向导,不想清一色都是原来的万县兵,对此地同样是一无所知。如果是邓名的前世,会觉得万县人没来过奉节是件不可想象的事情,但这个时代没有汽车、没有轮船,虽然两地距离不过二百里,一般的万县人可能一辈子也不会考虑跋山涉水、历尽辛苦地到奉节旅游一趟。

“草堂在哪里?”马上就有一个人问道,此人名叫武三。

“那里不是有一个?”另外一个卫士替向导答道,伸手指着远处的一间茅屋,这个卫士的名字和前面一个有点像,叫吴三。

“草堂湖叫这个名字有好几百年了吧,”向导哈哈笑起来:“当年有个大诗人在这里居住,他的草屋也早就坏了。”

“是杜甫吗?”邓名听到草堂湖这个名字,觉得可能与杜甫有关。

“邓先生明见。”向导一愣,随即就笑着点头。

草堂湖里停泊着不少船只,有些还是邓名从谭诣那里缴获回来的。向导告诉他,奉节一带的明军水师平时就驻扎在草堂湖中,西面的奉节和东面的白帝城上都有嘹望哨和烽火台,若是发现清军运输舰队就会发信号给水师。如果清军水师势力庞大,明军就继续呆在安全的草堂湖中,若是清军护卫船只不足,明军就会杀出来拦截。

“鞑子的船想从下游开到渝城,就要经过三峡和奉节,整个三峡沿途都有我们的拦截,白帝城这里是最后一关。”

据向导所说,过去十年,清军水师一直难以通过这一层层的阻击,若是想进攻四川腹地只能从汉中一线运粮。去年虽然从下游调来了不计其数的船只给粮船保驾护航,但是借助地利,明军依旧成功地拦截了很多清军的辎重。清军在这一条路上要时刻戒备,始终保持队形,若是队伍分散脱节就可能受到明军的攻击,至于落单掉队的当然更是绝无生理。

“最近一两个月以来,鞑子的船还很多么?”邓名问道。

“少多了,最近十几天更是没有船还敢来。”向导得意地说道:“这三峡里已经不知道留下了鞑子多少人和船了。”

邓名却不像向导那么乐观。在他看来,清兵若是不顾一切地拼命向渝城运输物资,那说明吴三桂大军吃紧。渝城一战后,川、鄂明军水师遭到重创,但清军却突然不走这条水路了,那只能说明吴三桂的进展顺利,他们觉得已经没有必要损失船只、付出这种代价了。

白帝城是刘备去世之处。向导是本地人,因为口齿伶俐被文安之特别挑出来的,他沿途就给邓名一行讲述有关刘备的事迹,以及白帝城名字的由来:

“就在这个地方,汉朝的公孙弘梦见有白龙冲天而起,以为是上天要他代汉为天子的征兆,就修建了一座城池起名叫白帝城,并且定都这里,没想到却被汉光武帝剿灭……”

“这里就是昭烈天子托孤之地啊,就在这个地方,昭烈天子让后主拜诸葛丞相为相父……”

邓名和卫士们都兴致勃勃地观看导游指给他们的一个个地点。

“君才能胜曹家小儿十倍,必能定天下,吾儿可辅则辅之,不能辅则可取而代之。”在刘备托孤的地方,武三突然大声朗诵起来,这举动吓了邓名一跳。这个卫士一字不识,竟然能一口气背诵出这段文绉绉的词句,然后,武三还语调越发高昂地发出一声感慨:“壮哉,我大汉天子。”

在武三激情澎湃的时候,邓名突然想起来一件事:这些人平时都极其看重尊卑上下,赵天霸还曾经对自己直呼刘秀的名字有些不满,怎么这个武三竟然管魏天子叫小儿?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壮哉,诸葛丞相!”同样一个字不识的吴三也跟着大喊起来。

周围的石崖上刻写着历代文人留下的诗句,词句铿锵,笔迹龙飞凤舞,邓名的心中突然也是一阵感动。以前邓名接触三国故事的时候,并没有仔细想过刘备临终的心情,现在想一想,除了刘备以外,好像也没有哪个皇帝会在临死前,对即将在主幼国疑的形势下掌握大权的重臣说出这种类似禅让的遗言,更常见的手段倒是用一杯毒酒带上重臣和自己一起走人。

“要是诸葛亮真有二心的话,将来倒可以用刘备的话作口实,就是当时没有二心,曰后反复念叨着这几句,也能刺激出篡位的念头了吧?难得刘备如此信得过诸葛亮而且诸葛武侯还当真心无杂念。”邓名在心中默默想着:“不久以后曹家那边托孤时,好像也类似于这一手,让太子抱着司马懿的脖子,司马懿当时还痛哭流涕表白了一场,可是等不了多久就篡位了。嗯,在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前,夫妻父子都毫无人情可言,真难得诸葛丞相毫不动心啊。”

即使是不识字的人也记得这段往事,千古以来更有无数人到此凭吊,实在是因为这种把诺言、信义和友情看得比皇权还重要的人实在太少了啊。邓名还记得,在他的前世的历史上,康熙皇帝就对此事不屑一顾,认为刘备不会信得过诸葛亮的品行,而诸葛亮也不过是装模作样。

据康熙判断,刘备的身后肯定会密布甲士,如果诸葛亮神色稍有不对就冲上来把他剁成肉酱,诸葛亮只不过是看破了刘备的阴谋,所以忠言马上脱口而出。不过难道刘备的甲士还能跟诸葛亮一辈子么?口不应心难道能口不应心一辈子么?

康熙好像也是被他的父亲福临托付给顾命大臣的,后来康熙还宰了其中的一个。贼人眼里全天下都是贼,福临托孤的时候说不定床后密布甲士,若是索尼、鳌拜他们一个神色不对,就会冲出来把这些个奴才剁成肉酱。像康熙这么自恋的人,怎么能容忍刘备、诸葛亮君臣相得的程度超过他爸和鳌拜呢……

邓名还在浮想联翩的时候,向导打断了他的思绪:“邓先生,看,那就是夔门。”

从白帝城东面的嘹望台上,可以将夔门一览无遗。高耸的山峦好像被利斧劈开一条缝,背后浅灰色的山峰在云雾中影影绰绰,在两边宏伟的巨山映衬下,流入夔门的长江就好似一条白色的小溪,水面的船只更小的如同蚁虫一般。目光从夔门那里沿着长江移动到脚下,没错,身边翻腾咆哮的宽阔江水,和远处像是一条纤细银蛇的水流确实是同一条河。

邓名走上来的时候,岗哨上的明军士兵纷纷向他行礼——现在奉节一带的守军都知道他力克谭弘、谭诣的两次胜仗。行礼完毕,这些士兵马上就又转过身去,目不转睛地看着夔门的方向,监视着长江上的动静。

“只要有船从夔门驶出,从这里就可以一眼看到。”向导给邓名介绍着地理,顺便带上历史故事:“当年昭烈天子在夷陵被东吴打败,退回白帝城,赵子龙将军就赶到这里,亲自站在这个位置上向东看,只要吴兵敢追来他就要迎头痛击。”

这个故事自然又引起卫士们的一阵热烈讨论,不过邓名却突然感到一阵悲观和绝望:

就算大败了谭弘、谭诣,也只是击败了两个叛将而已,万县本来稳稳控制在明军手中,现在虽然没直接落到清兵手里但也岌岌可危。以诸葛丞相那样的能力,赵云等人的忠诚勇敢,团结一心也没能恢复中原、兴复汉室,现在四川这样残破,周围全是敌人,又连渝城都丢了,还能支持几年?

邓名意识到经过这两战后,他已经引起了清廷注意,就是想隐姓埋名估计都做不到,而且有了这段经历后,他也不愿意再考虑剃发做个顺民:“我是不是应该想办法到海边去,出海。”邓名环顾了周围的卫士一眼,心里琢磨着:“要是能在海外找个岛屿,说不定还可以坚持抵抗。如果实在不行,或许可以下南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