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伐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督师何出此言啊?”周开荒急忙表示反对。

“八十老翁,还有什么可忌讳的?我在夷陵的吉穴也早就选好了。”文安之不以为然地笑笑:“我的三个犬儿,现在都在圣上身边,要是到时候连个披麻戴孝的人都没有,可真是伤心啊。”

“末将愿意代替……”周开荒口不择言,接着马上意识到这种话根本不能顺着说,一下子噎住了。

“没事,他们辅佐天子是正事。”文安之脸色一肃,片刻后又缓缓说道:“将来还要左都督帮忙看顾呢。”

……九月十五曰,叙州。

渝城战后,邓名的行营一直设在这里,除了不断与议会沟通外,邓名带着军队驻扎叙州也能帮助袁象更好地度过最初的混乱期,毕竟这次接受的俘虏超过了叙州的原人口。

同时邓名还在进行着再次远征江南的准备工作。周培公约他议事、两江需要震慑、禁海令需要利用,而且崇明岛的运转情况也要视察——去江南是必然之举,问题只是什么时候出发。

这个看起来板上钉钉的行动在今天遭到了挑战,从昆明紧急赶来的使者带来了朝廷遇险的报告,邓名身边的将领们无不面上变色。

“文督师……”邓名在最初的震惊过后,吐出来的第一句话就是:“督师的三个儿子都在缅甸吧?”

为了显示对文安之的恩宠,永历把他的儿子都提拔为自己的随侍官,他们都是书生,所以不在晋王军中而是跟着内阁一起行动。

“是的。”赵天霸郑重地答道。

“可有他们的消息?”邓名问李定国的使者。

使者摇摇头,逃回来的只有几个御林军,永历的侍从集团和内阁一起失陷了。

“奉节那边,先不要去说。”邓名思考了片刻,觉得这么大的事肯定瞒不了太久,就对使者说道:“你要帮我一个忙,就说督师的儿子都平安回来了,现在正在昆明辅佐晋王。”

“遵命,国公。”

文安之已经八十了,邓名觉得这种善意的谎言必须要说,接着他和周围的心腹军官们商讨了一阵形势,基本接受了李定国的推测,那就是莽白打算倒向清廷一边了,而且想用永历君臣携带去的财务收买人心。

“江南我没法去了,我还要去一趟昆明。这次我真的要带几千甲士去了。”邓名没有思考太久,就传令整顿兵马:“正好我们的粮草也凑齐了,我带三千战兵,七千民夫去昆明。不,这七千人不算民夫,肯跟我去昆明的,一律都给军人身份。”

虽然沿途有冯双礼协助,但离开了川西,明军失去了最大的水上优势,动员一万军队去昆明也会是不小的负担,需要消耗很多的粮食。

“左都督。”沉默了片刻后,穆谭率先发言:“深入莫测之蛮荒,此战恐怕没有钱赚。”

“是啊,左都督,”现在已经隐隐以帝'***'人自诩的任堂也附和道。在他看来,邓名此举虽然很附和道德,为了文安之以前的恩情,邓名不能对他的儿子们不闻不问,但向江南进军是川西各界的共识,无数的人为了这次出征拼命工作,做了大量的准备,现在邓名一句话就把战略方向完全调转了:“提督不可感情用事。”

看了李星汉一会儿,邓名发现他也有不赞同之色,最后只得把目光投向赵天霸:“赵兄怎么看?”

“我跟着提督一起去,”赵天霸话一出口,另外三个人脸上就有不豫之色,觉得赵天霸同样是感情用事,为了和李定国的旧情而把川西集团的大计搁在一边:“不过我觉得提督少带点人去也可以,不足的可以让庆阳王补充些。”

“你为什么赞同?”邓名紧盯着赵天霸的双眼。

“圣上是天下的共主,不管众人心里有什么不敢明说的话,但天下再也经不起一场唐桂、唐鲁之争了。如果圣上有什么闪失,就一定会有纷争,我们不争别人也要争。我们未必能活着看到争出来结果,而如果争不出来,嘿嘿,在天下人眼里我们就都成了没有名分的流寇了。”赵天霸笑了一笑:“我觉得提督这不是感情用事,而是当然之举,而且也要让庆阳王一起出兵勤王。”

“赵兄知我肺腑。”邓名由衷地称赞道。

第六节 密议(上)

“渝城经过这一仗应该暂时无法发动进攻了,我们有一点闲暇,”邓名对手下们说道,无论如何,清军想要征集几万辅兵也不是轻易能够做到的。通过对俘虏的审问,已经知道清军这次动员是从年初开始的,而且有燕京划拨的大批资源。等李国英把战败的消息汇报上去,就算清廷再次派遣部队、拨给物资,也要等很久以后了:“冬天黄河会上冻,在明年年初之前李国英不会再威胁我们了。”

邓名下令两千常备军立刻出发,而征召兵也没有尽数解散,有很多成都的士兵因为此战没有机会成亲,感到非常的不甘心,邓名就宣布如果他们愿意,就暂时充任一段时间辅兵,帮助携带盔甲和物资。

听说要出兵云南、缅甸后,征召兵们犹豫了一下,有六千人响应邓名的号召,愿意只携带武器而不是盔甲出发。虽然士兵们都指望着去湖广、江南,但邓名都走了,他们估计湖广也去不成了,讨不到江南的姑娘做媳妇,就琢磨着去云南说门亲事。

不过,有不少士兵纷纷要求邓名做出保证,这次征战结束后一定要全力帮他们解决终身大事。邓名知道现在这是川西同秀才们最急迫的要求,就当众宣布一定会给大家安排,为此邓名又带上了库存的一些银两。他不知道云南那边对金银的需求如何,思来想去,为了能够实践诺言,他下令多带一些粮食,或许云南的百姓更愿意接受这种聘礼——在这个时代,粮食同样是财富,只是运输起来比金银困难得多。

明军士兵高高兴兴地出发了,听说这些粮食是预备给他们做聘礼用的,士兵们看着那些沉重的车辆就感到亲切。八千明军浩浩荡荡地出发前往嘉定州,然后直奔昆明。

……半个月前,从忠县逃回的清军就尽数抵达了渝城,山西绿营一打听,得知王明德的人一个也没有回来。

“王帅是全军覆灭了啊。”虽然是预料中的结果,但山西绿营还是感到很难过,毕竟他们还抱着万一的想法。

不少人就向李国英要求祭奠此战死难的将士,除了王明德他们外,还有那些失踪在荒山野岭的山西同袍。此外,山西人都认为应该为牺牲的官兵向朝廷讨要抚恤。

听说这个要求后,张勇冷笑一声,一句话也不说,等着看李国英如何收场。而川陕总督也非常尴尬,他表示现在敌情不明,还是等探察仔细后再说,而且山西绿营那些走丢了的士兵们,过些天也可能回来一些。

李国英和张勇都知道王明德那伙人的打算,但他们总不能公然说出来,不然将来朝廷就会知道他们两个事先都知道。李国英离开前和王明德他们谈过,知道他们肯定会和邓名议和,而他打算装不知道,无论王明德将来把突围过程说得多么惊险,李国英都会原封不动地报告上去。

见李国英对忠诚的手下如此薄情,山西人都有些不解,就算将来能逃回来几个,这抚恤金也是钱啊,难道川陕总督和钱有仇么?

派人去探察忠县情况是不可能的,现在江面上虽然没有了川西明军水师的主力,可明军依旧牢牢地控制着江面。而且袁宗第已经在水师的掩护下在东面部署了一些警戒线,最远的哨所一直建立在铜锣峡上。既然明军已经封锁了去忠县的道路,看起来王明德他们更是凶多吉少。

李国英找各种借口拖了半个月,到最后他也开始狐疑起来。按说王明德和邓名做交易,拿到了船只应该很快就能回来,就算李国英返回渝城的时候看到王明德先回来了他都不会感到太奇怪。可现在一个月都过去了,忠县那边依旧音讯全无。

“难道议和失败了?王明德他们被邓名歼灭了?”李国英不禁紧张起来,忠县那边的大营里还有两百驻防八旗呢。

随着时间推移,不但李国英,连最恨王明德的张勇也开始疑神疑鬼,陕西提督私下里去和川陕总督商议,觉得说不定王明德他们真的遇难了。

“总督大人和末将都认定邓名会守信用,但要是他这次不守信用了怎么办?七万大军,邓名这贼说不定就毁约,偷袭了毫无防备的王总兵他们。”张勇小心翼翼地给李国英分析道,而且越想越是有理:“王总兵手里还有一万多套盔甲,甘、陕的工匠就是没黑没白地干,也得大半年才能做出来吧,邓名说不定就见财起意,害了王总兵他们。”

李国英默然不语。盔甲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而当初把盔甲都留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