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哭,我就开始恨自己了。我知道,在你心里,她和属于你们的这个家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放你走。
但是,你知道吗?你走后,我的天空就像这连绵的雨天,一直没有晴过。
世纪末的最后一个情人节,我情愿那一天消失。我们在南下的火车上相遇,你准确而迅速地叫出我的小名,我依稀记得你那张灿烂的脸,迷人得让我嫉妒。你说,十几年前,在我10岁的时候,你曾是我的邻家大哥。我不冷不热地应付着你,却提不起兴致来与你叙旧。因为那天我“失恋”了。
你问我去哪儿,我说,我也不知道,只是想自己一个人坐一次火车,原本想坐飞机的但是没钱!你笑了,有些夸张,我不加理会,自顾自地说下去。我说,那个男人说我22岁了还像个孩子。我都不知道怎么去坐火车,然后,就因为这个,他拒绝和我恋爱。这次你没笑,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我:“22岁的女孩,你懂爱情吗?”就是从那时开始的,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征服你!
三个月后,在西湖边的长椅上,我们接吻了。你说,是我的浪漫、固执和任性打动了你。那时,你和你太太刚过完结婚两周年纪念日不久。我见到过她,很美,美得让人心疼,你很少在我面前提她。你说,以前爱她,现在也爱她,但是和我一起时就全然忘了她。和她一起时,眼前出现的却总是我。我知道你很痛苦,你不是那种男人,所以你没有办法心安理得。有种爱就是这样,而这样的爱,注定是没有结果的。
你常说,十多年前,我长得像只小猫,整天坐在小板凳上唱“妈妈的吻”。你说:如果那时我们就相爱……
我现在很少再去放风筝,也戒掉了给张学友写情书的习惯。只是偶尔孩子气地掉几滴眼泪,我会在每天临睡前祈愿自己做个好梦。也祈愿你和你的妻子和你们将来的小孩幸福。
下次再遭遇爱情,我知道该如何去珍惜它。我懂了,这次是真的懂了。
因为爱,不爱了。
此情可待永追忆
她从中学起就深深地爱上了他,为了爱,她也考取了他所在的学校,他却有了另外一个女孩
那天晚上,和一个朋友坐在冰凉的水泥地上吹了半夜的凉风,她也就慢慢地吐露出一个关于她的故事。
她说那是一个很久以前的故事,每次想起来,总会觉得无从说起。
她第一次开始注意他是进入高中后的一天下午。那次,她与一个好朋友打闹嬉笑,他正巧从她们身边经过,好朋友与他熟识,于是开玩笑似的把她推到了他身上。一时间,两人都有点发愣。她仔细地打量起这个男孩子,高高瘦瘦的,有宽阔的前额和一双弥漫着淡淡忧郁却又有着亲切目光的眼睛,很帅气。终于,两人一笑置之,他的笑容很灿烂,很温暖。一向大大咧咧的她并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谁知阴错阳差的,老师为她换了座位,这个位子离他很近,两人又都是喜欢乱侃的人。一时间,海阔天空,无所不谈,那真是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电视,同学,音乐,书籍都是他们交流的话题。
很多次,她的话刚说了半句,他就会接下去把下半句说出来。每逢这时,两人总是很有默契地相视一笑。在谈话中,她知道了他的家庭,他的爱好,他的理想;他了解了她的心绪,她的真挚,她的憧憬。
在不知不觉中,她从欣赏与钦佩进而开始喜欢这个与众不同的男孩。
然而,好景不长,他的优秀给了他一个机会提前进入大学,于是她写下了今生第一封给男孩子的信。在塞给他的时候,刚接触到他的眼睛,她就慌忙把目光移开。她并没有奢望他回信,但仍天天继续着等待。随着他离开日期的推近,她心中的失望也越来越强烈。
那是一个春天的下午,她像往常一样背上书包去补课,想着这一天又将过去了,平凡的一日呵!正要离开教室,却看见他向自己走来,递过一个信封,便匆匆转身离去。那天晚上,她一夜未眠,看着那封信,流泪至天明。
那年的春天有着她见过的最晴朗的碧空与最明媚的阳光。他进入大学,但并未与她中断联系,有时是一个电话,有时是短暂的散步。
她记得最清楚的,是在公园的草地上,躺着听着一首优美而抒情的老歌。朗朗的吉他声和着她的思绪在空中飞扬,那次他俩谈了很多很多。
她给他写信,面对着洁白的信纸,一向自恃文思如涌的她第一次发觉心中的千言万语竟不知先说哪一句,就这样怔怔地坐着,写写停停地凑出一封信。她以为她是全世界最幸运的人,以为这是她短暂的青春中最快乐的一刻,以为所有的梦都会成真,她满怀喜悦等待着在夏日中将心情放飞。
后来,夏天真的到来了,带来的却是漫漫长长的雨季。她从朋友口中得知,原来他心中已有了另一个女孩儿,那是她的同学,一个美丽的女孩儿。这意外的消息令她心烦意乱。时阴时晴的天气,伴着时好时坏的心情。她失去了往日的开朗,对身边的每一个人表示厌烦,对好友也保持沉默。她对自己说,该放弃了,可是心中却酸楚得难以忍受。直到这时,她才发觉这份情感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堆积得太深太深了。那时正值高考复习,桌上堆着十几本参考书,她强迫自己专心致志地对付习题,沉溺在题海中不肯抬头。她把他的身影和那年春天锁入心底的最深处,锁入永不开启的记忆中去。再次相遇是在结业典礼上,学校为毕业班同学准备了丰盛的宴席。
她没有吃多少菜,却喝了很多酒。酒精燃烧起来,使她头晕目眩。她坐在餐厅外的花坛边,和很多同学在一起,心中有一丝朦朦胧胧的冲动。不知何时,她发觉自己靠在他的肩膀上哭了,那种依靠的感觉很安全,也很舒服,使她不想抽离自己的手,甚至想一直这么坐下去,直至倾泻出所有的烦恼,所有的难忘,所有的不舍。
平淡的日子依然如水流去,仿佛丝毫不留痕迹,又仿佛宛然如昔。
明知道即将天各一方,明知道这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梦,她依然喜欢等待也依然喜欢希望,依然愿意有一天从信箱中亲手取出他的书信,即使面对着一张白纸写不出回信,即使面对着窗外的蓝天想不起先说哪一句。她依然愿意在一个充满阳光的午后,伴着一首优美而抒情的老歌,在和谐明朗的吉他声中慢慢吟诵那两句李商隐的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后来呢?”我追问道。朋友轻轻地摇摇头,仰望着星空。黑缎似的天幕上缀着无数颗宝石般的星星,晶莹剔透,我分明看见有颗星星掉下来了,掉在朋友的眼睛里,一闪一闪的,与天空中的遥相辉映。
今生今世,我是逃不开这份心境了。朋友幽幽地说。
记得那个夜晚
暗恋了他多少年,他们记得那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和没有缘分的事实……
分别了好多年,我仍惦记着少年时的好朋友盈盈。
盈盈与我是同班同学,一个很有志向且成绩优秀的女孩。盈盈长得不漂亮,身量也不很高;学习很用功也很孤独。
升入高中不久,我们班转来一个男生,叫枫。他被安排与盈盈同桌。“枫是喜欢独来独往的人”,不久同学们就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对他的态度也很淡然。期考下来,枫的成绩却名列榜首,同学们在漠然中添了几许诧异和钦佩。
枫确实卓尔不群。当同龄男生对穿着表现出关注的时候,他永远是白衫长裤,有时还会因匆忙不在意而扣错纽扣。中学的最后一年,枫的成绩仍是遥遥领先,同桌盈盈的成绩却有所下降。
枫是一切的谜底。盈盈对我说起这事是在考大学的前几天,这时枫已成为一所名牌高校的免试生了。那天,我们在大榕树下温习功课,盈盈盯了一个下午的书却未翻动一页,眉宇之间有承载不起的忧愁与焦虑。盈盈说她一直就在想象着与枫一同昂首步入考场的情景,而出乎意料地偏偏这一年全国出现了免试生。盈盈说不清枫是有幸还是不幸地成了其中的一员。
高考过后,盈盈与我再次成为同学,只不过不同专业,她学文,我学理。我们学校与枫的那所大学相邻,不知道盈盈的选择中是否渗入了枫的因素——我的印象中,盈盈从未对文学院校发生过